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0篇
  免费   456篇
  国内免费   892篇
安全科学   433篇
废物处理   50篇
环保管理   249篇
综合类   2236篇
基础理论   431篇
污染及防治   70篇
评价与监测   184篇
社会与环境   219篇
灾害及防治   146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254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随着加速器质谱分析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然放射性碳同位素(△14C)被广泛应用于地表水环境研究.地表水(河流、湖泊)有机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放射性碳同位素探究地表水环境有机碳循环,不仅能定量识别有机碳的来源贡献率,还能提供有机碳迁移转化过程的信息.本文综合介绍了放射性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原理,比较了溶解...  相似文献   
972.
利用薄膜梯度扩散(DGT)原位采样装置获取了骆马湖全湖8个典型湖区泥-水界面(SWI)活性磷(P)、铁(Fe)、硫(S)垂向分布信息,据此定量估算三者交换通量.结果表明,骆马湖沉积物剖面P、Fe、S浓度范围分别为0~2.05,0~11.10和0.01~0.63mg/L,并在微小尺度呈高度空间异质性.在水平方向上活性P、Fe主要表现为西北湖区高于东南湖区,而活性S则未表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就垂直剖面而言,活性P、Fe、S自界面向下呈升高趋势,并在60mm深度内出现峰值,且活性P和Fe剖面呈明显的同步变化特征;活性P、Fe在多数点位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65,P<0.01),且各采样点沉积物中的总铁与总磷比值[w(∑Fe)/w(∑P)]均高于15,这表明Fe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对于骆马湖内源磷释放起重要控制作用;8个采样点样品中活性P、Fe、S交换通量分别为0.066~0.698,1.671~5.592和0.007~0.071mg/(m2·d),表明P、Fe、S由沉积物向水体释放.西北湖区表现出较高的P通量和活性P浓度,这可能会增加南水北调过程中水质污染的风险,应予以重视.以上结果支持了P、Fe耦合释放机制,明确了骆马湖SWI的活性P、Fe、S迁移特征.  相似文献   
973.
根据武钢发展总体规划,武钢对一烧车间4台75 m2烧结机进行了易地改造,新建了1台450 m2烧结机.该改造工程淘汰老烧结机,推进设备大型化、自动化,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从生产源头削减污染.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积极治理,建立了相应的环保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污染物的外排及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烧结的清洁生产.从清洁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2个方面浅析了武钢新一烧环保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974.
975.
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毒性的发光菌法测定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向土壤中人为投加重金属污染物,制备了重金属含量不同的一系列污染土壤,对土壤重金属浸提条件进行了探究,并应用明亮发光杆菌T3(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3)对单一Cu、Cd和Pb污染及Cu-Cd和Cu-Pb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的最佳浸提剂为0.1 mol/L HCl溶液,最佳浸提时间为2.0 h。在单一重金属污染条件下:Cu表现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双重生物效应,而Cd和Pb则表现出浓度与生物毒性的正相关性;3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毒性强弱顺序为Cd>Pb>Cu。在复合重金属污染条件下,由于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976.
人们在重视治理大气和江河湖海等大环境安全问题的时候 ,却忽视了直接危害人身健康甚至生命的室内环境安全问题。在现代社会 ,室内环境安全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与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影响室内环境安全的因素复杂 ,科学合理地评价其安全状况对改善室内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针对建筑室内环境安全系统特征 ,在合理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的室内环境安全评价模型 ,并给予了实例验证 ,为室内环境安全评价提供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77.
利用春播优质小麦99-5分期播种产量资料与同期气象资料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小麦产量的高低与播种-抽穗期的积温、抽穗-开花期的日照和开花-成熟期的相对湿度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78.
三氯杀螨醇的雌激素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刚  唐超智 《四川环境》2004,23(5):54-56,71
三氯杀螨醇(dicofol,DCF)是现代农牧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杀虫剂,许多实验证据表明它对动物和人体有雌激素效应,如导致美洲鳄(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发生雌性化现象、使美洲鹰(Falco sparverius)的卵壳变薄、引起小鼠子宫增重、促进人类乳癌细胞(MCF7)增殖等。有关它的作用机制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下丘肛-垂体-性腺轴中的激素受体上,本文对DCF的雌激素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做了回顾。  相似文献   
979.
因子分析法在江安河地表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道里刚  唐亚  王安 《四川环境》2004,23(2):75-77,83
因子分析法是主成份分析方法的推广和深化,是把原来多个变量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一种统计方法。本文通过该法对江安河四川大学双流校区段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水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有机物污染,其中非离子氨、阴离子洗涤剂、化学耗氧量,溶解氧所占的负荷最大。  相似文献   
980.
江津润湿时间的温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直接读取、4点统计、24点统计三种方法研究了江津试验站1998年的润湿时间的温度分布,研究表明,可以利用全年每天2、8、14、20点的4个数据统计年润湿时间的温度分布;江津地区润湿时间的温度分布特征主要为:(1)99%的年润湿时间是在5℃至30℃温度范围,每月润湿时间的温度波动一般为15℃;(2)在(0~5)℃、(5~10)℃、(10~15)℃、(15~20)℃、(20~25)℃、(25~30)℃、(30~35)℃区间内,4点统计法各区间润湿时间的百分比分别为0.34%、13.4%、24.5%、18.3%、26.0%、17.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