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317篇
安全科学   176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98篇
综合类   835篇
基础理论   177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63篇
社会与环境   108篇
灾害及防治   5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谭林  陈岚 《自然资源学报》2022,37(7):1829-1847
科学揭示乡村空间重构与土地利用转型的耦合发展关系,有利于为中国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运用文献综述、理论分析阐释二者的耦合机理及驱动因子。主要结论如下:(1)重构乡村空间是对新一轮乡村转型发展要求的积极回应,土地作为乡村地域的关键发展要素,通过其利用形态的多维转化适应不同的空间重构场景。(2)乡村空间重构是土地利用转型的重要驱力,也为土地利用转型提供不竭的现实需求,土地利用的成功转型是乡村空间重构结果的显著表征,二者交互影响,存在耦合互动关系。(3)空间规划、政策制度、产业结构、利益主体及生态理念的多轮驱动机制共同对其耦合关系施加影响,不同作用机制下的作用效力、方向有所不同。(4)新时代下促进乡村空间重构与土地利用转型耦合发展的一个重要思路是全方位探寻土地利用优化转型的多维路径,总体上应立足生态文明的价值位序,以空间规划为约束机制,以产业结构升级为诱发机制,以多方利益协调为保障机制,同时创新土地政策制度机制,从而提高耦合水平,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992.
污泥生物炭由于具有优异的孔隙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吸附能力强,在环境污染修复、土壤改良和固碳方面得到广泛研究。从污泥生物炭的来源与性质出发,探讨了污泥生物炭施入土壤后对土壤结构改良、营养成分提升等方面的作用机制,分析了污泥生物炭的制备工艺与相应污泥生物炭的特性以及返还土壤的效用状况。通过对作为肥料的污泥生物炭的品质分析,针对性地评价了其安全性及对土壤环境的积极影响,并对存在典型问题的土壤进行归类,从土壤改良需求与污泥生物炭特性适配的角度,为污泥生物炭制备工艺的选择提供指导。污泥生物炭应用对促进污泥资源化利用、实现碳减排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优化污泥生物炭制备工艺、客观评价污泥生物炭土地利用环境风险、强化污泥生物炭改性、重视污泥生物炭综合效益评价等是未来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3.
宫亚斌  姚建刚  谭婧 《环境工程》2022,40(3):132-138
以餐厨垃圾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动态发酵试验,探究中温和中高温过渡区下餐厨垃圾连续厌氧发酵产沼及其微生物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餐厨垃圾连续发酵试验中,在同等有机负荷下,中高温过渡区温度(44℃)下餐厨垃圾产沼量、甲烷浓度及发酵液关键参数等均明显优于中温(38℃)发酵温度下的发酵系统,其产沼率更高、发酵参数更为稳定。高通量微生物测序发现,44℃和38℃发酵体系中,细菌的群落结构及丰富度差异显著,而古细菌的群落结构及丰富度则差异不显著,表明餐厨垃圾在44℃发酵温度下的发酵性能优于38℃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更加丰富的发酵型细菌的存在促进了发酵过程水解、产酸阶段的进一步进行,从而利于甲烷微生物的消化利用。  相似文献   
994.
