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1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162篇
安全科学   210篇
废物处理   149篇
环保管理   178篇
综合类   1663篇
基础理论   469篇
污染及防治   988篇
评价与监测   137篇
社会与环境   92篇
灾害及防治   10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以洗衣粉中的有机磷为磷源,通过室内模拟的方法研究在不同磷浓度的水体条件下斜生栅藻的生长情况,以及磷对斜生栅藻的生长是否有毒害作用.通过显微计数测定藻细胞数目来探讨洗衣粉中磷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洗衣粉中磷对斜生栅藻96 h生长期中光合色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洗衣粉中的磷除了促进藻生长外,其浓度过低或过高都会抑制藻的生长.由实验结果可得,磷对藻生长的富营养化作用和毒性作用取决于磷浓度的高低.  相似文献   
182.
为利用植物油去除污染土壤中的多环芳烃,研究了应用活性炭F400吸附柱再生含多环芳烃植物油的可行性,对含高浓度多环芳烃的植物油进行二级再生处理,优化了过程参数,比较了原植物油和经活性炭再生的植物油去除土壤中多环芳烃能力的差别.结果表明,活性炭吸附法可以实现含多环芳烃植物油的再生,证明了修复策略的可行性.二级处理可以进一步吸附植物油中的多环芳烃,且高分子量多环芳烃几乎完全被去除.再生植物油和原植物油去除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能力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3.
添加不同钝化剂降低污泥堆肥的植物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姜华  吴波  李国学 《环境工程学报》2008,2(10):1413-1415
高温堆肥后污泥的土地利用可充分发挥资源化、无害化的优势,污泥土地利用防止重金属污染一直是污泥施用中最重要的问题。通过测验发芽率指数这一代表植物毒性的指标证明,通过在污泥堆肥中加入粉煤灰、磷矿粉和草炭等不同的改性剂或重金属钝化剂可大大降低堆肥的植物毒性,从而降低污泥中重金属的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184.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了超临界CO2回收废弃印刷线路板的实验。以温度、压强、时间和夹带剂为实验因素,通过对实验前后样本在重量、厚度、弯曲强度和断裂强度四方面变化的分析考察了各实验因素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影响超临界CO2法回收印刷线路板的最主要因素为温度、时间和夹带剂,超临界CO2法回收废弃印刷线路板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270℃,压强大于7.38 MPa,时间3 h,夹带剂(水)160 mL。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压强对实验结果的非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85.
186.
有毒气体危害区域划分之临界浓度标准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研究毒物伤害准则进而界定有毒气体危害浓度,对有毒气体泄漏扩散后的危害区域进行分级划分,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的即时有效的减轻有毒气体对人员的伤害.最后,以氯为例,对比其在不同伤害准则下危害区域划分临界浓度标准值,数值差别较大,因此在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判断,选择最适当的标准来划分危害区域.  相似文献   
187.
根据断层形变剖面资料分析泾阳口镇-关山断裂活动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泾阳地震台1986~2005年跨口镇一关山断层定点形变观测资料,指出形变剖面各点的运动特征:1995年前泾阳台N1A测线资料基本上呈线性变化,1995~1997年该测线形变资料呈现较大的波动性异常,1998年1月5日陕西泾阳发生4.8级地震,靠近断层的点位发生了阶跃式变化,之后各点位运动渐趋于平缓.其后结合断层位错模型引起的地表形变特征,分析得出该形变变化主要由地裂和断裂活动共同引起;不考虑地震引起的异常时段,分析1986~1994以及1999~2005形变年变化量,可看出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最后利用1986~1994形变速率进行断层蠕滑段或地裂速率及深度反演.从反演结果可以看出,基准点N1比较稳定,3号点附近的地裂较浅,底部几十米,以垂直下滑为主,兼有张裂活动;5、6号点之间的断层活动深度在1 km左右.该断层上盘仍在下降.  相似文献   
188.
基于岩体开挖卸荷过程中力学参数变化理论的分析研究,建立卸荷岩体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岩体进行一维卸荷数值仿真研究。根据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成果得到岩体力学参数与主卸荷方向累计开挖卸荷量间的变化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岩体开挖卸荷过程中,岩体力学参数变形模量、泊松比、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等呈现出随开挖卸荷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征,随卸荷量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但它们不是从初始值一直减小到零,而是随卸荷量的增大减小到一定的量值后,岩体的裂隙张开、结构面的扩展到一定的程度,岩体的力学参数保持一定的量级不再减小。  相似文献   
189.
废矿堆中黄铁矿氧化控制新技术--有机盐包膜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30℃时研究了有机盐包膜对湿润和干燥条件下经接氧化亚铁矿杆菌的黄铁矿氧化的控制作用,湿润下经有机盐包膜的矿石样品的氧化程度与对照相比下降了97.8%;直接添加有机盐的下降了96.4%,两种淋洗收集液中有关元素的浓度经ICP测定明显低于对照。干燥下微生物未能发挥对黄铁矿的氧化作用,但经包膜后的样品与对照相比,氧化程度又下降了75.2%,这些结果表明,有机盐包膜既有明显的抑制黄铁矿的化学氧化作用,又  相似文献   
190.
离子色谱法测定大气中的甲磺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敏  陆昀  曾立民 《环境化学》2000,19(6):572-576
建立了以玻璃纤维膜-KB120气溶胶采样器采集大气中甲磺酸的采样方法;以0.1mmol·l-1H3BO3/0.1mmol·l-1 Na2B4O7为淋洗液的甲磺酸离子色谱分析方法.分析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别为5%和4%.并实测了青岛冬季大气气溶胶中MSA,SO2-4和NO-3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10μg·m-3,30.40μg·m -3和17.98μ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