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9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768篇
安全科学   177篇
废物处理   135篇
环保管理   192篇
综合类   1237篇
基础理论   345篇
污染及防治   700篇
评价与监测   117篇
社会与环境   69篇
灾害及防治   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961.
Impact of dynamic distribution of floc particles on flocculation effect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olyaluminum chloride (PAC) was used as coagulant and suspended particles in kaolin water. Online instruments including turbidimeter and particle counter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flocculation process. An evaluation model for demonstrating the impact on the flocculation effect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The parameter of the index weight of channels quantitatively described how the variation of floc particle population in different size ranges cause the decrement of turbidity.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floc particles in different size ranges contributed differently to the decrement of turbidity and that the index weight of channel could excellently indicate the impact degree of floc particles dynamic distribution on flocculation effect. Therefore, the parameter may significantly benefit the development of coagulation and sedimentation techniques as well as the optimal coagulant selection.  相似文献   
962.
为提高施工期通风排除污染物效率,将脉动通风方法应用于螺旋隧道中,通过理论分析研究脉动通风在隧道施工期排除污染物的原理,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不同脉动幅值、脉动频率下隧道内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脉动通风可有效减少螺旋隧道内涡流区面积,优化隧道风流流场;脉动通风方式可使积聚在涡流区内的污染物产生纵向脉动速度,并加强风流横向脉动;脉动通风对爆破后排出CO气体效果不明显,但对降低喷浆过程粉尘浓度效果显著,数值模拟与理论研究结果吻合;排除污染物效果与脉动幅值无明显关系,与频率关系显著,且频率较小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63.
浮顶储油罐密封泄漏机理与泄漏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浮顶储油罐的密封结构和机理,指出浮顶密封静止蒸发损耗和储罐的收、发油损耗是密封泄漏的主要类型,罐顶空气的定向流动是导致浮项密封泄漏的最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储罐密封系统安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4.
对近年来国内外寡毛类蠕虫污泥减量技术的稳定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评述。除了选择适合稳定减量的蠕虫种属以外,蠕虫反应器构造和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污泥减量工艺的运行操作参数、以及活性污泥本身,都是影响寡毛类蠕虫在活性污泥系统中稳定存在并直接影响到其对活性污泥的捕食和削减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指出寡毛类蠕虫污泥减量工艺投入实际工程应用的技术和经济瓶颈。  相似文献   
965.
The mercury removals by existing pollution control devices in four coal-fired power plants of China were carried out based on a measurement method with the aluminum matrix sorbent.  相似文献   
966.
自动增氧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脱氮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人工湿地中溶解氧浓度不足和脱氮率偏低的问题,设计了自动增氧人工湿地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动增氧湿地内的DO浓度比普通人工湿地高0.3me期mg/L左右,TN、NH<,4><'+>-N去除率分别达到了67.41%、69.114%,比普通湿地高14.57%、19.79%.同时,自动增氧人工湿地系统中的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数量均高于普通人工湿地系统,说明自动增氧措施对于提高人工湿地脱氮效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67.
应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鲤鱼肝脏中痕量Hg和As,该法具有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光谱两种技术优势,同时它具有分析灵敏度高,干扰少,线性范围宽,可多元素同时测定等优点;在KBH4-酸还原体系中同时测定鱼肝中Hg和As,方法检出限分别为Hg:0.33ng/ml和As0.36ng/ml,线性范围分别为:0.1—2.0ng/ml和1.0—20.0ng/ml。加标回收率分别为Hg:96.0%和As:100.6%。分析结果可靠,方法令人满意,并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68.
铅镉胁迫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接种云南会泽铅锌矿区Cd超累积植物-圆叶无心菜的根际细菌和真菌,对圆叶无心菜的生长和铅镉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2株根际真菌(YQ2F-5和YG2F-6)显著增加盆栽圆叶无心菜地上部分的生长,1株根际真菌(YQ2F-5)显著增加盆栽圆叶无心菜的生物量。根际细菌对盆栽圆叶无心莱的生长和生物量没有影响。接种根际细菌和真菌对盆栽圆叶无心菜Pb和Cd的吸收累积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69.
牡丹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牡丹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值大于点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中,农田化肥的污染贡献最大,其次是畜禽粪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区域污染贡献比例中,COD贡献值按大小顺序依次为宁安市、牡丹江市、林口县、海林市。NH3-N、TN、TP贡献值按大小顺序依次为宁安市、林口县、海林市、牡丹江市。结合牡丹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构成特点和现存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70.
采用烧杯搅拌实验研究了用粉末活性炭作前助凝剂提高聚合氯化铝(PAC)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粉末活性炭作前助凝剂的除藻效果并不好,而先投加20 mg/L高岭土,再将15 mg/L PAC与粉末活性炭同时投加,除浊除藻效果明显提高。考虑首先充分发挥粉末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在除浊除藻率仍然较高的情况下,采用粉末活性炭先于高岭土2 min投加的方式,粉末活性炭的最佳助凝剂量为10mg/L。采用粉末活性炭、高岭土和FeCl3依次投加的完整助凝技术路线,除浊除藻效率最高。碱性水体比酸性水体有利于联用三种助凝剂除藻。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表明,采用助凝技术,藻细胞主要与高岭土无机颗粒发生凝聚,投加粉末活性炭有助于絮凝体体积增长,而在絮凝阶段投加FeCl3可使絮凝体的分维数达到1.947的最高值。联用粉末活性炭、高岭土和FeCl3是非常有效的助凝除藻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