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8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434篇
安全科学   259篇
废物处理   234篇
环保管理   324篇
综合类   2333篇
基础理论   671篇
污染及防治   1307篇
评价与监测   164篇
社会与环境   132篇
灾害及防治   16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242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269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148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Abstract

The coupling relation exists in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and economic-social development.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rela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economic-social development stages as well as the coupling analytical method. Then calculates the expecting income by dispersing Markov decision and calculate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degree. The article obtains the relationship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vestments and all kinds of incomes. Finally, it analyzes the important meaning i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882.
通过批次实验研究了两种典型重金属离子[Cu(Ⅱ)和Ni(Ⅱ)]与腐殖酸对厌氧氨氧化(ANAMMOX)脱氮效果(SAA)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模型分析,同时探讨了腐殖酸-重金属对ANAMMOX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投加ρ[Cu(Ⅱ)]和ρ[Ni(Ⅱ)]均为3mg·L-1时,对ANAMMOX有促进作用,SAA分别提高了8.64%和7.78%;当ρ[Cu(Ⅱ)]和ρ[Ni(Ⅱ)]分别为20mg·L-1和5mg·L-1时则对ANAMMOX有抑制作用,抑制效果随重金属离子浓度增加而越发显著,指数拟合表明Cu(Ⅱ)和Ni(Ⅱ)对ANAMMOX的IC50分别为29.67mg·L-1和28.75mg·L-1.在投加ρ(腐殖酸)为1mg·L-1时SAA提高了7.37%, 40mg·L-1时抑制率即达到36.80%,线性拟合表明腐殖酸对ANAMMOX菌的IC50为58.36mg·L-1.修正的Michaelis-Menten模型能较...  相似文献   
883.
龙籽谕  朱佳  李柯  陈磊  杜楠  廖宏 《环境科学》2023,44(11):5889-5898
未来我国减排政策更加关注对大气污染和大气增温的协同控制效果,但不同行业减排对空气质量改善和大气温度的影响不同.利用双向耦合的空气质量模型WRF-Chem,通过多组敏感性试验量化各部门人为源(工业源、居民源、交通源、火电厂和农业源)减排对2016年9月我国东部地区空气质量和大气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源、居民源、交通源、火电厂和农业源减排均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PM2.5浓度分别下降33.9%、9.6%、15.8%、10.8%和26.7%,但减弱的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使地表层获得更多能量,进而增加近地面气温0.04、0.03、0.01、0.03和0.09℃.在大气层顶,工业源、居民源、交通源和火电厂减排分别导致净辐射通量下降0.3、0.8、0.7和0.1 W·m-2;而农业源减排则引起大气层顶净辐射通量增加0.8 W·m-2.一方面,减排农业源导致散射性气溶胶下降进而引起净辐射增加;另一方面,减排农业源不会导致吸收性气溶胶(黑碳)下降,不能抵消散射性气溶胶下降引起的辐射增加.因此,减排农业源会导致大气层顶净辐射通量增加,同时近地面温度增加也最为显著.未来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尽管控制农业源排放会带来显著的空气质量改善,但同时会带来不利的显著增温后果.  相似文献   
884.
通过调查识别沈阳经济区内沈阳与其他4市交界处较大及以上环境风险企业情况,定性判断交界处环境风险等级,列举分析可能发生的环境事故,并结合沈阳经济区当前环境应急能力,建立沈阳经济区生态环境风险联防联控与应急联动机制.在此过程中得到结论:辽河、浑河是沈阳经济区突发水环境事件重要载体,需要重点关注并制定相应的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85.
Type 0092丝状菌污泥微膨胀在短程硝化中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春娣  安冉  韩徽  张娜  任浩  赵楠  焦二龙  彭永臻 《环境科学》2019,40(8):3722-3729
利用Type 0092丝状菌不易引发污泥恶性膨胀的特点,本实验采用实际生活污水,以SBR反应器接种短程硝化污泥,考察了短程硝化状态下启动Type 0092丝状菌污泥微膨胀的特性,研究了系统启动与维持期间的污泥沉降性能、亚硝酸盐积累率(NAR)、污染物去除特性以及污泥菌群结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控制DO为0. 3~0. 8 mg·L~(-1),F/M(以COD/MLSS计)=0. 24 kg·(kg·d)~(-1),按照交替缺氧/好氧模式运行(单周期3次,缺氧∶好氧=20 min∶60 min),能够启动Type 0092丝状菌污泥微膨胀与短程硝化耦合,系统SVI值维持在180 m L·g~(-1)左右,NAR一直维持在99%左右,COD和TN去除率能够分别提高约13%和5%,相较于传统全程硝化非微膨胀状态曝气量能节省约62. 5%.当交替缺氧/好氧模式变为单周期交替6次,缺氧∶好氧=10 min∶30 min,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活性会恢复,使短程硝化被破坏;低溶解氧、交替缺氧/好氧、低负荷是实现Type 0092丝状菌污泥微膨胀的关键因素,当负荷(以COD/MLSS计)大于0. 25 kg·(kg·d)~(-1)时,仅靠低溶解氧和间歇曝气无法维持污泥微膨胀状态.  相似文献   
886.
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保障煤炭企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阐述了本质安全的内涵和本质安全型矿井的特征,从"人、机、环境、管理"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提高从业人员本质安全素质、提升系统装备和作业环境本质安全化程度和强化本质安全管理等创建本质安全型煤矿应采取的综合措施。明确指出将"人、机、环境、管理"等要素有机融合起来构建煤矿本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对指导煤炭企业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87.
通过分析老鹰岩滑坡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形态特征,揭示其形成机制和产生的危害,最后根据该区地质灾害特点,提出了灾后恢复重建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88.
采用重量法用滤筒替代滤膜进行测定水中悬浮物的比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滤筒测定水中悬浮物比滤膜测定水中悬浮物更具有易恒重、测定误差小、准确度高、快速、简便、成本低等优点,适合水质监测应用。  相似文献   
889.
二维与三维电解法处理含铜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含铜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二维电解法的电解电压、电解时间、pH值、极间距对铜去除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处理效率,两极间填充活性炭和玻璃珠形成三维电解,确定了三维电解的最佳运行条件是极间距4cm,pH值3~4,电解电压22 V,电解135min,铜离子的去除率为80.6%。  相似文献   
890.
The effects of arsenic (As) species, such as As(III), As(V) and dimethylarsinic acid (DMA), on the accumulation of As in cucumber (Cucumis sativus), as well as on its growth in a soil mesocosm were evaluated. When Cucumis sativus was cultivated in soils contaminated with 20 and 50 mg/kg of As(III), As(V) or DMA for 40 days, the growth was markedly inhibited by the inorganic As (As(III) and As(V)) rather than the organic As (DMA). Irrespective of the As species, the As concentrations accumulated in Cucumis sativu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s concentration in the soil. The As bioaccumulation factors from soil into the tissue of Cucumis sativus were 17.5–35.4, 29.3–42.7 and 17.6–25.7 for As(III), As(V) and DMA,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the As translocation factors from the roots to shoots were 0.025–0.031, 0.018–0.032 and 0.014–0.026 for As(III), As(V) and DMA, respectively. In conclusion, Cucumis sativus mainly accumulated As in its roots rather than its shoots and easily accumulated inorganic rather than organic As from the soil into its tiss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