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8篇
  免费   680篇
  国内免费   1325篇
安全科学   725篇
废物处理   89篇
环保管理   316篇
综合类   3199篇
基础理论   564篇
污染及防治   352篇
评价与监测   254篇
社会与环境   226篇
灾害及防治   178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308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230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264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07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研究基于Fe2+可以刺激硫酸盐还原菌的活性,氢气又可以作为电子供体促进反硝化脱氮理论,考察了铁粉对同步反硝化脱硫运行技能的影响.在混养(主)、自养和异养(辅)条件下对比加入铁粉前后各种底物的代谢规律,结果表明:混养条件下加入铁粉前后,硫化物去除率均在99%以上,硝酸盐和乙酸盐的去除率分别为80%,90%和88%,62%.铁粉不影响碳、氮、硫的同步脱除,而且可以强化硫酸盐还原作用和反硝化作用,却使硫化物的去除时间延长2倍.经分析得知,铁粉的加入可以提高自养菌群的活性,进而提供氢气这种更容易被自养菌利用的电子供体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使硫化物剩余.而且,Fe和H2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Fe2+和氢气均能提高硫酸盐还原菌的活性,硫酸盐还原菌群和自养菌群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共生关系,Fe的加入会破坏这种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2.
结合分散性生活污水的水质水量特点,介绍了几种适合处理此类污水的工艺技术,同时就其自身的特点、适用性及工程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净化沼气池、人工湿地、蚯蚓生态滤池、高效藻类塘技术的投资、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方便.而膜生物反应器和一体化处理装置的投资和运行费用都较高,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可应用于经济发展水平高,对出水水质要求高的地区.同时,也提出了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中尚待解决的问题,旨在为我国分散性生活污水的治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3.
宋歌 《云南环境科学》2012,(5):22-23,25
辽河保护区治理与保护能力的建设,通过界碑、围栏、标示牌、宣传牌等设施建设,重点区域的水质、生态监测站点建设,保护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形成保护区完善的综合监控网络体系,全面提高保护区基础设施与监控能力。同时,应使全民参与对"母亲河"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4.
利用1995年至2010年浑河干流7个常规监测断面的历年监测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确定浑河水质的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并指出1995~2000年间,浑河有机污染突出,2000年以后,浑河水质氮、磷污染更为突出,有机污染有所改善。并详细分析了这四项主要污染指标的时间及水期间分布规律,为浑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及编制流域规划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5.
工业用煤气是工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气体燃料,煤气燃烧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硫,减少煤气燃烧过程的二氧化硫排放可采用煤气脱硫和烟气脱硫两种方式。本文通过对煤气脱硫工艺及烟气脱硫工艺原理及参数进行对比的方式,讨论工业用燃气燃烧装置的两种二氧化硫减排方式的优缺点,为该类装置脱硫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6.
在工程实践中,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因素众多,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不相同,具有不确定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评价尤为关键。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岩质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首先阐明了如何建立模糊评判体系以及权重和隶属度的确定方法,然后以某岩质边坡为实例,采用模糊评判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模糊评判的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说明该方法真实、有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7.
