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85篇 |
免费 | 549篇 |
国内免费 | 110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78篇 |
废物处理 | 47篇 |
环保管理 | 251篇 |
综合类 | 2544篇 |
基础理论 | 393篇 |
污染及防治 | 255篇 |
评价与监测 | 177篇 |
社会与环境 | 176篇 |
灾害及防治 | 1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118篇 |
2022年 | 249篇 |
2021年 | 244篇 |
2020年 | 284篇 |
2019年 | 177篇 |
2018年 | 194篇 |
2017年 | 203篇 |
2016年 | 189篇 |
2015年 | 220篇 |
2014年 | 175篇 |
2013年 | 245篇 |
2012年 | 285篇 |
2011年 | 309篇 |
2010年 | 252篇 |
2009年 | 245篇 |
2008年 | 207篇 |
2007年 | 221篇 |
2006年 | 201篇 |
2005年 | 144篇 |
2004年 | 106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58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36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可变模糊评价法在洪涝灾情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情评价实质上是一个模式识别问题.以往的灾情评价模型,虽解决了各单项指标灾情等级评估结果的不相容问题,但往往不能检验所给结果的准确性.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采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可以科学、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和相对隶属函数,并且能够通过变换参数(α与P)变化模型进行评价.通过对多个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合理地确定出样本的评价等级.同时,由于该模型确定的灾级是连续的实数值,因而提高了灾情等级评价的灾级分辨率.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河南省洪涝灾情的综合评价中.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评价结果可信度高,可推广应用到其它灾情等级评估中. 相似文献
23.
蒽醌染料中间体溴氨酸降解酶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污染地分离筛选出的菌株BX26对蒽醌染料中间体溴氨酸有显著的降解脱色作用,降解过程受降解酶的控制,试验结果表明,降解酶为溴氨酸诱导的胞外酶,该酶在温度高于50℃处理后失活,盐度对该酶失活有影响,盐度高于1%会显著降低该酶活力,酶对溴氨酸的催化脱色要有氧参加,氮气气氛中酶活受抑制。 相似文献
24.
宋兰祥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0,3(6):12-16
全面介绍了山东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以冶金工业生态学和流程优化理论为指导,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基本原则,以节能、减排、增效为目标,建立和实施循环经济管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产业链体系以及信息反馈体系为核心的多维一体循环经济运行体系,以此推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初步实现了钢铁企业"生态化"转型。 相似文献
25.
2005年通过对骆马湖水质监测,并结合近几年的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氮是骆马湖水体的主要污染物,包括总氮、氨氮和硝酸盐氮,其主要特征是入湖河流、降水、围网养殖和点源带来的污染。 相似文献
26.
为探究生物炭小球对雌激素污染物的吸附机制,以农业废弃物核桃壳为原材料,在400 ℃下热解碳化制备生物炭,与黏土、碳酸氢钠、硅酸钠混合制备生物炭小球。采用ESEM观察、比表面积测定、红外光谱对其表面结构和组成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对雌酮(E1)、雌二醇(E2)和雌三醇(E3)的吸附去除研究。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生物炭小球投加量以及雌激素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通过颗粒内扩散、等温吸附、吸附动力学探讨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生物炭小球对雌激素的吸附平衡时间为15 min;投加量为1 g、pH为5、初始浓度为2 500 μg·L-1时平衡吸附量最大;颗粒内扩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吸附机制包括分配作用和表面吸附;准二级动力学可较好地描述生物炭小球对雌激素的吸附过程;生物炭小球对雌激素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所制备的生物炭小球对雌激素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环境治理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臭氧催化氧化-BAF组合工艺深度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抗生素制药废水组分复杂、毒性强、难生物降解的特点,以Ce负载天然沸石作为催化剂(Ce/NZ),采用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对抗生素制药废水二级生化处理出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Ce/NZ催化剂可显著改善臭氧预处理单元的处理效率,在臭氧进气浓度为50 mg·L−1、臭氧进气量为600 mL·min−1、催化剂用量为1 g·L−1、臭氧反应时间为120 min的条件下,臭氧催化氧化预处理对抗生素制药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43%,平均COD由220 mg·L−1降至125 mg·L−1,BOD5/COD由0.12升至0.28,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显著提高。臭氧预处理单元出水采用BAF进行生化处理,在进水平均COD为125 mg·L−1、平均NH4+-N为12 mg·L−1、水力停留时间为4 h、气水比为4∶1的条件下,COD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和64%。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平均COD和NH4+-N分别为46 mg·L−1和4.1 mg·L−1,出水水质可以稳定达到《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3-2008)。相较于单独BAF工艺,组合工艺出水COD和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66%和15%,出水水质明显优于单独BAF工艺出水。 相似文献
28.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难降解废水,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和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可生化性差。Fenton试剂(Fe2++H2O2)能产生活性极强的羟基自由基(·OH),能快速氧化渗滤液中DOM和微量有机物质。本研究采用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处理条件下,渗滤液COD和TOC去除率分别为65%和42%,其中混凝作用去除的COD和TOC分别为20%和21%。进一步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扫描、SUVA254、E3/E4等指标评价,发现Fenton法可以有效降低渗滤液中的DOM含量,大分子有机物的含量明显减少,而分子量小的有机物含量相对增加,反应体系中溶解性有机物分子量随着反应的进行而降低,腐殖化程度降低。利用GC-MS定性出渗滤液原液中47种有机物,该类有机物在Fenton反应后上清液中未再检出,但5种物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植酮、角鲨烯、麥角甾烷醇和二氢胆固醇)在沉淀的铁泥中检出。研究发现不同pH值、H2O2和Fe2+浓度条件下,残留的COD与DOM、TOC和UV254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2> 0.9)。本研究结果为改进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和探索DOM在Fenton过程中的降解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9.
30.
采用多相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对某染料废水一级好氧生化出水进行系统实验研究,考察该技术对废水COD、色度的去除能力,并探讨其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能力。结果表明: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即臭氧投加量200 mg·L-1,接触时间20 min时,COD平均从647 mg·L-1降低到440 mg·L-1,臭氧化指数约等于1;进水色度2 000倍左右,色度去除率达95%以上;SOUR值平均提高至原水的4倍;毒性由65%左右降低至0%;GC-MS结果显示废水中苯胺类、挥发酚类和硝基苯类等有毒污染物几乎全部被去除。另外,对实验所用的自制催化剂(连续使用90 d)进行ICP、BET、SEM、EDS分析,其有效成分锰、铈基本无损耗,催化剂性能稳定。研究表明在废水处理一级生化阶段后增加多相催化臭氧技术,不仅能够进一步去除COD,还可以明显提高二级好氧生化脱氮能力,对于污水处理的升级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