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3篇
  免费   987篇
  国内免费   1776篇
安全科学   967篇
废物处理   102篇
环保管理   461篇
综合类   4546篇
基础理论   752篇
污染及防治   158篇
评价与监测   367篇
社会与环境   342篇
灾害及防治   221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416篇
  2021年   407篇
  2020年   567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289篇
  2017年   341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356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502篇
  2011年   507篇
  2010年   497篇
  2009年   413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390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266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71.
旨在研究一种新型高能传爆药装药结构,根据冲击波汇聚技术、拐角效应理论和有效装药理论等,设计了一种异形结构传爆药。利用主装药轴向钢凹法对多点同步起爆网络起爆的该异形结构传爆药柱起爆威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达到相同起爆效果的情况下,利用多点同步起爆网络起爆的该异形结构传爆药柱相对于普通圆柱形传爆药柱的用药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研究成果对解决钝感弹药的起爆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72.
以三聚氰胺为原料,通过煅烧制得石墨相氮化碳(g-C3N4),以柠檬酸和尿素作为碳量子点(CQDs)的碳源,采用水热法制备出CQDs/g-C3N4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FESEM、FETEM、XRD、XPS、UV-vis对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其在可见光下降解盐酸四环素性能和机制.结果表明,CQDs的负载增强了材...  相似文献   
873.
利用NCEP逐6 h再分析资料、地面加密观测、探空、雷达资料,分析得出“利奇马”致灾暴雨是在长时间稳定维持的天气尺度环流背景下形成的。冷空气在降水所起的作用表现在:(1)长时间维持的弱冷空气与偏南暖湿气流交汇形成了边界层辐合线,辐射升温和暖湿气流的输送加大了辐合线两侧的温度和露点梯度,在高温高湿的有利环境下,对流在辐合线附近强烈发展。(2)高空槽后冷空气由“利奇马”环流西北侧渗入,先后形成3个冷平流中心,分别对应3个阶段的降水。(3)冷暖空气在降水区的持续辐合抬升作用增强了降水,最强降水时段发生在锋区垂直方向坡度最大的时段。(4)水平锋生有利于水汽输送和辐合抬升,垂直锋生有利于对流不稳定能量的累积和触发。冷空气形成的水平辐合和抬升造成大范围上升运动,使得锋生和垂直锋消同时存在,最强降水时段发生在水平锋生最强的时段。  相似文献   
874.
为了测定煤层硫化氢(H2S)含量,防治矿井H2S涌出,提出一种通过钻屑法测定煤层H2S含量的方法。在未受采动影响的新鲜煤壁,采用钻屑法取样,通过测定煤样H2S解吸量、取样过程损失量和H2S残存量确定煤层H2S含量。根据溶于水中H2S的p H值和色谱分析解吸气体中H2S体积分数,确定H2S解吸量;根据煤样解吸规律和气样H2S体积分数,确定H2S损失量;根据色谱分析残存气体中H2S体积分数,确定其残存量。用此方法,对山西某矿H2S涌出煤层进行现场和实验室测定。研究表明,该矿H2S含量为(4.465~6.701)×10-3m3/t。钻屑法测定煤层H2S含量是可行的,可以为矿井H2S治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75.
为解决当前气化炉供料系统风险分析不完善的状况,提出1种基于贝叶斯网络和HAZOP的风险分析模型。以某单日投煤量3 000 t级气化炉煤化工企业实际运行情况为研究对象,应用HAZOP法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并将HAZOP分析结果中各偏差产生原因转化为贝叶斯网络节点;考虑到先验知识的缺乏问题,引入Leaky Noisy OR模型,通过文献资料和相关领域专家经验知识获得先验概率,并利用贝叶斯网络进行风险分析,找出系统运行的薄弱环节。结果表明:未知因素影响会使各节点的后验概率值差异性降低,更加贴合实际;在引入未知因素影响后,系统运行薄弱环节并未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76.
徐微  孙胜利 《安全》2020,(5):57-61
为评估食品企业氨制冷系统所处的风险状态,文章在HAZOP方法和LOPA方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将其组合应用于食品企业氨制冷系统的风险评估中,以提前识别可能导致事故的原因和后果,确定现有防控措施是否足够、有效,并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通过对氨制冷系统中低压循环桶液位过高场景的实例分析,得出该场景下的剩余风险基本在企业可接受范围内,不需要增加独立安全仪表系统的结论,为食品企业安全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7.
