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5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762篇
安全科学   196篇
废物处理   106篇
环保管理   145篇
综合类   1437篇
基础理论   402篇
污染及防治   670篇
评价与监测   146篇
社会与环境   140篇
灾害及防治   1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46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51.
慎义勇  米永红  韦朝海 《环境工程》2007,25(2):30-32,38
利用筛选的3种微生物,在初步研究其对某些化合物降解能力的基础上,考察其降解油制气废水过程中一般因素如温度、pH值、供氧条件、废水浓度以及营养因素如磷源、碳源对微生物降解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各菌种可在自然环境条件范围内,保持对废水CODCr降解效果的稳定性。葡萄糖、乙醇的加入,可将各菌种对CODCr的去除率分别提高16.9%~26.5%、17.6%~25.6%。  相似文献   
152.
非点源污染河流的水环境容量估算和分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丁江  吕军  金树权  沈晔娜 《环境科学》2007,28(7):1416-1424
通过河流相应集水区内氮磷的各污染源分析(包括农地、畜禽养殖和生活排污等),利用输出系数模型估算各非点源的氮磷投(排)放量和入河量;采用河段氮磷输入-输出平衡关系分析方法,估算河流对氮磷的每月自净量.以此为基础,参照水功能区划所要求的水质目标,提出了水质未超标河段相应集水区的氮磷剩余水环境容量按月估算模型,和水质超标河段相应集水区内氮磷投放削减量的按月估算模型,及其在各污染源之间的分配方案.结果表明,长乐江的总氮和总磷自净量分别达到775.9 t·a-1和30.9 t·a-1,自净率分别为28.8%和51.2%.河流对氮磷的自净量不仅受水文生态条件的影响而表现出较大的季节性变化,而且随着污染负荷量本身的增加而提高.按照水功能区划中Ⅲ类水的水质要求,长乐江总氮含量全年超标;各非点源的总氮投(排)放量均须不同程度的削减,削减总量应达到1 581.0 t;氮源削减量分配结果表明,化肥是应削减的最大氮源,要求在河流相应集水区内的化肥氮投放削减量为1 047.4 t·a-1;而与各种氮源的投排放现状相比,要求削减比例最高的是畜禽养殖的氮排放量,达32.4%.长乐江流域尚有一定的总磷剩余水环境容量(2 335.7 t·a-1).根据目标水质要求,平水期是各污染源总氮投放需要削减的量最大的时期,丰水期则是总磷剩余水环境容量最小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3.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the metal elements(MEs) in atmospheric particles have aroused great attention. Some well-established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to measure particlebound MEs. However, each method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erms of complexity, accuracy, and specific elements of interest. In this study, the performances of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OES) and total reflection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TXRF) were evaluated for qualit...  相似文献   
154.
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一直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我国自SARS灾难后,强化了医疗废物的治理力度。本文针对目前主要采用焚烧法处置医疗废物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途径进行了论述,并结合二恶英的分子结构、毒性及危害提出了控制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5.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长江上游非点源污染影响研究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刘瑞民  丁晓雯  杨志峰  沈珍瑶  伍星  刘芳 《环境科学》2006,27(12):2407-2414
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输出系数模型,结合RS和GIS技术,对长江上游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了空间模拟和负荷估算.模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流域损失的前提下,由于土地利用造成的非点源污染负荷TN总量从20世纪70年代的123万t下降至2000年的116万t,基本呈逐年减少的趋势,由土地利用造成的TP的变化趋势与TN基本相同,从70年代的3.7万t下降到2000年的3.5万t左右.就省份、土地利用类型和水系而言,四川省、种植用地和草地以及金沙江水系和嘉陵江水系对长江上游的非点源污染贡献较大.在非点源污染负荷强度上,重庆市和嘉陵江水系单位面积负荷最高,是今后应重点治理的地区.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对长江上游这样的超大尺度空间的非点源污染进行较好的空间模拟.  相似文献   
156.
