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5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151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结合西安市生态社会经济现状,建立与水环境系统密切相关的承载力指标体系;采用AHP法分析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应用灰色关联度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构建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收集近年数据对西安市水环境承载力进行现状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水环境承载力从2000年的脆弱到2009年的良好大致呈现连年增强的趋势。但从隶属度矩阵发现,增长的动力来源于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而生态系统已经遭到较严重的破坏,且修复不利,同时科技发展对承载力的贡献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研究表明,解决西安市水环境未来面临的恶化趋势的关键在于加速雨水资源化进程推进。  相似文献   
162.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社会效益计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术界一直缺乏其社会效益计量的研究.该研究在界定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的概念及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及文献参考方法,初步建立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社会效益计量指标体系,包括:社会文明进步、人类健康和社会生产生活改善3种类型11项指标.利用市场价值法、等效替代法等方法,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了计量及分析.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每年产生了相当可观的社会效益,总货币量约11.68亿元人民币,与周边区域密切相关的社会文明进步效益为1.68亿元;人类健康效益为1.62亿元;社会生产生活改善效益为8.37亿元.该研究的社会效益计量指标及计量方法可为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基层工作人员及类似保护区社会效益计量及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3.
污泥活性炭对Cr(Ⅵ)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污泥活性炭对含Cr(Ⅵ)废水的吸附性能.利用西安某污水处理厂未消化脱水污泥,采用ZnCl2化学活化热解炭化法制备污泥活性炭,研究其处理含Cr(Ⅵ)废水的效果,考察其吸附Cr(Ⅵ)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条件为溶液pH在1左右、污泥活性炭投加量5 g/L、吸附时间10 min、Cr(Ⅵ)初始质量浓度10 m...  相似文献   
164.
总结了NID循环半于法烟气脱硫技术在台州电厂135MW机组和宁夏大武口2×110MW机组脱硫改造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占地小,改造方式灵活,适用于不同布置方式除尘装置的脱硫改造。能达到同时去除烟气中飞灰和SO2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5.
城市化对北京气温变化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均一化订正后的地面观测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及NCEP/DOE AMIP-Ⅱ Reanalysis(R-2)再分析温度数据,分别研究分析了北京地区城市化引起的气温增暖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对北京地区气温的年/季节增暖影响非常显著,并且在整个时期的春、冬季气温升高尤为突出.发现由北京台站与背景气候的地面观测资料比较得到的城市热岛效应导致的增暖贡献过程主要发生在1960-2006年,其对年平均气温的增暖贡献为44.8%;而采用实测资料与R-2背景气候资料对比得到的城市化对气温增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979-2006年,其对地面年平均气温增暖贡献达73.5%,但利用同时期城-乡台站观测资料分离得到的热岛效应贡献水平则仅为34.4%.通过两种不同的思路对城市化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弥补传统的城市气候研究方法的不足,为对中国局地气候变化的人类活动影响的认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6.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计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术界一直缺乏保护成本计量的研究。本研究在界定秦岭自然保护区群成本的概念及分析其内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专家咨询法及文献参考方法,建立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成本计量指标体系,利用市场价值法、等效替代法以及机会成本法等方法,对秦岭自然保护区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投入进行了成本计量及分析。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投入方面,总货币量约29.72亿元人民币,其中直接保护成本为2.59亿元;间接保护成本为2.00亿元;与周边区域密切相关的机会成本为25.13亿元。其中,机会成本的计量模型多样化,在学术界存在较多争议,但是,最终每种模型都能反映出机会成本的内涵的货币量,可以表达出我国政府为建立秦岭自然保护区群而付出的无形代价。  相似文献   
167.
我国拥有为数不少的古代城墙,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古城墙的作用逐渐演变,现在大部分城墙以文物形式保存下来,各地在保护与开发争辩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立足于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古城墙研究现状,着眼于旅游价值开发,着重对开封古城墙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分段、成线、联文、傍体"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68.
对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时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了速度特性、频率特性、多因素显著性分析和长短编组动车电磁辐射时域特性研究。成果可为当前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和干扰防护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9.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飞速发展,在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引入了电磁干扰问题。本文以高速动车组车内低频电磁环境为对象,分析了高速铁路电磁骚扰源及列车产生电磁骚扰的机理,通过对大量实测数据的统计和总结,分析了高速动车组车内低频电磁场的分布和规律,并对我国高速动车组车内低频电磁环境的优化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0.
针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了有机酸对土壤中镉的去除条件优化及结合形态的影响,旨在发展一种环境友好、可原位且永久去除土壤中镉(Cd)的淋溶暗排联合净化方法.采用环境友好型淋溶剂柠檬酸,通过批试验确定淋溶最佳参数(柠檬酸浓度、固液比、淋溶次数、淋溶时间和淋溶方式).同时,将自行设计的淋溶瓶和淋溶暗排箱用于批试验最优化参数验证和原位土壤中Cd清除模拟,用CaO絮凝法除去收集暗排废液中的Cd,并通过BCR连续提取法评估土壤中Cd的迁移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柠檬酸的连续分批浸提,使用0.30 mol·L-1柠檬酸以1 g∶1.5 mL的固液比连续3次、6 h振荡浸提对土壤中总Cd的淋溶去除率可达81.3%.通过淋溶暗排箱试验,经柠檬酸-水梯度淋溶可有效去除78.0%的Cd,暗排液经CaO絮凝可去除95.6%的Cd;柠檬酸对弱酸提取态、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及残渣态Cd的淋溶去除率分别为83.0%、70.3%、43.9%和25.0%.研究表明,采用淋溶暗排和CaO絮凝的联合方法可快速去除污染农田土壤中的Cd并避免暗排液二次污染.后续研究需进一步扩大试验规模并开展野外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