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48篇
安全科学   142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649篇
基础理论   146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45篇
社会与环境   58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关于植物化学生态信息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叶居新  陶勇 《环境与开发》2000,15(3):22-24,31
植物的化学信息,早已被人们所关注和利用,目前,该研究已成为生态学和化学生态学中最活跃,最能为社会与生产服务的领域之一,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和能量流是资源,而生态学的信息则是更具开发,利用前景的资源。  相似文献   
22.
应用地统计学技术对全天津地区表层土壤中 16种优控多环芳烃含量和土壤理化参数进行了空间结构分析 .结果显示 ,各组分浓度均存在中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 .多环芳烃浓度的空间结构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 .大气运移和土壤TOC含量可能是影响土壤多环芳烃浓度空间结构特征的重要环境因素 .  相似文献   
23.
本文分析了近几十年沙德格地区环境氟污染状况,研究了氟污染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和草原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减轻氟污染的对策措施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4.
天津污灌区苯并(a)芘的分布和迁移通量模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估算苯并 (a)芘在天津污灌区气、水、土壤及沉积物相间的迁移通量和浓度分布的逸度模型框架 ,利用通量资料作为模型输入 ,利用实测浓度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结果表明 ,模型对大气、地表水、土壤和沉积物中浓度的估算大体吻合 ,沉积物和土壤是苯并 (a)芘的主要环境归宿 ,而大气中的平衡浓度相对较低 ,水体及土壤中的苯并 (a)芘可能通过作物和鱼体富集而进入生态系统 .  相似文献   
25.
焦涛 《环境科技》2006,19(Z2):121-123
解决好圩区建设问题,有利于减轻洪涝灾害,促进水环境保护,实现水生态恢复。分析圩区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出了圩区建设的原则和策略,防洪规划和水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统筹兼顾,圩区建设工程与水环境建设工程应该相互利用,在提高全市防洪能力同时,保护好圩内水质和生态环境,改善城市水环境。  相似文献   
26.
离子膜电解法降解苯胺硝基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采用离子膜电解法对低浓度苯胺、硝基苯废水进行处理,对影响降解效果的几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电压为4V,pH值为3时,电解0.5h苯胺去除率可达98.0%,硝基苯去除率为65.3%;4.5h后苯胺去除率可达99.7%,硝基苯去除率可达90.3%,TOC去除率为91.8%。同时,离子交换膜的加入还能去除废水中的盐分,为后续生化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7.
陶景忠 《环境科技》2006,19(Z1):44-46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分析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重构建了城镇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提出评价标准.并对苏州某城镇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进而指出制约因子并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案,为其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完善系统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陕南近期两次特大暴雨天气成因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天气动力诊断分析方法,对陕西秦岭山脉南麓两次小范围特大暴雨(2002年6月8日佛坪特大暴雨与2003年8月29日宁陕特大暴雨) 发生的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系统、垂直环流和热力学特征等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在相对稳定的环流形势下,高空急流与低空急流耦合形成低层辐合与高空辐散垂直结构与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是小范围特大暴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9.
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庆元地区滑坡灾害的详细研究,比较讨论了单变量评价、决策树评价与逻辑回归法等3种滑坡危险性评价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单变量模型最为简单,计算方便,得到的结果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当收集到的滑坡因素越多,对滑坡发育的刻画越精确,则最终评价结果也越可信;决策树算法能迅速从大量样本中归纳出一般规则,并具有较高的精度,但其结果也受到训练样本数量大小和样本维数即参与评价的因素集数量的影响;逻辑回归模型具有计算方法简单、评价结果物理意义明确等突出优点,但需要有大量样本数据的支持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重力挡土墙地震反应研究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对重力挡土墙的地震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抗震设计规范的演变进程;然后,对挡土墙地震反应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细致评述,包括拟静力极限平衡分析法、简化条件解析法、极限位移法、地震土压力简化公式、集总参数法、整体有限元法、现场地震调查、离心机试验、振动台试验和原型观测实验等;最后,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