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51篇 |
免费 | 913篇 |
国内免费 | 28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75篇 |
废物处理 | 210篇 |
环保管理 | 307篇 |
综合类 | 1776篇 |
基础理论 | 645篇 |
污染及防治 | 1289篇 |
评价与监测 | 104篇 |
社会与环境 | 104篇 |
灾害及防治 | 1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91篇 |
2022年 | 183篇 |
2021年 | 131篇 |
2020年 | 103篇 |
2019年 | 92篇 |
2018年 | 122篇 |
2017年 | 160篇 |
2016年 | 203篇 |
2015年 | 218篇 |
2014年 | 312篇 |
2013年 | 325篇 |
2012年 | 267篇 |
2011年 | 301篇 |
2010年 | 234篇 |
2009年 | 216篇 |
2008年 | 284篇 |
2007年 | 202篇 |
2006年 | 179篇 |
2005年 | 130篇 |
2004年 | 78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82篇 |
2001年 | 83篇 |
2000年 | 75篇 |
1999年 | 75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68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56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7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Cd2+为一种毒性金属元素,为了实际解决污水中低浓度重金属污染,实现污水达标排放,通过12C6+重离子束辐照诱变技术筛选到一株耐受Cd2+的菌株C2,研究其对Cd2+的抗性和低浓度Cd2+的吸附性能表明,Cd2+浓度≤100 mg/L时,C2菌株可以生长繁殖,但随Cd2+浓度升高受到抑制;SEM分析表明,受到Cd2+胁迫时,C2产生大量胞外产物与Cd2+形成络合物;吸附过程中菌粉表面空隙得到填充,形成凸起;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吸附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基团为醇羟基O—H键、氨基和酰胺基团;C2菌粉和固定化菌球都对Cd2+有较好的吸附能力,菌粉吸附效果比固定化菌球稍好;菌粉和固定化吸附剂的最佳吸附初始pH值为5~6.0,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0 g/L和10 g/L(实际含菌量为1.0 g/L);Cd2+浓度在2~20mg/L时,在最佳吸附条件下,菌粉和固定化吸附剂对Cd2+的吸附率均在90%左右;2种吸附剂吸附过程与Langmuir等温模型和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拟合最佳;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反应均能自发进行。以上研究结果表明,C2菌粉和固定化吸附剂均可用于污水中低浓度Cd2+的去除。 相似文献
3.
4.
合肥台CTS-1分析系统网络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利用UNIX和WIN98/2000互联的局域网技术,对CTS-1系统进行优化配置,组建CTS-1网络分析系统,实现CTS-1系统数据共享,提高地震分析的效率,确保数据备份。利用代理软件用一个MODEM让各个子机同时上网,同时充分利用台站现有的计算机设备,最大限度的实现地震监控、速报、分析以及地震研究的同时开展。 相似文献
5.
假设近场地面运动由体波产生(忽略面波的影响),根据弹性半空间的平面谐波理论,提出了利用平动分量加速度记录合成地面转动加速时程的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由于实际介质的不均匀性而产生的地震波频散现象。 相似文献
6.
大港地区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分布及污染源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有机污染物。目前对大气环境中PAHs来源识别技术还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为了解天津大港油田地区大气环境中PAHs污染状况与来源,对天津市大港地区大气颗粒物中10种PAHs分布及污染源开展了调查。结果表明:大港地区10种PAHs总浓度平均为169ng/m3,比市区对照点的465ng/m3低63.7%,其中苯并(a)芘(BaP)平均浓度为13.6ng/m3,比市区对照点的41.1ng/m3低66.9%。实验结果经统计处理发现BaP浓度与其它9种PAHs浓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在0.60以上。利用比值法进行源识别得出:大港石化区PAHs主要来源为燃煤污染;而大港油田区PAHs主要来源为燃油污染。 相似文献
7.
自然灾害变动的集成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提出了以非线性回归拟合发展趋势、正弦函数逼近周期变动和马尔可夫链刻划随机扰动的集成预测模型,并应用于山东省农业自然灾害成灾面积的变动规律模拟,得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理论和实践表明,集成预测模型优于传统的单模型预测,为预测具有复杂机制的自然灾害演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水-岩δD-δ18O同位素交换体系理论模型的建立和计算,对金堆城超大型斑岩钼矿四个不同成矿期中成矿流体的演化和来源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成矿前期和早期,成矿流体为岩浆水与围岩在较低水/岩比值(0.1W/R>0.001)和中、高温(t=250~500℃)条件下反应后的残余流体,而主成矿期和成矿晚期的成矿流作为大气降水在相对较高水/岩比值(0.5>W/R0.1)和中、低温(t=150~310℃)条件下与围岩反应后的残留流体。大气降水在金堆城钼矿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主成矿期水/岩比值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9.
海河干流、大沽排污河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状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调查了海河干流和大沽排污河沉积物中持久性有机氯杀虫剂(OCPs)的残留状况.在所选取的16个断面沉积物样品中均有大量HCHs、DDTs检出,表明海河和大沽排污河的DDT和HCH污染相当严重.海河沉积物中HCHs和DDTs总质量浓度分别为3.30~75.96、1.57~221.57 ng/g.大沽排污河沉积物中HCHs和DDTs的残留量分别为2.30~124.61、11.28~237.30ng/g.与国内外部分河流表层沉积物中HCHs、DDTs的含量相比,海河和大沽排污河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含量较高.最后根据两条河流沉积物中的OCPs的残留量,分析了其可能的污染源. 相似文献
10.
地聚合物是一类新型的高性能无机聚合物材料,是碱激活胶凝材料中最具前途的一类。由于其特殊的无机缩聚三维氧化物网络结构,使得地聚合物材料在众多方面具有比高分子材料、水泥、陶瓷和金属更高的高温性能和机械性能;另一方面,地聚合物材料制造过程中的能耗和三废排放量都非常低,材料对环境友好并且可以很好地被回收再年利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材料”。在比较全面地论述地聚合物材料的发展历史、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地聚合物材料是兼顾社会发展和减轻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较理想的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