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5篇
  免费   988篇
  国内免费   1777篇
安全科学   968篇
废物处理   102篇
环保管理   466篇
综合类   4557篇
基础理论   752篇
污染及防治   158篇
评价与监测   367篇
社会与环境   341篇
灾害及防治   21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419篇
  2021年   406篇
  2020年   568篇
  2019年   312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357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505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497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81.
分析了我国在保护臭氧层工作中在进出口贸易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了消耗臭氧层物质(ODS)非法贸易的形式,尤其是ODS作为制冷剂的非法贸易形式,论述了ODS非法贸易工作的防范重点。同时,分析了非法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阐述了我国控制ODS非法贸易的措施和成效,以及非法贸易对我国履行环境国际公约工作的危害。最后,就强化ODS进出口管理、减少杜绝ODS非法贸易提出工具体的对策建议:调整氟化工行业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加强打击“三非”能力和ODS进出口管理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982.
基于四尾栅藻响应的有机磷农药生态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系统评价有机磷农药在水域生态系统风险为目标,采用批次培养的方法研究了草甘膦和毒死蜱两种有机磷农药在高浓度下的毒性效应、低浓度下的刺激效应及微量条件下的无机磷替代效应.结果表明,草甘膦和毒死蜱对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的96h EC50值的分别为12.98,2.02μmol/L.低浓度草甘膦(0.014~1.35μmol/L)条件下细胞密度和最大光能转化效率表现出了显著的刺激作用,最大促进效应分别为13%和6.0%;草甘膦(0.40~0.67μmol/L)表现出显著的无机磷替代效应,而毒死蜱处理组未观察到刺激作用和替代效应.有机磷农药对微藻种群变化的作用方式以低浓度下的刺激作用为主,同时可以引发无机磷不足时某些可利用有机磷种类微藻的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983.
基于ELCOM-CAEDYM模型的太湖蓝藻水华早期预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太湖蓝藻水华形成的"四阶段理论", 基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水研究中心开发的ELCOM-CAEDYM耦合模型框架构建了太湖水华蓝藻生态动力学模型,对蓝藻水华的形成进行模拟,分析了太湖蓝藻水华早期预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对春季复苏阶段及生长上浮阶段蓝藻水华的形成模拟效果较好,蓝藻生物量模拟值与站点调查值的误差变化范围在1.0%~70.4%,平均误差为28.0%,与MODIS卫星反演值的误差变化范围在3.8%~83.9%,平均误差40.5%;但越冬阶段蓝藻生物量模拟输出值与站点调查值的误差变化范围在3.0%~143.6%,平均误差为40.1%,与MODIS卫星反演值的误差变化范围在9.7%~118.4%,平均误差为48.8%,表明模型对蓝藻越冬过程模拟能力还不强,应在蓝藻越冬机制模拟计算方面进一步改进,以满足蓝藻水华早期预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84.
我国原铝冶炼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生产水平参差不齐,随着国内原铝产量不断增加,原铝行业碳排放及其计算方法备受关注. 针对我国原铝冶炼过程原料类型、能源结构复杂的特点,对国内外已有碳排放核算框架进行细化,从物料、工序、工艺3个层面构建了复杂的原铝冶炼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模型. 在广泛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选取典型原铝冶炼企业开展现场调研及专家咨询,进而形成模型的基础数据库. 利用上述模型对我国2011年原铝冶炼过程碳排放进行核算. 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氧化铝生产工艺结构、电解铝行业分布区域的电网能源结构,我国原铝冶炼系统CO2排放因子(以铝锭计)为14.70t/t. 电解铝生产过程电耗相关排放占70%,南方电网区域电解铝生产电耗相关CO2排放分别比华中、华北地区低13%、30%. 原铝冶炼行业可通过优先选用碳排放因子较低的物料、淘汰落后氧化铝工艺、开发引进低温低电压工艺技术等手段,进一步实现物料、工序及工艺的多层次温室气体减排.   相似文献   
985.
采用营养液培养-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镉(Cd2+浓度为10μmol.L-1和50μmol.L-1)对油菜幼苗(秦油9号)硫吸收、转运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镉处理促进了油菜植株对硫的吸收.10μmol.L-1镉处理96 h油菜植株比对照组吸收的硫增加了36%,而且促进了硫向地上部的转运,有39.4%的硫被转运到植株的地上部,转运速率较对照组增加了50%.相同时间内,50μmol.L-1镉处理的油菜植株中的硫仅比对照组多3%,转运速率显著下降,但仍有25.9%的硫被转运至地上部.  相似文献   
986.
