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9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407篇
安全科学   101篇
废物处理   82篇
环保管理   145篇
综合类   850篇
基础理论   281篇
污染及防治   400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4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2 毫秒
241.
环境权益及其市场化代理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个以新制度经济学方法分析环境问题及其控制方式的理论模型,并据此提出了当前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制度创新的思考,其逻辑思路是:由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引起的用于满足人类生存需要和生产需要这两种环境功能之间的矛盾,外化为人类生存性和生产性两型环境权益的冲突;解决这个冲突的两种制度安排─市场和政府─都存在着各自的“失灵”,因此,需要设计和实施一种使两者结合起来的更高形式的制度安排,途径之一是建立和实施以“法律框架、公众参与、代理公司”为要素的“环境权益之市场化代理制度”。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正面临着这种制度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42.
细菌降解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2株能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和SA-20作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这2株菌被定名为假单胞杆菌52(Pseudomonos52)和Weeksella6.最适于这2株菌利用非离子表活剂AEO-9的培养条件是乙酸胺作为氮源,pH7.30℃添加少量葡萄糖促进表活性的降解,降解速率的研究表明,当AEO-9的初始浓度为5000mg/L时,52号菌和6号菌能在2周内将其去除85%,  相似文献   
243.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毛纺厂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毛纺厂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经4h曝气处理,进水COD为190~650mg/L时,出水COD始终低于100mg/L,去除率大多在80%~90%之间,色度去除率大多在50%以上,出水COD和色度均达到行业排放标准。还对较低COD浓度下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的COD降解过程进行了研究,推导出一级反应动力学关系式Sr=So(1-10 ̄-k1t),并以试验数据进行了拟合,求解出动力学常数k1和So。  相似文献   
244.
利用NH4F与废白土中SiO2反应生成的(NH4)SiF6溶液和NH3,进行闭路循环反应,生成NH4F与水合SiO2(白炭黑),通过正交优化,得到最佳工艺为:氟化反应,NH4F∶废白土=1.28,NH4F∶水=0.9,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h;氨化反应,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8h,投料比=2〔25%氨水mL/(NH4)SiF6g〕。循环试验结果表明,NH4F转化率可达82%,白炭黑产率达90%以上,只需补充少量NH4F和氨水,就能在不产生环境污染的情况下从废白土中制取白炭黑。  相似文献   
245.
液中放电应用于TNT废水的降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液中放电处理TNT废水的可行性及其能量效率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液中放电法可以快速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TNT。在单次电储能为250J。电极距离为5mm,TNT初始浓度为36mg/L条件下,降解率达85%。  相似文献   
246.
主要叙述TiO2/H2O2/UV和TiO2/O3/UV体系降解对氯苯甲酸(4-CBA)和喹啉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1)在TiO2/H2O2/UV体系里目标物降解速度先随过氧化氢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超过一定浓度之后便开始下降;(2)在TiO2/O3/UV体系中,目标降解物的反应速度都非常快,且臭氧浓度高的时候降解速度更快;(3)二氧化钛催化剂在TiO2/O3/UV体系中作为积极因素有助于提高反应速率,而在TiO2/H2O2/UV体系是消极因素,会降低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247.
攀西地区野生番石榴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四川省攀西地区野生番石榴资源的调查研究,本文论述了野生番石榴的生物学特征和分布、食用和药用价值、产量和经济效益等,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和保护野生番石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248.
湿式提砷法在处理工业废水及废渣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硫化法去除冶金工业酸性废水中的砷.除砷形成的含砷( 主要成分 As2S3) 废渣用浓硫酸处理,废渣中的砷元素以 As2O3 形式回收,纯度达99.4 % ,同时回收副产物硫磺等.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化学反应速度快,工艺过程稳定,砷的总回收率达95 % 以上,除砷效率可达99.99 % .  相似文献   
249.
聚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中和混凝-厌氧十好氧-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在不同工况和运行参数条件下处理聚醚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中和混凝能有效地降低生物处理的污泥负荷,调节pH值6.7,聚合氯化铝的投加量为l00mg/L时.聚醚废水COD去除率可达28%,当进水的COD为3000~4000mg/L时,聚醚废水经此组合工艺处理后,COD的总去除率达96%以上,出水COD值约150mg/L.  相似文献   
250.
● A systematic framework was developed to identify i-PPCPs for landfill leachate. ● The wide-scope target analysis offered a basis for comprehensive i-PPCP screening. ● Source-specificity and representativeness analysis helped to refine i-PPCPs. ● Erythromycin, gemfibrozil and albendazole were identified as i-PPCPs for leachate. Identifying potential sources of pharmaceuticals and personal care products (PPCPs) in the environment is critical for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PPCP contamination. Landfill leachate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PPCPs in water; however, it has barely been involved in source apportionment due to the lack of indicator-PPCPs (i-PPCPs) in landfill leachates.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first systematic framework for identifying i-PPCPs for landfill leachates based on the wide-scope target monitoring of PPCPs. The number of target PPCPs increased from < 20 in previous studies to 68 in the present study. Fifty-nine PPCPs were detected, with median concentrations in leachate samples ranging from below the method quantification limit (MQL) to 41 μg/L, and 19 of them were rarely reported previously. A total of 29 target compounds were determined to be PPCPs of high concern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ccording to multiple criteria, including occurrence, exposure potential, and ecological effect. Coupled with source-specificity and representativeness analysis, erythromycin, gemfibrozil, and albendazole showe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ir occurrence in leachate compared to other potential sources (untreated and treated municipal wastewater and livestock wastewater) and correlated with total PPCP concentrations; these were recommended as i-PPCPs for leachates. Indicator screening procedure can be used to develop a sophisticated source apportionment method to identify sources of PPCPs from adjacent landfi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