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0篇
  免费   853篇
  国内免费   2457篇
安全科学   869篇
废物处理   302篇
环保管理   643篇
综合类   5011篇
基础理论   1198篇
污染及防治   1326篇
评价与监测   491篇
社会与环境   441篇
灾害及防治   31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428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456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338篇
  2017年   386篇
  2016年   377篇
  2015年   474篇
  2014年   538篇
  2013年   713篇
  2012年   652篇
  2011年   686篇
  2010年   639篇
  2009年   623篇
  2008年   574篇
  2007年   508篇
  2006年   477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60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21.
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苏沿江城镇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开放条件下,“全球 地方”作用深刻影响着区域城镇体系,沿江发达地区表现尤其典型。基于分形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2006年为时空断面,对江苏沿江地区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城镇规模等级结构服从Zipf定律,首位城市南京在区域城市体系中的垄断性相对较强,但并非处于绝对垄断地位;(2)空间关联维数显示,沿江地区城镇体系的交通网络通达性优良,各城镇间联系紧密;(3)根据分维数和无标度区分析,三大城市群中,宁镇扬城市群分形发育最好,苏锡常次之,通泰城市群分形发育最差;(4)扬州、镇江、南京和苏州的城镇集聚程度较高,分形发育较为成熟;南通、泰州、无锡和常州的集聚程度均较低,分形结构不佳。扬州在区域城镇体系中分形发育最为完善,中心性最好,历史上形成的这种空间格局至今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522.
常熟市耕地资源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数据,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利用耕地面积缩减强度指数、空间叠加等方法分析了常熟市耕地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苏南经济发达地区耕地资源减少的规律。研究发现,随着经济发展,常熟耕地资源逐渐减少,且因城区和工业用地扩张引起的耕地非农转化指向十分强烈,居民点空间的指向呈逐渐减弱的态势。从空间演变规律看,常熟耕地非农化主要表现在:1)经济增长越快,发展水平越高,耕地减少越快;2)在城市、港口区的镇耕地减少更快;3)港区和工业区的建设,使其周边耕地非农化速度加快;4)道路交通的扩张是耕地非农转化的一个稳定因素;5)不同时期,耕地非农占用的空间指向不同:从20世纪80年代被居民点用地占用逐渐变迁为2000年以后的被工业用地、城镇用地、港口用地占用为主。城市发展、港区建设、交通建设、农村居民点建设、工业化推进和经济发展是耕地资源缩减的主导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523.
上海霾气候数据序列重建及其时空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上海11个气象站点1960~2008年日均相对湿度、能见度以及天气现象资料,重建了上海近50a霾气候数据序列,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分析了上海霾日数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上海霾气候数据序列重建值与报表记录值之间变化形态存在着较好的一致性,重建值较记录值偏高。1960~2008年,上海霾日数以9.7d/10a的线性趋势显著增加,2002年以后霾日数总体上呈减少趋势。上海多年平均霾日数以冬季最多而夏季最少。近50a,上海霾日数呈现出西南部最多-市区较多-东北和东南部最少的空间分布,霾日数的空间变化趋势则表现为西南部增加较多而东部增加较少。1981~2008年,上海霾日数在西部和南部都增加,东部则减少。  相似文献   
524.
我国现在正处在城市建设的高峰期,建筑能耗已经占到我国总的商品能耗的20%-30%,其中住宅能耗甚至约占到总建筑能耗的60%。尽管如此,但是北京市在住宅建筑能耗这方面的数据还比较缺乏。为了全面了解北京市住宅建筑的室内环境和能耗现状,于2009年1月至2009年5月分别对北京市7个区中的23个住宅小区和2个农贸市场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692份。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情况、围护结构、空调情况、生活习性等。在本次调查对象中非节能建筑占14%,铁窗使用率占到9%,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有待提高;64%的用户多余1台空调,99%的住户空调器的制冷温度低于北京市提倡的29℃空调温度;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住宅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为64kW.h/(m2.年),高于中国城镇水平,为美国的2/3,此外,一些有效的节能行为并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应加强对节能行为的宣传。  相似文献   
525.
