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4篇
  免费   1110篇
  国内免费   2522篇
安全科学   1131篇
废物处理   236篇
环保管理   653篇
综合类   5746篇
基础理论   1087篇
污染及防治   852篇
评价与监测   481篇
社会与环境   409篇
灾害及防治   281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550篇
  2021年   546篇
  2020年   648篇
  2019年   371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466篇
  2016年   396篇
  2015年   490篇
  2014年   511篇
  2013年   598篇
  2012年   693篇
  2011年   688篇
  2010年   635篇
  2009年   544篇
  2008年   561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546篇
  2005年   358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8 毫秒
401.
宋佳宇 《环境与发展》2020,(4):187-187,189
本文对环境检测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包括环境检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环境检测是环境保护的依据、环境检测促进环境管理工作等,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环境检测法律保障体系、合理使用环境检测新技术、构建环境检测质量控制体系、完善环境监管保护方法来有效地保护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02.
403.
使用一种简单煅烧三聚氰胺的方法制备了类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研究了不同光波长对g-C_3N_4催化降解盐酸莫西沙星的影响.通过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材料的形貌、晶型、元素组成进行表征,证实了g-C_3N_4的成功合成.此外,通过XPS-价带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UV-DRS)图谱得到所合成g-C_3N_4的带隙(E_g=2.81 eV)和价带(E_(VB)=2.49 eV).通过不同光波长(包括365、385、420、450、485、520、595、630 nm及可见光)下g-C_3N_4对莫西沙星的降解速率来评估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g-C_3N_4的光催化活性依赖于辐照波长,也即速率常数(k_1)随光波长的增大而降低.活性氧(ROS)淬灭实验表明,超氧自由基(·O~-_2)在莫西沙星的光催化降解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04.
本研究选取油菜秸秆为原料,在600℃下热解得到生物炭和磷酸改性生物炭,并用共沉淀法制备3种改性生物炭-LDHs(Mg-Al-NO_3)复合材料.采用批量吸附法研究不同pH、吸附时间和不同生物炭/LDHs配比条件下复合材料对双酚A的吸附特性,借助XRD、FTIR和BET等测试手段探究了复合材料吸附双酚A的机制.结果表明,改性生物炭-LDHs(Mg-Al-NO_3)复合材料吸附双酚A的吸附平衡时间为4 h,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复合材料对双酚A的吸附效果稍逊于改性生物炭,改性生物炭在复合材料中所占比重越大,吸附效果越好.当pH值在5.0—9.0范围内变化时,改性生物炭-LDHs(Mg-Al-NO_3)复合材料对双酚A的吸附量呈下降趋势,且在pH=9.0时达到最小值.等温吸附模型数据表明,复合材料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效果更好.通过XRD、BET、FTIR测试研究发现,由于LDHs占据了生物炭表面的活性位点,致使生物炭与双酚A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降低了复合物的吸附能力.本研究结果初步阐释了改性生物炭-LDHs(Mg-Al-NO_3)复合材料吸附双酚A的机理,为生物炭-LDHs复合材料处理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05.
山东省农田土壤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省范围内采集农田表层土壤样品91个,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SPs)的含量和组成,分析了其分布特征,比较了大田土壤和大棚土壤中该类农药含量的差异,并评价了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总含量(∑_7SPs)范围在0.01—88.51μg·kg~(-1)之间,均值为5.65μg·kg~(-1).与国内其他地区农田土壤相比,山东省农田土壤中拟除虫菊酯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山东省各地区的拟除虫菊酯含量存在差异,但组成相近,均是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比例较高.部分地区大棚土壤中的含量高于大田土壤.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农田土壤个别采样点中甲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具有生态风险,三分之一的采样点存在潜在生态风险,其余采样点不存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406.
从巴丹吉林沙漠盐湖表层沉积物中筛选到一株高效耐盐苯酚降解菌CL.测定了菌株CL的生理生化指标、16S rRNA基因序列,通过动力学模型探究了该菌株的生长和苯酚降解特性,同时考察了固定化对其耐受及降解苯酚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CL属于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sp.),在温度30℃、pH 7.0—8.0、盐度0—10%和苯酚浓度100—200 mg·L~(-1)条件下,该菌株能高效降解苯酚,其降解率均在85%以上.菌株CL对不同浓度苯酚的降解符合Haldane模型,其最大比降解速率和抑制常数分别为0.32 h~(-1)和351.70 mg·L~(-1),同时该菌株在不同盐度下对苯酚的降解符合Ghose and Tyagi模型.固定化可以明显增加菌株CL对苯酚的降解和耐受能力.菌株CL在高盐环境下能够高效降解苯酚,具有生物处理高盐含酚废水的潜力.  相似文献   
407.
采用UV-254 nm活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去除水中污染物麻黄碱(EPH),并研究了其降解动力学过程和降解机理.考察了过硫酸盐(PS)投加量、EPH的初始浓度、不同pH值及不同离子(HCO~-_3、NO~-_3、Cl~-)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V-254 nm活化过硫酸盐工艺能有效去除实验条件下的EPH,其氧化降解反应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EPH去除率随着PS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大.pH对降解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在pH=7的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快,表观反应动力学常数(k_(obs))为0.467 min~(-1).进一步研究表明,HCO~-_3、NO~-_3和Cl~-对EPH的降解都存在抑制作用,在相同浓度下,其抑制程度依次为Cl~- NO~-_3 HCO~-_3.通过UPLC-MS/MS鉴定了麻黄碱降解的中间体,并提出了可能的降解机理和转化途径.  相似文献   
408.
409.
410.
• UV/O3 process had higher TAIC mineralization rate than O3 process. • Four possible degradation pathways were proposed during TAIC degradation. • pH impacted oxidation processes with pH of 9 achieving maximum efficiency. • CO32– negatively impacted TAIC degradation while HCO3 not. • Cl can be radicals scavenger only at high concentration (over 500 mg/L Cl). Triallyl isocyanurate (TAIC, C12H15N3O3) has featured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as a refractory organic compound due to the significant production capability and negative environmental impact. TAIC degradation was enhanced when an ozone(O3)/ultraviolet(UV) process was applied compar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n independent O3 process. Although 99% of TAIC could be degraded in 5 min during both processes, the O3/UV process had a 70%mineralization rate that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independent O3 process (9%) in 30 min. Four possible degradation pathways we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organic compounds of intermediate products identified during TAIC degradation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independent O3 and O3/UV processes. pH impacted both the direct and indirect oxidation processes. Acidic and alkaline conditions preferred direct and indirect reactions respectively, with a pH of 9 achieving maximum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removal. Both CO32– and HCO3 decreased TOC removal, however only CO32– negatively impacted TAIC degradation. Effects of Cl as a radical scavenger became more marked only at high concentrations (over 500 mg/L Cl). Particulate and suspended matter could hinder the transmission of ultraviolet light and reduce the production of HO· according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