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8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9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3篇 |
废物处理 | 9篇 |
环保管理 | 22篇 |
综合类 | 180篇 |
基础理论 | 73篇 |
污染及防治 | 82篇 |
评价与监测 | 11篇 |
社会与环境 | 11篇 |
灾害及防治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19篇 |
2020年 | 20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4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16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6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01.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为了降低其有机质含量,通过Fenton试剂-活性白土联合吸附法,研究了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垃圾渗滤液中TOC和NH+4-N的去除率。结果为:在pH=4.5,H2O2投加量为260 mmol/L,H2O2/Fe2+摩尔比为13,反应50 min,沉淀90 min时,Fenton氧化效率最高;在pH=3.5,吸附剂投加量为140 g/L,吸附时间为50 min,出水渗滤液的TOC值最小,去除率为82.85%。通过GC-MS分析发现,富含烷烃类有机物或者苯酚类有机物的废水,最好采取物理吸附,而不是化学吸附。经过氧化-吸附过程处理垃圾渗滤液,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02.
长江,嘉陵江重庆城区段水污染控制方案费用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城市污水一、二级处理厂基建费用指标,城市污水转移输送管道建设费用指标,城市污水泵站建立费用指标,城市污水排江管道费用指标等,并对长江喜陵江重庆城区段水污染控制规划提出了8个方案进行了费用估算。 相似文献
303.
304.
温度是土壤酶活性的关键非生物影响因子,调控着土壤物质周转过程.为了探究温度变化对稻田土壤有机质周转及其关键胞外酶活性的影响,设计室内培养试验,分别在5、15、25和35℃下测定亚热带稻田土壤BG(β-1,4-葡萄糖苷酶)活性,探究温度对土壤胞外酶活性及其与碳氮转化过程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稻田土壤中w(DOC)(DOC为可利用态碳)、w(NH4+-N)和w(MBC)(MBC为微生物生物量碳)在5~25℃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在第15天时BG活性达到306.57~437.75 nmol/(g·h),并随温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减,在第3、75天时,25℃下BG活性为184.46~207.60 nmol/(g·h).土壤酶活性的Q10(温度敏感性)在15℃升至25℃时表现出正响应(Q10=1.5),而在5~15℃和25~35℃时Q10 < 1,表现为消除效应.土壤酶活性的变化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温度作为关键影响因子,升温显著改变了土壤中w(DOC)、w(NH4+-N)、w(MBC)、w(MBN)(MBN为微生物生物量氮),进而影响土壤BG活性;土壤中w(MBC)对BG活性具有直接的显著负影响作用.研究显示,对参与稻田土壤碳转化BG酶活性的温度敏感性及其与土壤关键理化因子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量化,有助于深入开展水稻土碳循环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305.
近年来海洋溢油事故频发,增加了溢油污染对海洋生物及海洋生态系统的暴露风险.为阐明海洋溢油事故对海洋生物的毒性效应,以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为受试生物,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海水原油溶液对双齿围沙蚕的急性毒性效应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齿围沙蚕的死亡率与海水中原油暴露浓度呈正相关,暴露24、48及72 h的LC50(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3.08、9.80和8.37 g/L;暴露72 h后,双齿围沙蚕组织液中MDA(丙二醛)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0 g/L暴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且随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升高;GST(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的活性被显著诱导,且随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升高;0.1 g/L原油暴露下,CAT(过氧化氢酶)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被显著诱导,当暴露浓度达到0.5 g/L时,CAT的诱导程度减弱,而SOD则受到抑制.研究显示,海水中的原油对双齿围沙蚕具有显著急性毒性效应,且0.1 g/L的原油暴露即可导致双齿围沙蚕产生脂质过氧化,脂质过氧化程度随暴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0.1 g/L原油暴露能显著诱导双齿围沙蚕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且随着海水中原油暴露浓度的增加,GST的诱导程度增强,CAT的诱导程度减弱,SOD的活性则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06.
系统介绍了CMEM模型及其计算原理.以轻型柴油车为研究对象,给出了模型的主要输入参数,并计算了车辆在实际道路上的瞬时排放结果,并根据实测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测试车辆的CO、THC、NOx和CO2排放因子为0.81、0.61、2.09和193 g·km-1,相同线路模拟所得的排放因子分别为0.75、0.47、2.47和212 g·km-1,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9、0.69、0.75和0.72.通过模拟发现,轻型柴油车在实际道路微观区域内的排放水平随交通条件和行驶状态波动明显,采用CMEM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该车排放随行驶工况的瞬时变化趋势.应用CMEM模拟发现,改善典型交叉口区域的交通条件后,轻型柴油车在模拟区域内的CO、THC、NOx和CO2排放量分别削减了50%、47%、45%和44%,排放改善效果显著.从研究结果来看,利用微观尺度模型来分析混合车流在一些典型交通区域的瞬时排放变化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对于评价道路交通规划的环境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7.
308.
309.
矿物纤维粉尘的环境健康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者运用表面化学,电化学和细胞培养等生化方法,以及IR,XRF,UV等谱学和电子微束手段,通过对主要6类不同形态矿物粉尘的特征,表面官能团和活性位分析以及电化学,溶解,毒性研究等,提出了表面介体的概念并初步验证了它的存在,从表面官能团,表面综合性状探讨了矿物纤维材料的表面化学活性一生物活性-生物持久性-生物毒性-环境安全性;提出界/膜体系来研究矿物生产生物毒性的过程和所依存的条件;对矿物粉尘在Gamble溶液,血清与生物大分子,人体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中以及动物体内行为的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在氨基酸/蛋白质/功能膜以及含有外露蛋白质的其它有机体单元中粉尘的溶解,反应,络合与破坏,粉尘中的硅成分在体内的残留,溶解,运移方式,选择性吸附体液中的脂-醇类物质,红细胞及其残片,粉尘与体内物质交换及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过程,提供了降低粉尘毒性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10.
独特的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潜江组盐间非砂岩油藏生储同层 ,盐岩封盖条件极佳 ,但储集层渗透能力极低 ,油气运移条件差。目前的众多证据表明 ,就是在渗透能力如此低下的盐间层中 ,非断裂区的原油也顺层发生了一定规模的运移。在压实作用、流体热增压、有机质生烃生气增压以及毛细管压差等应力作用下 ,盐间原油得以从烃源岩层中排除 ,并在低渗透的盐间层运移主干道中顺层侧向 (或断裂区垂向穿层 )从生烃次洼向构造高部位等低势区聚集。从动力学的角度证明了盐间非砂岩低渗透油藏中原油顺层运移的可能性 ,并指出了盐间石油的运移方向和有利聚集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