从地表高程预测的研究现状出发,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构建了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建立了能够预测地表高程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与反距离加权法(IDW)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GRNN方法计算简单,在相同的样本数据条件下,GRNN的预测精度较高,表明神经网络方法在地表高程预测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26.
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运输路线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芳  秦侠  刘伟 《四川环境》2010,29(4):115-119,130
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是生活垃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收运费用占垃圾处理处置费用的40%~50%,为降低收运系统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与社会影响,需对垃圾车的收运路线进行合理优化。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评述了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与运输路线的优化模型与方法及其研究进展,通过各种模型与方法的对比,指出它们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借鉴已有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引出作者对优化城市生活垃圾收运路线的思路并给出深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27.
钟钢  曹丽君  贾玮 《四川环境》2010,29(5):82-86
通过对工业园区低碳发展模式的评估,分析其低碳发展的能源特征、经济特征与人力特征,并确定工业园区二氧化碳减排的潜力能源。基于能源-碳减排(EC)、经济-能源-碳减排(EEC)和人力-经济-能源-碳减排(HEEC)三种不同情景,在未来发展的一定规划期内,对工业园区具有二氧化碳减排潜力的能源进行规划分析,确定其年递减率,从而实现工业园区不同情景下的二氧化碳减排。通过实际案例研究,证明了评估与规划分析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28.
油田作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章讨论了作业废水的组成与特点,并对近年来钻井废水处理工艺,酸化废水处理工艺,压裂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总结与评述。根据作业废水的处理现状,对未来作业废水的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油田废水处理主要向以下三个方面发展:开发新型处理药剂;建立高效处理工艺流程;从污水源头开始控制。  相似文献   
529.
Anthropogenic Pu isotopes are important geochemical tracers for sediment studies. Their distributions and sources in the water columns as well as the sediments of the North Pacific have been intensively studied; however, information about Pu in the Southeast Asian seas is limited. To study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Pu, and thus to identify its sources, we collected sediment core sampl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Sulu Sea during the KH-96-5 Cruise of the R/V Hakuho Maru. We analysed the activities of 239+240Pu and the atom ratios of 240Pu/239Pu using isotope dilution sector-fiel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SF-ICP-MS). The 240Pu/239Pu atom ratios in the sediments of both areas (inventory weighted mean: 0.251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0.280 for the Sulu Sea) were higher than the global fallout value (0.178 ± 0.019), suggesting the existence of Pu from the Pacific Proving Grounds in the North Pacific. Low inventories of 239+240Pu in sediments were observe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3.75 Bq/m2) and the Sulu Sea (1.38 Bq/m2). Most of the Pu input is still present in the water column. Scavenging and benthic mixing processes were considered to be the main processes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u in the deep-sea sediments of both study areas.  相似文献   
530.
The different barks were sampled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the tree species, trunk circumference, and bark thickness on the accumulation processes of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 from air into the bark. The results of different PBDE concentrations indicated that barks with a thickness of 0–3 mm collected from weeping willow, Camphor tree, and Masson pine, the trunk circumferences of which were 100 to 150 cm, were better PBDEs passive samplers. Furthermore, tree bark and the corresponding ai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Anji (AJ), Hangzhou (HZ), Shanghai (SH), and Wenling (WL)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BDE concentrations in bark and those in air. In addition, th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r 2?=?0.906; P?<?0.05) indicated that atmospheric PBDEs were the principle source for the accumulation of PBDEs in the barks. In this study, the log K BA (bark–air partition coefficient) of individual PBDE congeners at the four sites were in the range from 5.69 to 6.79. Finally, the total PBDE concentration in WL was 5 to 20 times higher than in the other three cities.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crude household workshops contributed a heavy amount of PBDEs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which had been verified by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BDEs levels in barks collected at Wenling (range, 26.53–1317.68 ng/g dw). The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BDE concentrations in the barks and the air samples and the variations of the PBDE concentrations in tree barks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sites reflected that the bark could be used as a passive sampler to indicate the atmospheric PBD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