对实验室6株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酶活特性研究.首先通过观察纤维素平板的酶溶解透明圈大小进行初步分析,比较6株菌种子发酵液中纤维素酶含量.再根据不同种纤维素酶作用的底物化学键的不同,分别测定菌株的滤纸酶活(FPA)、纤维素内切葡聚糖酶(CMCase)活、纤维素外切葡聚糖酶(CBH)活和β-葡萄糖苷酶酶活,发现菌株中黑曲霉的各产酶指标均高于其它菌株.根据Box-Behnken原理对黑曲霉发酵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最适碳源稻草粉含量9.47 g.L-1、麸皮含量49.33 g.L-1,氮源中(NH4)2SO4含量为2.0 g.L-1,发酵后黑曲霉产生的滤纸酶活力达到76.72 U.mL-1,比优化前酶活力提高88.69%.  相似文献   
987.
新乡市道路灰尘中PAHs的污染特征和来源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探讨了新乡市道路灰尘中PAHs的含量、分布,并解析了道路灰尘中PAHs的来源,并对新乡市道路灰尘中PAHs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新乡市道路灰尘中美国EPA优先监测的16种PAHs的检出率为100%,16种PAHs总量在42.1—8720 ng.g-1之间,平均含量为3223 ng.g-1.与国内外其它城市相比,新乡市道路灰尘中PAHs含量较低,与新乡市的经济发达状况呈现正相关.新乡市道路灰尘中PAHs的组成以4环PAHs为主,占PAHs总量的40.18%.通过多特征比值,对新乡市道路灰尘中PAHs来源进行定性判断,表明其主要来源于石油及其精炼产品的不完全燃烧和木柴、煤的燃烧;进一步通过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新乡市道路灰尘中PAHs主要来源于汽油车、煤和木柴的燃烧以及柴油车的排放,其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3.5%、50.6%和15.9%.各种PAHs组分的单因子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新乡市道路灰尘已经受到PAHs的较严重的污染.所有样品的综合污染指数表明,新乡市道路中PAHs的综合污染指数的范围在0.09—9.95,平均值为3.38,充分表明新乡市道路灰尘已经受到严重的PAHs污染,具有较高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988.
不同加热方式下催化氧化甲苯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考察了微波单模腔、多模腔与传统电炉三种不同加热方式下甲苯的催化氧化性能,分析不同加热方式下进出口气体温度和固定床反应温度的变化,并对实验前后的Cu-Mn-Ce/TiO2-分子筛催化剂进行了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比表面积等表征测试.研究表明,相同工艺条件下电炉加热、微波多模腔与单模腔加热对甲苯的去除效率分别为77%、83%和94%,对应的床层反应温度为265℃、215℃和145℃,微波加热的选择性、"热点效应"和偶极极化作用提高了甲苯的降解效率并降低其氧化温度和工艺处理能耗,微波单模腔内高的能量密度显著提高了甲苯的氧化效率并降低反应温度.催化剂表征发现,微波加热对催化剂结构与活性组分的分布几乎没有影响,而电炉加热则导致催化剂表面烧结与活性组分团聚,微波加热下催化剂更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甲苯的吸附与氧化降解.  相似文献   
989.
人工甜味剂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甜味剂是一类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蔗糖取代物,由于人们对饮食健康的关注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和饮料中.但是大多数人工甜味剂在人体内几乎不被代谢就随尿液和粪便直接排到生活污水中.近年,几种典型的甜味剂在水体中广泛被检出且浓度较高,同时研究发现部分甜味剂难以降解,因此人工甜味剂已被视为新型有机污染物而得到关注.本文就人工甜味剂在水处理设施中的行为及其在环境来源和分布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水处理设施和水环境中甜味剂的污染特征规律,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0.
中国汞污染的来源、成因及控制技术路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汞是一种能长期存在于环境且具有全球迁移性的污染物.汞污染防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多行业,国家需要在政策、管理和技术等方面采取综合的战略措施推进汞污染防治.本文基于汞污染的环境和社会影响,分析了中国汞污染的来源、成因并评估了中国汞管理体系,结合中国参加全球汞公约谈判的特定背景,识别出汞污染防控的优先行业,包括汞的无意排放优先控制行业:燃煤、有色金属冶炼、汞矿开采和含汞废物处理;汞的有意使用优先控制行业: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医疗产品、荧光灯和电池生产.本文也进一步提出了汞污染控制技术路径,包括构建汞风险管理和识别平台、完善汞管理体系、加强环境技术研发、推进绿色转型、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