为研究不同改良剂对土壤重金属(Cd、Cu、Pb、Zn)的修复效果,以黔西北锌冶炼区农用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将不同比例(1%、2%、5%)的海泡石(H)、石灰(S)和蚯蚓粪(Q)施加于锌冶炼区重金属(Cd、Cu、Pb、Zn)复合污染农用地土壤,稳定陈化75 d后,分析土壤理化性质(pH、EC、含水率)、有机质、有效态养分(N、P、K)、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除低添加量的海泡石处理(H1%)略微降低土壤pH外,海泡石和石灰处理均提高了土壤pH,而添加蚯蚓粪处理则降低土壤pH。除石灰处理分别降低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外,海泡石和蚯蚓粪均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蚯蚓粪和石灰处理分别对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的增加效果最为明显,分别增加了36.53%~72.34%和67.96%~144.01%。与对照相比,添加石灰明显降低了土壤中DTPA-Cd、DTPA-Pb和DTPA-Zn含量,分别降低了16.94%~29.87%、8.26%~20.46%、27.91%~51.02%。添加蚯蚓粪则总体上增加土壤中DTPA提取态重金属(Cd、Cu、Pb、Zn)含量,而海泡石添加可增加土壤中DTPA-Cd和DTPA-Cu含量,降低DTPA-Pb和DTPA-Zn含量。石灰和海泡石处理都不同程度降低土壤中TCLP提取态重金属(Cd、Cu、Pb、Zn)含量,然而,添加蚯蚓粪处理显著地增加TCLP提取态重金属(Cd、Cu、Pb、Zn)含量。综合分析表明,石灰对于复合污染土壤中Cd、Cu、Pb、Zn的固定效果最佳,其次为海泡石,而蚯蚓粪的添加对土壤重金属具有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分析研究双金属机械复合管的失效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对比说明双金属机械复合管几种常见的典型制造方法及其优缺点,介绍应用中典型传统焊接工艺焊接的环焊缝腐蚀剌漏或穿孔、环焊缝开裂、内衬塌陷或鼓包以及爆管等常见的失效形式,利用现场应用的失效实例、统计数据和室内检测结果,分析这些失效类型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或措施。结果 双金属机械复合管几种典型的制造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其产品的内衬与基管的结合力均较小。造成其管材失效的主要原因有高压、高温、含CO2/Cl腐蚀介质、封焊结构、焊接工艺、外防腐层施工、应力腐蚀或电偶腐蚀等。根据现场应用实践,提出并应用了管端堆焊结构、环焊缝用镍基合金焊材、增加内衬厚度和小管径等防止失效的建议或措施,取得很好的防护效果。结论 造成此类管材失效的因素有腐蚀、封焊结构、焊接、外防腐施工及应力腐蚀或电偶腐蚀等,可采取堆焊结构、镍基合金焊材、厚衬层和小管径等措施。  相似文献   
996.
以生活垃圾可燃组分焚烧炉渣为研究对象,基于图像处理技术设计了一种简单快捷的炉渣质量快速评价比色方法 .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4种生活垃圾可燃组分(纸类、橡塑、织物、混合组分)制备焚烧炉渣并获取图像信息同时测定热灼减率.结果表明,不同条件下炉渣颜色与热灼减率差异显著,且除橡塑组分外,其余组分炉渣颜色与热灼减率存在显著相关性.选取混合组分炉渣热灼减率与颜色信息分析划分了6个颜色质量等级并生成色卡.该方法将炉渣外貌特征与焚烧炉焚烧效果建立关联,可为垃圾焚烧现场快速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国外废旧家用电子电器回收再利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废旧家用电子电器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及其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废旧家用电子电器的处理处置、回收再利用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阐述了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在废旧家用电子电器回收再利用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98.
江苏省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粮食安全是事关国家和地区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粮食安全不仅涉及粮食的数量,而且涉及粮食的质量,此外,粮食生产不应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首先论述了研究粮食安全问题应遵循的原则,即系统原则,市场原则,高效和合理利用原则,宏观调控原则,以及层次性原则。然后,在简要回顾建国后江苏省粮食生产的历史之后,详细分析了近年来江苏省在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逐年减少;耕作粗放和农田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面临挑战。为确保实现江苏省粮食安全的目标,要以“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思想为指导,立足国内、省内,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树立产业结构多元化思路,建立新型的农业产业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力度,改善农业生产的软环境;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定单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国内外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为粮食生产在数量和质量上上新台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99.
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 Analysis, FMEA)和事件序列图(Event Sequence Diagram, ESD)是分析系统故障因果关系的两种常用技术,在分别独立应用时,既有各自的优点,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主要体现为: FMEA不能展示故障模式到故障后果的推演过程; ESD模型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始事件的确定,而该方法本身不能实现这一功能.本文综合FMEA与ESD的优点,阐述了复杂动态系统FMEA与ESD综合分析的思路,对现有FMEA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并进一步分析计算机辅助FMEA和ESD综合方法建模的原理和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000.
小尺度油品扬沸火灾火行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沸火灾作为原油油罐火灾中的一种特殊火灾现象,一旦发生将会造成巨大的灾害.扬沸时的火行为,特别是火焰的突变是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红外热像仪对小尺度油罐油品扬沸火灾火焰温度场和火焰高度突变现象进行了实时研究,分析了火焰温度场突变的原因和火焰突变高度与油罐直径的关系.结果表明,油品扬沸时火焰的突变程度随油品黏度的增大而增大,扬沸时无量纲火焰高度随着油罐直径的增大而减小.可为研究大尺度的油罐扬沸火灾火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