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7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1327篇
安全科学   519篇
废物处理   147篇
环保管理   297篇
综合类   2760篇
基础理论   592篇
污染及防治   663篇
评价与监测   371篇
社会与环境   230篇
灾害及防治   16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258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319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91.
对南京典型工业企业雨排及清下水排口水质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摸清排放现状,分析成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要求环境管理部门加强对工业企业雨污分流的监管,各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标准.以南京为例,加大对工业企业雨排和清下水排口的监测管理力度,把工业企业雨排和清下水排口纳入正常的监测计划,对出现超标以及雨排或清下水排口排放量超过40吨/天的工业企业应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最终倒逼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减少对外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2.
民国时期川东北地区的干旱、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范围广,灾情较严重,危害大。除自然因素外,各种社会因素对灾荒的严重程度也有直接影响。在军阀混战、赋税繁重、政治腐败、土匪横行的大背景下,政府防灾、救灾水平较为低下,民间赈灾杯水车薪,灾后恢复难度大。整体上防灾、救灾水平较低,人祸不亚于天灾。  相似文献   
193.
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中酞酸酯的污染现状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昌盛  赵兴茹  刘琰  耿梦娇  乔肖翠 《环境科学》2016,37(8):3041-3048
2014年9月采集石家庄地区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水样,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了US EPA优先控制的6种酞酸酯(PAEs),对PAEs分布特征与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51个点位仅1个点位未检出PAEs,检出的ΣPAEs范围为nd~28 873.1 ng·L~(-1),与国内其他研究区相比,研究区地下水中PAEs污染水平较重.PAEs及各组分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3个地下水单元PAEs的平均污染水平总体表现为山间沟谷河谷裂隙孔隙水单元(G1)滹沱河冲洪积扇扇顶部孔隙水单元(G2)滹沱河冲洪积扇扇中部孔隙水单元(G3).在G2、G3单元共计39个点位中,有23个点位地下水中的PAEs以邻苯二甲酸甲酯(DMP)为主,而其余点位均因临近周边污染源,地下水中PAEs含量较高,且以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丁酯(DBP)为主.研究区人群饮用受PAEs污染地下水的总非致癌风险指数和总致癌风险指数范围分别为7.6×10-9~1.1×10-2、nd~1.2×10-6,均小于US EPA推荐的可接受的水平,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94.
采用流动搅动法,在溶液p H、浓度和温度影响条件下,研究针铁矿对亚砷酸盐吸附的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条件下,亚砷酸盐的吸附过程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这2个阶段.随溶液p H的升高,砷的吸附量逐渐降低,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逐渐增大,半反应时间(t1/2)也就越小,砷的吸附反应达到平衡时间就越短,且砷的扩散速率常数b值也逐渐降低.溶液p H 3.0和p H7.0时,砷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46.9 mg·kg~(-1)和99.8 mg·kg~(-1).随着砷浓度的升高,针铁矿对砷的吸附量增加,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逐渐增大;砷浓度为0.10 mg·L~(-1)和1.00 mg·L~(-1)时,砷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96.5 mg·kg~(-1)和249.1 mg·kg~(-1).Freundlich方程中吸附常数Kf值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其吸附能力是逐渐减弱的.Langmuir方程分配因子RL在0~1之间,表现为针铁矿上砷的吸附为优惠吸附.随着温度的升高,针铁矿对砷的吸附量增加,表观吸附速率常数k'值也逐渐升高.温度为298K和313 K时,砷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41.1 mg·kg~(-1)和315.6 mg·kg~(-1).用抛物线扩散方程b值来计算扩散过程的伪热力学常数,砷吸附反应的活化能(E*a)为14.60 k J·mol~(-1).砷扩散活化焓变(ΔHθ)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所降低,ΔHθ均为正值,扩散过程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砷的吸附;活化自由能变(ΔGθ)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升高,升高温度有利于加快扩散过程;ΔSθ值均为负,说明吸附反应使体系有序度增加.  相似文献   
195.
