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8篇
  免费   744篇
  国内免费   1543篇
安全科学   786篇
废物处理   67篇
环保管理   330篇
综合类   3752篇
基础理论   709篇
污染及防治   118篇
评价与监测   312篇
社会与环境   378篇
灾害及防治   16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342篇
  2020年   362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231篇
  2015年   261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327篇
  2012年   362篇
  2011年   442篇
  2010年   415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412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石油化工企业常见危险源分析及其安全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石化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应用,石化企业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及种类逐渐增多,危险源和安全隐患日益突出,石化企业的发展面临安全生产新挑战.本文从石油化工原料产品、化工反应装置等方面人手,分析了石化企业的主要危险源,并分析了常减压蒸馏装置、催化裂化装置、聚丙烯装置、延迟焦化装置及汽油加氢装置等常见生产装置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872.
制氧企业安全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制氧行业的生产特点以及安全管理情况,对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了分析,综合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与故障模式、影响及危险度分析法(FMECA)对制氧企业安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结果表明:安全检查表法简便、易于掌握、较为实用;故障模式、影响及危险度分析法对评价人员的要求较高,但可得...  相似文献   
873.
入世十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宏观环境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入世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贸易价值量取得巨大顺差,但其背后却孕育着巨大的资源环境逆差。本文通过建立贸易的环境核算方法,运用我国"能源-经济-环境"投入-产出及CGE模型分析了2002、2005、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对进出口产品虚拟污染物进行定量核算,衡量入世十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宏观环境影响。研究表明,入世十年来,我国净出口产品虚拟SO2排放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4;净出口产品虚拟CO2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超过30%;净出口产品COD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20%以上。在不采取其他措施的情况下,我国在未来20年仍将处于巨大的贸易环境逆差之中。  相似文献   
874.
论述了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对我国气候系统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是自然气候系统周期性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叠加,我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措施应采取"无悔"的策略,应对灾害应成为常态.针对云南省提出提高减灾防灾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75.
通过厌氧消化静态实验,研究了不同螯合剂存在条件下,产甲烷富集培养物对微量元素镍及其螯合物的生物吸收.结果表明,螯合剂的种类对厌氧消化有着一定影响.在乙酸钠浓度为85 mmol/L,硫化物浓度为1 mmol/L,消化温度为35℃,镍离子浓度为200 μmol/L时,氨三乙酸(NTA)的添加体系中甲烷产量最高,分别比柠檬酸...  相似文献   
876.
利用固定化藻菌耦合系统同步去除污水中的COD和氮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邓旭  魏斌  胡章立 《环境科学》2011,32(8):2311-2316
利用活性污泥和莱茵衣藻建立了一套固定化藻菌耦合系统同步去除污水中的COD和氮磷.系统污水日处理量为6 m3,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对于活性污泥部分,当厌氧槽搅拌转速为15 r.min-1,好氧槽DO值为5 mg.L-1时COD由150 mg.L-1左右降到50 mg.L-1,氨氮从20~30 mg.L-1降到0.5 ...  相似文献   
877.
千岛湖水环境质量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1992~1993年对千岛湖水质?底质?生物和污染源的调查,对其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物输入作了综合的评价?结果表明:千岛湖水质状况良好,但局部水域水质污染逐年加重,湖泊已属中营养状态?非点源输入量占入湖污染总量的95%,而50%非点源输入量来自上游安徽来水?建立了对流扩散模型并进行水质预测,提出了千岛湖水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78.
中国首批环境标志产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标志产品是对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处置全过程的环境行为进行环境评价合格的产品。通过研究产品与控制全球环境问题的关系,按照产品与人民生活的相关程度以及产品环境行为的先进程度,确定了我国首批环境标志产品的标准,做为产品评价依据。其中家用制冷器具和气溶胶(发胶、摩丝等)对禁用和替代CFC具有重要意义;无铅汽油、水性涂料、降解地膜等对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有积极作用;再生卫生纸对废纸回收和利用具有导向意义。本文介绍的原则和方法,将做为1994年继续筛选环境标志产品和制订其标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879.
田间试验表明,在河南地区施用农药林丹的残留量,玉米为1~1.7μg/kg,平均1.4μg/kg;大豆为3.3~5.7μg/kg,乎均4.8 μg/kg。直接喷于作物上,大豆为5.2~6.4μg/kg,平均5.7μg/kg,土壤为6.2~10.1μg/kg,平均8.2μg/kg。残留消解动态曲线表明,林丹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4.5 d。作物籽粒吸收林丹有一个过程。玉米籽粒在施药3 d后、大豆在施药34 d后籽粒中残留量达最高点,往后便逐渐降解。林丹在籽粒中的残留动态曲线呈一缓慢的峰形。林丹在大豆中的残留量明显高于玉米。大豆在被收获前31~11 d施药时,籽粒中的残留量超过联合国推荐的允许量100μg/kg。   相似文献   
880.
湖泊水质富营养化评价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为了探索人工神经网络用于湖泊营养化评价的可能性,提出了基于多准则学习的模糊神经网络湖泊水质营养化评价模型。该模型应用于我国五大主要湖泊水质营养化的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用于湖泊水质营养化评价,具有简便、实用、客观性和广泛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