煤矿安全警示宣传图是普及煤矿安全知识、提升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含有恐惧诉求效果的警示宣传图经常被作为宣传策略来说服或影响受众者的态度和行为。搜集、设计了5组有无恐惧诉求元素的煤矿安全警示宣传对比图,采用眼动试验、心率监测、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研究有无恐惧诉求元素煤矿安全警示宣传图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被试在观看有恐惧诉求元素安全警示宣传图时,注视点较集中在含有恐惧诉求元素的兴趣区,瞳孔较大,平均心率较高;有恐惧诉求元素的安全警示图更能吸引被试的注意力,增强被试的记忆效果,但有恐惧诉求元素的安全警示宣传图在设计时要注意恐惧诉求元素区域与文字标语的配合;"漫画+文字标语"型恐惧诉求安全警示宣传图表达委婉、主题突出、言简意赅,更容易被接受。  相似文献   
878.
为探明旱地红壤细菌群落特征及玉米生产力对不同有机肥处理的响应,基于自2002年设置在中国科学院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的有机培肥长期定位试验,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研究不同有机肥(不施肥,M0;低量有机肥,M1;高量有机肥,M2;高量有机肥加石灰,M3)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以及玉米生产力的变化.结果发现,与M0相比,土壤pH、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含量和玉米生产力在不同有机肥(M1、M2和M3)处理下均显著增加,其中M3处理的提升效果最佳.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Shannon、Evenness、Chao1与ACE指数,重塑了细菌群落结构.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土壤性质中的pH和TP显著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而pH、SOM、TP和TN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显著.相关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土壤TP和SOM可以通过改变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间接影响玉米生产力.研究结果从指导我国南方红壤区农田合理施肥的角度,为农田土壤质量提高及耕地产能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9.
为了探索盐渍化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及群落构成,有效筛选盐渍土壤中耐盐微生物菌群.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采集的河北省滨海盐渍土(原生盐渍化)、设施盐渍土(次生盐渍化)和高产粮田(健康土壤)3个生境的耕层土壤样本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群落结构、网络关系及其影响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大田土壤相比,设施土壤中OM、AP、AK、TS和EC显著升高,滨海盐渍土壤的TS和EC显著升高,其他养分指标则显著降低.细菌α多样性依次为:设施盐渍土>高产粮田>滨海盐渍土,真菌α多样性则为高产粮田显著高于设施盐渍土和滨海盐渍土.在门和属水平上分析盐渍化土壤的菌群结构,细菌群落中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及其菌属和真菌群落中子囊菌门(Ascomycota)及其中有益菌Trichocladium和病原菌Fusarium为盐渍化土壤中的优势微生物类群.土壤EC和TS两个盐分因子是对细菌和真菌菌群分布贡献最大的因子,与绿弯菌门中unclassified_A4b和unclassified_Chloroflexi以及变形菌门中unclassified_α-Proteobacteria等细菌菌属和子囊菌门中Trichocladium、unclassified_ChaetomiaceaeCrassicarponCephaliophoraSodiomyces等真菌菌属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盐渍化土壤修复所需的微生物资源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80.
升流式生物催化电解反应器(UBER)是一种将生物方法与电化学相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技术,使用UBER降解硝基芳香烃类化合物,不但处理周期短、效率高,而且成本低,占地面积小。通过UBER处理含硝基苯模拟废水,对生物催化电解技术的原理进行讨论,并探索最佳反应条件,为该项技术处理实际废水提供理论依据。考察了进水浓度对硝基苯去除率的影响,同时对阴极催化硝基苯定向还原为苯胺进行探讨,最后分别从外加电压、进水乙酸盐质量浓度及进水p H值3个方面,对UBER还原硝基苯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最优试验条件分析。结果表明,UBER可以高效处理硝基苯废水,当硝基苯进水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去除率可以达到97. 2%,但随进水质量浓度进一步提高至220 mg/L,硝基苯的去除效果不佳,去除率仅为79. 13%。当进水硝基苯质量浓度较低时,苯胺生成率较高,平均值达到91%,随硝基苯进水质量浓度提高,引起阴极电势波动,使得还原反应按照多种途径发生,硝基苯不仅被定向还原为苯胺,还被还原成其他副产物,同时,微生物也可以将部分生成的苯胺进一步氧化利用,造成出水苯胺含量偏低。最优条件试验表明,外加电压在0. 3~0. 5 V,硝基苯的去除率均达到93%以上,此时阳极微生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当电压降到0. 2 V时,硝基苯去除率仅为36%,表明外加电压过低会严重影响反应器的稳定运行;将乙酸钠质量浓度从1 000 mg/L逐渐减小,质量浓度降低至700 mg/L时,阳极电位依然保持在-440 m V vs. SCE左右,UBER系统运行稳定,当乙酸钠质量浓度进一步降低,阳极微生物电化学活性逐渐受到抑制;UBER中微生物最佳生长p H值为6~7,当p H值超出这一范围,会影响微生物生长代谢,进而影响硝基苯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