生活垃圾源头沥水的减量提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生活垃圾厨余组分含量高、含水率高和热值低的特点,提出以降低厨余组分含水率为主要手段,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提质为主要目标的源头沥水和选择性分质收集模式.在苏州市两个居民小区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项目试点,监测结果显示,居民家庭采取源头沥水措施后,生活垃圾产生量减少6.47%,含水率降低2.23%,低位热值提高10.94%.生活垃圾源头沥水的减量提质效应良好,有助于提高后续焚烧及填埋处理设施运行效率和二次污染控制水平,降低运输及处理成本.  相似文献   
196.
达里诺尔湖近2400年以来Hg元素含量变化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汞(Hg)元素作为一种全球性循环元素,对环境的影响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为揭示寒旱区达里诺尔湖沉积物的Hg污染历史及人类活动对湖泊沉积物中Hg污染的影响,通过采集湖泊沉积物岩芯(编号DL1),在建立DL1岩芯沉积地层年代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沉积物粒度特征、总有机质(TOC)含量等指标参数的变化,对DL1岩芯记录的地质历史上的Hg含量变化特征及环境意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沉积物记录的Hg元素污染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2400~1400 cal.a BP,Hg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期间降水量呈逐步减少趋势,区域气候显著干旱;1400~200 cal.a BP,Hg含量相对稳定,呈小幅度波动变化,对应了区域气候的干-湿交替;近200 cal.a BP以来,Hg含量明显增加,这可能是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整体上,地质历史上DL1沉积物中Hg含量变化受气候干冷-暖湿交替周期性变化影响较大.而近200 cal.a BP来Hg与TOC等指标间显著正相关,则显示了沉积物中有机质可能吸附了大量的Hg元素,使其呈顶端富集趋势,进而对湖泊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97.
以宝天高速公路为背景,讨论了公路建设对水体环境的主要影响,并利用改进的密切值法对公路沿线地表水进行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通过评价表明:沿线地表水质量良好,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Ⅰ级标准;评价结果真实地反映了天宝高速公路沿线水体水质的基本情况,说明采用密切值法对水体进行评价是可行的;该方法概念清晰、计算简便实用,能较好地反映区域内各水体水环境质量的相对优劣,可为制定环境规划、进行环境决策、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8.
“十三五”期间,中国初步构建了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并开展了监测工作。当前,国家层面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的构建和运行还处于起步阶段,笔者选取土壤环境监测开展较为成熟的瑞士土壤环境监测网(NABO)作为研究对象,综述了NABO的技术体系及多年来的土壤环境监测结果,并结合中国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现状进行讨论,认为NABO在监测网络建立、指标选取、数据分析等方面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未来中国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可在此方面借鉴瑞士经验。  相似文献   
199.
千岛湖水源水微生物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岛湖作为国家战略水源地,其微生物安全直接关系到千万居民的用水安全.为了研究千岛湖湖水的生物安全性,于2018-2019年采集了金竹牌取水口不同深度的水样,并检测了水样的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细菌再生长的潜力(BGP)、可培养细菌数、潜在的条件致病菌和细菌群落结构.结果显示,千岛湖水质属地表水Ⅱ~Ⅲ类水,...  相似文献   
200.
It is well known that several morphospecies of Microcystis, such as Microcystis aeruginosa (Kützing) Lemmermann and Microcystis viridis (A. Brown) Lemmermann can produce hepatotoxic microcystins. However, previous studies gave contradictory conclusions about microcystin production of Microcystis wesenbergii (Komárek) Komárek. In the present study, ten Microcystis morphospecies were identified in waterblooms of seven Chinese waterbodies, and Microcystis wesenbergii was shown as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ese waters. More than 250 single colonies of M. wesenbergii were chosen, under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to examine whether M. wesenbergii produce hepatotoxic microcystin by using multiplex PCR for molecular detection of a region (mcyA) of microcystin synthesis genes, and chemical analyses of microcystin content by ELISA and HPLC for 21 isolated strains of M. wesenbergii from these waters were also performed. Both molecular and chemical methods demonstrated that M. wesenbergii from Chinese waters did not produce microcyst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