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18篇
安全科学   38篇
废物处理   35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269篇
基础理论   102篇
污染及防治   159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41.
土壤有机物污染控制标准制订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中国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对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有机物污染土壤质量控制标准进行了分析.从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制订的方法学和污染控制标准的确定原则上,提出了制订中国土壤有机物污染控制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2.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advances made in risk-based decisionmaking in water resources through use of the partitioned multiobjective risk method (PMRM). (Risk is a measure of the probability and severity of adverse effects.) In the PMRM, the risk of extreme events is differentiated from risk involving less extreme damage severity and is evaluated within a multiobjective framework. Study of the extreme-event risk function f4(*) has addressed the following issues: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f4(*); the sensitivity of f4(*) to various parameters, particularly to the partitioning point of the extreme-event range and the selection of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insight provided by the statistics of extremes; and the impact of f4(*) on risk management, for exampl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MRM to water resources problems. In particular, this paper shares with the reader recent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PMR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istics of extremes and the conditional expected value, derived formulas for f4(*), distribution-free estimates of f4(*), documented case studies in dam safety, an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143.
通过对上海市23个站点的TSP-Pb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TSP与Pb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考虑只用TSP数据对站点进行优化.通过对各站点TSP数据的聚类分析,将所有站点分为6类,然后对包含多个站点的类,将类中各站点与本类均值一同进行再聚类,选取代表站点.最终选取6个站点作为上海市TSP-Pb污染水平的代表站点.优化前后的对比分析表明,优化结果合理,信息损失量小.  相似文献   
144.
虹彩病毒对鱼类等水生动物有广泛的感染性,给世界水产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已研制成功的一种鱼类虹彩病毒PCR快速检测试剂盒,本文对反映其检测准确程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两个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在多个待测鱼样本中进行了试用.结果表明,该试剂盒的检测灵敏度相当于30个病毒粒子,无非特异性扩增反应,适用于多鱼种虹彩病毒病的早期快速诊断、苗种检疫以及水质环境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5.
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探讨——以洪河自然保护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及温地成因分析,并针对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缺水严重、湿地退化,水生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局部地方沼泽已经向干草甸演替等问题,依据生态学原理通过工程措施、调节措施、管理及监测措施对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水生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修复.  相似文献   
146.
零价金属还原技术处理氯代有机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代有机化合物是一类常见的环境污染物,由于其水溶解度低,生物反应活性低,用常规的物化及生物处理方法难以将其去除.零价金属还原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环境污染物治理技术,是很有应用前景的一种非生物降解技术,文章阐述了零价金属还原技术在还原降解氯代有机物方面的应用,包括氯代烷烃、氯代烯烃、氯代芳香族化合物以及有机氯农药等,并提出了该技术存在的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探讨了零价金属还原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7.
不同氮浓度下三角褐指藻生长特性和化学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卓平  段舜山 《生态环境》2007,16(6):1633-1636
三角褐指藻是一类海洋单细胞硅藻,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作为鱼、虾、贝等理想的饵料。而近年该藻曾多次在我国沿海海域发生暴发性增殖,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探讨不同氮浓度对三角褐指藻生长特性和化学组成的影响,设置了低氮(44 μ mol.L-1)、中氮(880 μmol.L-1)和高氮(4 400 μmol.L-1)浓度三种处理,着重测定三角褐指藻的细胞密度、比生长率、生物量、可溶性糖、蛋白质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高氮浓度明显地促进了藻细胞的生长繁殖。高氮浓度下的藻细胞密度、比生长率和生物量分别比低氮浓度下的提高了 5.38 倍、0.81 倍和 2.86 倍。藻生长前期,高氮浓度和中氮浓度下的生长曲线相似,呈现一个"S"型的曲线。另外,高氮浓度下的藻细胞可溶性糖、蛋白质和叶绿素a含量分别是低氮浓度下的 2.5 倍、1.5 倍和 15 倍,说明高氮浓度促进了藻细胞化学组成的转化和积累。结果揭示,氮浓度可能是导致三角褐指藻近年在我国沿海海域发生暴发性增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8.
广东省赤红壤垦种芒果后,土壤的矿质营养状况基本上改善不大,地力产量仍然很低。应用土壤肥力系统研究法诊断土壤营养元素的结果表明,其缺素效应排序为:N>P、Ca>K>Mg;土壤Fe和Cu无缺素反应,而S、B、Mn、Mo和Zn有个别土样显示缺素效应,对这些元素丰缺的确切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9.
固载型TiO2光催化反应器对富营养水体杀藻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泡沫镍作为载体,利用电沉积技术将纳米TiO2负载在泡沫镍上,制成固载型TiO2光催化反应器。研究表明,经过光催化反应器处理的富营养水体,30 h内叶绿素a由96.2 mg/m3降至2.2mg/m3,下降率达97.6%,而未负载纳米TiO2普通泡沫镍材料,在同样光强的紫外灯照射下,叶绿素a下降率为74.3%,表明紫外光照射虽然也具有一定的杀藻功能,但是光催化反应才是藻类被杀灭的主要原因。利用9.54 m3景观喷水池进行杀藻中试,光催化反应器也同样表现出优异的杀藻性能,12 d内叶绿素a由18.7 mg/m3降至1.9mg/m3,下降率达到89.8%,水体由浓绿变为清澈见底,这表明光催化反应器具有很强的杀藻能力,通过有效杀灭富营养水体中藻类、控制藻类基数,对应急处理城市景观水、湖泊等富营养水体和突发性藻华,提高生物-生态法处理效率,改善城市水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0.
An on-site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ject with two separate drip fields was operated for 6 years and received no maintenance. The two drip fields (with different design configurations) contained pressure-compensating emitters (PC) and non-pressure-compensating emitters (NPC), respectively, and received wastewater with an average 5-day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ncentration of 23 mg/L. Flowrates of the PC emitters reduced from rated average of 3.50 to 1.00 L/h, and the average flowrate of the NPC emitters reduced from 2.00 to 1.53 L/h. The statistical uniformities were 48 and 71%, and the uniformity coefficients were 70 and 86% for PC and NPC emitters,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 but incomplete, recovery was achieved with field-flushing and consecutive shock-chlorination treatments of 500 and 100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