氨基染料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含有机物的铁泥,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利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对含有机物铁泥进行资源化处理研究,并对产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RD)、色差实验与电子探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用超临界水氧化法处理铁泥可以将铁泥中所含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真正实现环境友好;超临界水首先将铁泥氧化成α-Fe2O3与γ-Fe2O3,再经过800℃煅烧后可以作为氧化铁红颜料使用;超临界反应压力对样品的晶型与颜色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7.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The combustion of fossil fuels has resulted in rapidly increasing emissions of nitrogen oxide (NOx), which has caused serious human health and...  相似文献   
158.
利用鄱阳湖流域及周边地区5个站点1467~2016年旱涝灾害史料,结合《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数据和现代器测降水资料,基于相关系数权重法集成重建了鄱阳湖流域近550 a旱涝序列。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和经验正交函数等手段分析了鄱阳湖流域近550 a来的旱涝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鄱阳湖流域旱涝序列的各IMF分量变化规律符合自然信号的非线性变化的特征,主要的高频变化周期有2~3 a、7~8 a;中低频变化周期有22 a、36 a;低频变化周期有110 a、220 a等。(2)旱涝序列空间场的EOF分解表明,前4个模态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3.68%,收敛效果明显。第一模态为区域整体变化一致;第二、三模态分别代表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上旱涝变化不一致;第四模态代表赣南地区的极端降水类型。(3)主要空间模态的时间系数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旱涝空间场模态的变化周期与旱涝序列EEMD分解的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EEMD;EOF;旱涝变化;时空特征;鄱阳湖流域  相似文献   
159.
利用1963~2015年长江流域115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数据,分析了不同极端降水指标的空间变化特点和时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53 a来,长江流域多年平均年极端降水量与年降水量从下游到上游逐渐递减,两者变化趋势大致呈现“增-减-增”的空间分布格局。年极端降水量对年降水量贡献(PEP)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但贡献比例在流域内普遍呈现增加的趋势。持续1 d的极端降水事件的降水量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与年极端降水量的分布特征类似,其对年极端降水量的贡献比例高达65%以上,说明长江流域极端降水以持续1 d的极端降水事件为主。持续2 d及以上的极端降水事件主要集在中皖苏赣局部地区和四川中部地区,但其降水量对年极端降水量的贡献比例较小。从上游到下游,年最大日降水量(MDP)逐渐增大。其中,上游源头地区的沱沱河、曲麻莱和玉树3个站点MDP主要集中在0~25 mm之间,其他站点均以25~50 mm量级为主;长江流域中部地区的MDP大部分以50~100 mm的量级为主,处于100~150 mm之间的次之;长江流域东部地区主要以100~150 mm量级的MDP为主。 关键词: 极端降水;降水贡献;不同历时;长江流域  相似文献   
160.
Sustainable groundwater quality is a key global concern and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of disquiets in most parts of the world including Bangladesh. Hence, the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study to ensure its sustainability for various uses. In this study, a combination of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geochemical approaches wa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and its sustainability in Joypurhat district of Banglades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undwater samples are mainly Ca–Mg–HCO3 typ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results revealed that geogenic sources (rock weathering and cation exchange) follow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domestic sewage and agro-chemicals) were the major factors governing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of the study area. Furthermore, the results of PCA are validated using the cluster analysis and correlation matrix analysis. Based on the groundwater quality index (GWQI), it is found that all the groundwater samples belong to excellent to good water quality domains for human consumption, although iron, fluoride and iodide contaminated to the groundwater, which do not pose any significant health hazard according t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s and Bangladesh’s guideline values. The results of irrigation water quality index including sodium adsorption ratio (SAR), permeability index and sodium percentage (Na %) suggested that most of the groundwater samples are good quality water for agricultural us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measured values of GWQI, SAR, Fe (iron), EC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TH (total hardness) were spatially mapped using the GIS tool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