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8篇
  免费   169篇
  国内免费   1496篇
安全科学   247篇
废物处理   277篇
环保管理   271篇
综合类   2240篇
基础理论   620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454篇
评价与监测   134篇
社会与环境   122篇
灾害及防治   1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25篇
  2017年   173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263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250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39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01.
针对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的问题,从某污染场地土壤中筛选驯化出了适用于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3株低温高效降解菌,并以苯和萘作为特征组分考察了pH、DO、温度、氮磷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8℃左右的地下环境中,DO和氮磷的含量对污染物的降解影响较大;在pH 7.5、DO>4 mg/L和投加氮磷的条件下,18 d内降...  相似文献   
902.
Fenton-双泥SBR工艺深度处理难降解反渗透浓缩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Fenton试剂处理反渗透浓缩渗滤液(简称浓缩液),并探讨了双泥SBR工艺对Fenton处理后浓缩液与人工配水混合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Fenton氧化对COD、TN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3.5%、22.5%和19.5%.对溶解性有机物(DOMs)的去除率为52.5%,其中胡敏酸(HA)、富里酸(FA)...  相似文献   
903.
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复合工艺处理石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活性污泥与生物膜复合工艺(HP)对石化废水的处理效果,并与活性污泥工艺(ASP)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HP对石化废水中COD的去除效果略好于ASP,而对NH3-N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ASP.另外,两种工艺对硫化物和油的去除效果类似.提高进水负荷时,HP表现出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以2L/h连续运行时,石化废水...  相似文献   
904.
电渗析在丙烯酸丁酯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电渗析法预处理丙烯酸丁酯生产废水,可将废水中的有机酸盐浓缩回收,同时大大降低废水的污染物浓度.重点研究了淡水浓水初始体积比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电渗析过程中水的迁移.实验确定了淡水浓水的最佳初始体积比为5∶1,此时对COD为61 650 mg/L的废水,COD去除率可达99.5%,脱盐率在99.5%以上,同时可将废水的...  相似文献   
905.
污水污泥在富氧环境下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综合热分析仪研究了空气气氛和富氧气氛下污水污泥和煤的燃烧曲线,分析比较氧浓度对污泥燃烧特性参数的影响,并计算得到各工况下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氧浓度增加,污泥燃烧DTG曲线向低温区移动,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均降低,综合燃烧指数大大提高,污泥燃烧特性得到改善。可用两段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来较好的描述污泥的主要燃烧过...  相似文献   
906.
初始pH值对磷酸盐还原除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超高盐(盐度7%,以NaCI计)高磷榨菜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初始pH值对磷酸盐还原进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初始pH值对磷酸盐还原除磷效能影响显著。初始pH为8时,磷酸盐还原除磷率达到最高,平均值为65.45%。同时,初始pH值还会影响污泥中活性磷的形成以及基体对磷化氢的吸附。此外,偏碱性有利于磷形态转化,且BD-P(主要是一些可溶性的、还原性强的、带有Fe-P化合物的集合)含量的高低调控着生物膜内间隙水中溶解态可反应性磷(DRP)和可还原水溶态磷(RSP)含量,最终决定着磷酸盐还原进程。随着初始pH值的升高,污泥对磷化氢的吸附能力降低导致污泥中结合态磷化氢(MBP)含量不断减少。  相似文献   
907.
氢氧化镁对水中As(Ⅲ)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氢氧化镁为吸附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氢氧化镁投加量、pH、温度、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了氢氧化镁对As(Ⅲ)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砷初始浓度为0.5~100 mg/L之间,温度为25℃,pH为3,氢氧化镁投加量为0.5~4 g,吸附时间为1 h的条件下,氢氧化镁...  相似文献   
908.
利用高效降解菌对受污土壤进行生物强化修复是提高修复效果的可行途径之一,其中降解菌的竞争力与适应性是决定强化修复过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以实验室保藏的1株氯氰菊酯高效降解菌--铜绿假单胞菌CF31为对象,开展菌株生长特性及其对污染土壤修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GF31生物活性高,环境适应力强,在温度15~35℃,pH值5...  相似文献   
909.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反渗透(RO)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实验。原水经MBR系统处理后,COD去除率、ss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89.9%、100%和87.5%。MBR系统处理出水进入反渗透(RO)系统进行处理,硬度去除率和除盐率分别达99.62%和99.64%,同时可进一步除去剩余的COD、色度。系统出水水质满足生产回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10.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中硬脂酸钙的形成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稳定运行的餐厨垃圾单相厌氧消化体系中,出现白色颗粒状物质,且随着负荷的提高,其数量和粒径不断增加。利用能谱技术分析白色颗粒的元素组成,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和13C核磁共振技术分析白色颗粒中的官能基团。经过研究分析认为,该白色颗粒的主要成分为长链羧酸钙盐,具体为硬脂酸钙。同时,对其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该物质的形成对餐厨垃圾中油脂的去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