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3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658篇
安全科学   152篇
废物处理   107篇
环保管理   149篇
综合类   1144篇
基础理论   339篇
污染及防治   571篇
评价与监测   112篇
社会与环境   137篇
灾害及防治   13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摘要:根据生命周期评价,对燃料乙醇的节能和减排效果进行分析,依据发展规划,得出广西南宁发展燃料乙醇对节能减排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展燃料乙醇将在节能和减排方面均产生积极作用,应加大在南宁乃至广西发展非粮燃料乙醇产业的力度。  相似文献   
962.
结合中国石化HSE管理系统的建设情况,介绍了中国石化HSE管理系统建设的背景、系统总体架构、试点建设范围、系统功能及在试点企业的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963.
介绍了目前国内实施GHS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通过分析《欧盟物质和混合物的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CLP法规)的特点及其与GHS的异同,为我国实施GHS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64.
为了将民用电磁炉灶应用于舰船环境,尤其是水下近距离非接触爆炸的诱发冲击环境,针对其环境适应性进行了重新设计.论述了舰用电磁炉灶抗冲击的设计要求,提出了舰用电磁炉灶抗冲击设计方法,并通过舰用电磁炉灶抗冲击试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65.
论舰船装备倾斜和摇摆环境适应性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倾斜和摇摆环境对一艘肩负作战任务的舰船来说是一种需经受的常态.由于倾斜和摇摆环境所产生的静态力和动态力会导致舰船装备故障(失效),因此倾斜和摇摆环境适应性是舰船装备必须具备的重要质量特性之一.论述了倾斜和摇摆环境特征,提出了倾斜和摇摆环境严酷度,给出了倾斜和摇摆环境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966.
水资源短缺是中国钢铁企业发展的瓶颈,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对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针对中国钢铁企业生产工艺与设备普遍落后、用水量大、水循环回用率低、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用水现状,从开发利用非常规水源、推广节水型工艺技术、强化串级用水和循环用水、废水处理技术等几方面探讨了钢铁企业工艺节水的技术途径,并对钢铁企业节水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67.
采用烧杯搅拌实验研究了用粉末活性炭作前助凝剂提高聚合氯化铝(PAC)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粉末活性炭作前助凝剂的除藻效果并不好,而先投加20 mg/L高岭土,再将15 mg/L PAC与粉末活性炭同时投加,除浊除藻效果明显提高。考虑首先充分发挥粉末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在除浊除藻率仍然较高的情况下,采用粉末活性炭先于高岭土2 min投加的方式,粉末活性炭的最佳助凝剂量为10mg/L。采用粉末活性炭、高岭土和FeCl3依次投加的完整助凝技术路线,除浊除藻效率最高。碱性水体比酸性水体有利于联用三种助凝剂除藻。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表明,采用助凝技术,藻细胞主要与高岭土无机颗粒发生凝聚,投加粉末活性炭有助于絮凝体体积增长,而在絮凝阶段投加FeCl3可使絮凝体的分维数达到1.947的最高值。联用粉末活性炭、高岭土和FeCl3是非常有效的助凝除藻新技术。  相似文献   
968.
选取辽河盘锦段至河口近岸海域区域进行研究水体中氨氮、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溶解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中氮素含量高于海水,且氨氮表现尤为突出,可能与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和微生物环境、海水的稀释和迁移有很大关系;河水中氮素与溶解氧的呈显著负相关,而海水中氮素与溶解氧的关系不明显。这可能与海水的质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69.
Cyanobacteria, specifically Microcystis, usually form massive blooms in eutrophic freshwater lakes. Cyanobacteria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eight sites of both Lake Taihu and Lake Chaohu in late summer to determine the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yanobacteria and Microcystis in large, shallow, entropic lakes with significant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long-term Microcystis bloom. Molecular methods based on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clone library analysis were used. A similar heterogeneous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cyanobacteria in both lakes was observed. Most parts of these two lakes with high trophic level were dominated by Microcystis. However, in the regions with low trophic levels as well as low concentrations of chlorophyll a, Synechococcus occupied a considerable percentage. Different morphospecies and genotypes dominated the bloom-forming Microcystis populations in these two lakes. Microcystis viridis and Microcystis novacekii were dominant in Lake Chaohu, whereas Microcystis flos-aquae was dominant in Lake Taihu. Only 2 of the13 Microcystis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were shared between these two lakes.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based on 16S to 23S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sequences indicated the significant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of Microcystis between these two lakes (Fst = 0.19, p < 0.001). However, only 19.46% of the genetic variability was explained by the population variation between lakes, whereas most (80.54%) of the genetic variability occurred within the lakes. Phylo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no phylogeographic structure of Microcystis population in these two lakes, as illustrated by their cosmopolitan nature. 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spatial heterogeneity within lakes has more impact on the cyanobacterial diversity than geographical isolation in a local scale.  相似文献   
970.
谈地磁观测中的温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磁场各要素的绝对数值是通过基线值来确定的,而基线值又与温度相关,是一条大致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本文选取通海、贵阳、邵阳、天水等地磁台的基线值资料,计算各分量基线值与记录室温度的相关系数,判定基线值与温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掌握在不同记录室温度条件下,温度变化对地磁基线值以及地磁观测仪器的影响程度。以供其他地磁台站新建、改造观测记录室时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