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85篇
  免费   1520篇
  国内免费   3526篇
安全科学   1430篇
废物处理   358篇
环保管理   875篇
综合类   8064篇
基础理论   1551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237篇
评价与监测   684篇
社会与环境   594篇
灾害及防治   437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62篇
  2022年   700篇
  2021年   674篇
  2020年   854篇
  2019年   524篇
  2018年   484篇
  2017年   605篇
  2016年   563篇
  2015年   676篇
  2014年   784篇
  2013年   859篇
  2012年   1014篇
  2011年   1011篇
  2010年   899篇
  2009年   776篇
  2008年   804篇
  2007年   741篇
  2006年   683篇
  2005年   468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276篇
  2002年   268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Several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radionuclides (210Pb, 226Ra and 137Cs) in guano-phosphatic coral sediments and pure guano particles collected from Ganquan, Guangjin, Jinqing and Jinyin Islands of the Xisha archipelago, South China Sea, were analyzed. The Constant Initial Concentration (CIC) model and the Constant Rate of Supply (CRS) model were applied for age calculation. The average supply rate of 210Pb was 126 Bq m−2 a−1, very close to the flux of northern hemisphere average (125 Bq m−2 a−1). The activities of anthropogenic radionuclides in the sediments were very low, indicating that human nuclear tests did not notably impact this region. The main source of radionuclides in the sediments was from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and the organic matter derived from plant and produced by nutrient-rich guano could further enhance them.  相似文献   
932.
剩余污泥减量化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超声处理连续流活性污泥系统中不同种类的污泥,并将其回流至原系统中,研究其剩余污泥减量化效果。按正交实验设计并进行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声能密度为0.6 W/mL,作用时间为5 min,超声污泥为混合污泥,回流比为7∶120时,减量效果最佳。且在该条件下经一周期的运行,污泥减量效果达到96.24%,COD由进水的830 mg/L降至44 mg/L,NH4+-N和TN分别由进水的62.43 mg/L和103.19 mg/L,降解到2.31 mg/L和6.52 mg/L,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33.
采用丁酸对产氢污泥进行胁迫处理,经胁迫后的污泥接种厨余垃圾进行产氢实验,考察丁酸胁迫对提高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胁迫能提高产氢污泥的耐丁酸性,从而提高产氢量,而胁迫浓度过高则抑制产氢污泥活性,胁迫浓度呈"horm esis"效应。实验采用的4 g/L胁迫浓度为最佳,反应结束后,丁酸浓度和产氢量分别为8 417.1 mg/L和63.72 mL/g VS,比空白提高了31.3%和114%。产氢过程中SCOD的主要来源是有机酸。对产氢污泥胞外多聚物(EPS)的测定表明,厨余垃圾酸化速率、氢气产生速率和EPS总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934.
根据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适于降解高浓度有机物废气的特性,结合活性炭吸附法,提出了吸附器的吸附浓缩和热脱附-等离子体氧化净化有机废气的方法。在活性炭吸附过程中,最初2 h内甲苯净化率达到100%,随着时间的增加净化率下降;在热脱附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净化过程中,甲苯降解效率最高为97.3%。将滑动弧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出口气相产物收集进行FT-IR检测,发现放电后有CO2、CO、H2O和NO2产生,并分析了甲苯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935.
对南京市在污染源普查过程中采取的质控措施进行了探讨,分析出普查质控工作的不足,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提高以后普查的质量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936.
水生植物应用于富营养化控制的研究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水生植物在治理富营养化水体中的作用机理和研究现状,指出了水生植物治理富营养化水体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水生植物在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37.
基于品牌创建模型的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主题公园研究文献的综述分析,指出主题公园研究中品牌化研究较为匮乏.而中国主题公园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表明,主题公园存在的生命周期短暂性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品牌创新.从生命周期及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提出了以品牌为核心的主题公园运营模式,以此为指导构建了包括概念层、主体层以及基础层三个层面的主题公园品牌创建模型,即通过对动态市场的研究,设计、宣传和推广自身的原创品牌,在获得相应的品牌价值之后,将品牌价值向外延伸,通过系统内各部分的紧密合作,获得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最后,着重从原创品牌的构建、品牌价值的延伸和保障因素兰方面,提出了基于品牌创建模型的主题公园可持续发展策略.该策略表明:主题公园必须在丰厚的文化内涵和更高的游客体验价值基础上强化自身品牌的构建和发展,在品牌站稳于市场时要适当适度地进行品牌价值延伸,这才能保证主题公园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38.
城市再生资源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评价模型及实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市再生资源的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谋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如何使城市再生资源利益相关者在其处理流程中达到各自的最大满意程度是实现其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对城市再生资源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首先构建了城市再生资源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用G1法与熵值法的组合方式确定了指标体系的权重,然后以模糊数学原理为基础构建了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大连的城市再生资源利益相关者满意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模糊综合评价适合城市再生资源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评价,而且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合。大连市六个方面的城市再生资源利益相关者满意度排序依次为:政府、社区、回收企业、加工企业、科研机构、消费者,同时也对满意度的结果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大连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最后对评价模型的运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39.
中国省际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决定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是战略性经济资源,中国是全世界13个人均水资源贫水国家之一,为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确保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节水目标,关键是用水效率水平。在当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下,中国未来可能实现的节水潜力在于省际之间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科学地计算各个省域的用水效率就成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应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测算省域的用水技术效率;将用水量引入C—D生产函数,计算出考虑水资源因子的省域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相关分析方法研究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别,省际的用水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都存在差异,两者之间存在空间相关,有空间集聚趋势,效率等级结构在时间上存在着稳定性。导致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资金生产率等,从省际实际出发,制定并实行差异化的政策,为提高用水效率、实现节水目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40.
对不同层间阴离子类型的Zn-Al型层状双氢氧化物(Zn-Al-LDHs)进行了共沉淀合成,将合成的不同层间阴离子类型的Zn-Al-LDHs用于吸附模拟废水中的硼酸根。实验结果表明:当层间阴离子为NO_3~-时,Zn-Al-NO_3~--LDHs对硼酸根有最大的吸附量;在硼酸根初始质量浓度为100mg/L、废水pH为9、振荡时间为3 h时,Zn-Al-NO_3~--LDHs对硼酸根的吸附量为3.014 mg/g,吸附趋于饱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