羟基磷灰石对Cd污染土壤中马铃薯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勇  何谈  刘明月  曾敏  廖柏寒 《环境科学》2010,31(9):2240-2247
通过温室盆栽实验研究了施用羟基磷灰石改良Cd污染土壤对马铃薯生长及品质的影响.实验设置了3个Cd污染水平(0、5、10 mg.kg-1)、6个羟基磷灰石施用量(0、4、8、10、16、30 g.kg-1)和2个马铃薯品种(中薯3号、大西洋).结果表明,土壤Cd污染导致马铃薯单株产量下降(5 mg.kg-1的Cd污染土壤中降低24%~31%,10 mg.kg-1的Cd污染土壤中降低41%~45%),但是施用羟基磷灰石可以提高单株产量.相对于不施用羟基磷灰石,5 mg.kg-1的Cd污染土壤中施用10 g.kg-1的羟基磷灰石可以增产17%~39%,10 mg.kg-1的Cd污染土壤中施用30 g.kg-1的羟基磷灰石可以增产45%~58%.由于羟基磷灰石改善了Cd污染土壤环境,因此马铃薯器官中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明显上升,而MDA含量明显下降.施用羟基磷灰石也提高了马铃薯品质,马铃薯块茎中维生素C含量、淀粉含量以及蛋白质含量也明显提高.随着羟基磷灰石施用量由0 g.kg-1增加到30 g.kg-1,在5 mg.kg-1的Cd污染土壤中,马铃薯块茎Cd含量由0.87~0.95 mg.kg-1下降到0.13~0.21 mg.kg-1,降幅为78%~85%;在10 mg.kg-1的Cd污染土壤中,块茎Cd含量由1.86~1.93 mg.kg-1下降到0.52~0.65 mg.kg-1,降幅为66%~72%.实验表明,羟基磷灰石缓解土壤Cd毒性的主要机制是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羟基磷灰石中的Ca阻碍土壤Cd向马铃薯迁移.但是羟基磷灰石对土壤Cd毒性的缓解效应是有限性的,过量施用可能对马铃薯生长和品质产生胁迫作用.在Cd污染土壤中施用适量的羟基磷灰石后中薯3号生长状况和品质好于大西洋,说明不同马铃薯品种对种植环境的改善有不同的响应.  相似文献   
158.
福建省近10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分析了福建省1995年、2000年和2004年的生态足迹及生态承载力.将福建省资源利用的动态特征纳入生态足迹模型中,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结果显示,福建省人均生态赤字从1995年的0.340 3 hm2、2000年的0.443 6 hm2上升到2004年的0.720 2 hm2.这说明福建省在近10年的发展中,生产、生活强度大幅度增加,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维持现状将难以保证可持续发展.因此,应提高科技与农林业结合水平,大力提倡节约型生活及消费方式,减少生态赤字,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59.
可发性聚苯乙烯仓库消防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火灾因素多样,且相互间又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仓库火灾危险性分析,可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评价模式。该模式主要通过运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分配,对企业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经过专家咨询,将各因素层次化,最终得出模糊评价结果。笔者将该模式应用于实例,对可发性聚苯乙烯仓库进行消防安全研究,实例验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并得知该仓库当前的消防安全程度为"临界的",应当采取适当的消防控制措施。通过理论分析和案例应用,证明该方法既能够充分体现评价因素和评价过程的模糊性,又尽量减少个人主观臆断所带来的弊端,更符合客观实际,其评价结果更可信,可靠。  相似文献   
160.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SPMD辅助解吸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开发一种表征土壤中憎水性有机污染物解吸及生物有效性的新方法,建立了半透膜被动采样装置(SPMD)研究土壤中有机污染物解吸行为的方法,利用SPMD分析了多环芳烃菲、芘和苯并[a]芘在3种不同性质土壤中的辅助解吸行为.结果表明,SPMD是一种很好地表征土壤中憎水性有机污染物解吸及生物有效性的手段. SPMD辅助解吸多环芳烃的效率与土壤有机质及多环芳烃性质有关.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土壤中菲和芘的SPMD解吸率逐渐升高,对于10 mg/kg染毒水平,当土壤有机质含量由18.68%降低到0.3%时,2种化合物的解吸率分别由56.45%和48.28%上升到接近100%;但是对于苯并[a]芘,粘土表现出明显的滞留能力,在有机质含量(0.3%)很低、粘土含量(39.05%)较高的3号土壤中,苯并[a]芘的解吸率仅有66.97%.不同多环芳烃SPMD辅助解吸率差别很大,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以及污染物浓度的提高,菲和芘的解吸差异逐渐缩小,而苯并[a]芘与上述2种多环芳烃的差异很大,主要是由于苯并[a]芘具有高度亲脂性,并且分子较大,造成其容易滞留在粘土的微孔及有机质的致密结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