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63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3篇
综合类   227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69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了亚热带典型山区深水水库-福建泉州山美水库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硅(可交换离子态硅[IEF-Si]、碳酸盐结合态硅[CF-Si]、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硅[IMOF-Si]和有机硫化态硅[OSF-Si])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结果表明,山美水库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表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硅总含量分别为3043.50~4414.24,2711.17~3676.89,3198.44~4444.28mg/kg,平水期>枯水期>丰水期;其空间分布特征为:库尾区>水库中部区>近坝区>入库区.该水库中IEF-Si和CF-Si相对含量少,活性大.虽然可交换态硅的含量较少,其释放潜能有可能对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状况及初级生产产生影响;CF-Si对环境因子尤其是pH值特别敏感;IMOF-Si和 OSF-Si相对含量高,IMOF-Si可能是山美水库硅补充的最主要途径;而OSF-Si是比较稳定形态的硅,其分布规律与受不同时期沉积下来的沉积物类型和环境影响有关.平水期、丰水期CF-Si与IMOF-S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r=0.728;P<0.05,r=0.672),丰水期、枯水期IMOF-Si与OSF-Si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r=0.757; P <0.01,r=0.832).  相似文献   
212.
为有效避免南宁市城市内河水质出现仅透明度超标导致黑臭等级误判的情况,通过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对应分析确定评价指标和临界值,建立基于综合水质指数法的城市内河黑臭分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以溶解氧、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为黑臭分级评价指标,水体轻度黑臭和重度黑臭综合水质指数临界值分别为6.3和8.5。该评价方法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且能反映水质的时空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13.
李晓航  滕阳  彭皓  张锴  程芳琴 《化工环保》2012,40(3):271-278
采用CuCl2对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进行改性,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对CuCl2改性飞灰进行了气相零价汞(Hg0)吸附实验。考察了CuCl2负载量和吸附温度对改性飞灰Hg0吸附能力的影响,并结合颗粒内扩散模型、准一阶动力学模型、准二阶动力学模型和耶洛维奇模型拟合结果分析该过程的控制步骤。结果表明: CuCl2改性飞灰的Hg0穿透时间远大于未改性飞灰,对Hg0的吸附量随CuCl2负载量的增加而增加;CuCl2改性飞灰的Hg0吸附能力随吸附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150 ℃为最佳吸附温度;准二阶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值与实验值相关系数最高,且该模型初始吸附速率与实验值最为接近,即准二阶动力学模型更适合于描述CuCl2改性飞灰的Hg0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214.
本文对英国CEMS的MCERTS产品认证的主要内容、程序及相关要求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215.
注浆减沉机理的新认识和注浆系统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对影响注浆减沉技术效果的分析 ,建立了由浆体单元、钻孔单元、围岩体单元和封孔单元组成子系统的注浆减沉系统 ,以及系统对应的可靠度分析模型 ;运用可靠度理论 ,解析并得出了注浆减沉系统可靠度计算公式 ;依据建立的注浆减沉系统模型 ,借助数理统计和随机过程等工具 ,可以做到比较准确地预测注浆减沉的效果 ,优化注浆参数和改善注浆工艺 ,为减少地下工程开挖损害 ,保护环境和施工安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16.
回归反射材料光度测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回归反射材料所特有的反光性能,对其三种测试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讨论,为测试系统的设计、测试方法和仪器的选择及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7.
为研究某电子垃圾拆解地大气中PM10及其典型污染物含量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采用主动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采集大气样品,分析ρ(PM10)及其所携带的ρ(PCBs),ρ(Cd)和ρ(Cu),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估PM10携带的污染物对研究区居住用地及工商业用地方式下人体的致癌及非致癌风险,分析模型参数对风险评估结果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采样期间研究区ρ(PM10)日均值为0.05~0.32 mg/m3,14个样本均超过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ρ(PM10)一级日均标准值(0.05 mg/m3);大气PM10中的ρ(PCBs)为8 971.5~17 197.6 pg/m3,高于国内外其他地区;ρ(Cd)和ρ(Cu)分别为2.7~18.3和127.8~1 218.0 ng/m3;ρ(PCBs),ρ(Cd)和ρ(Cu)最高值出现位置均为附近新近出现焚烧行为的YLY(玉露杨)采样点.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居住用地方式下PM10中污染物引起的致癌风险超过可接受风险(10-6),绝大部分由Cd引起;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污染物特征、成人个体及行为参数对致癌风险影响最大,儿童行为及污染物特征参数对非致癌风险影响最大;在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时,参数须尽量通过实地调查获得,以降低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218.
河水-地下水交互带内砷及金属的自然衰减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单介绍污染物自然衰减作用定义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河水-地下水交互带内As和以矿山废水为来源的金属污染物的自然衰减行为:主要包括吸附作用,氧化还原作用,生物转化作用等。其中详细介绍了金属Fe、Al的氢氧化物/氧化物对As化合物和其他金属如Cd、Cu和Zn等的吸附作用;Ca2+、Fe2+、磷酸盐、重碳酸盐等阴阳离子和天然有机质对吸附作用的影响;金属微生物氧化还原作用以及微生物作用下As(V)与As(III)的相互转化过程。研究发现,阳离子可以增强金属的吸附作用,阴离子主要是参与竞争吸附;天然有机质对金属吸附过程的抑制作用阻碍金属的固定;交互带内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可以引起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微生物催化还原不利于As的自然衰减。最后指出目前河水-地下水交互带内金属污染物衰减过程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19.
类二 多氯联苯对赤子爱胜蚓生理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人工土壤法,研究0.1, 1, 10, 100, 1000μg/kg类二 多氯联苯暴露浓度对赤子爱胜蚓 (Eisenia fetida)抗氧化酶(SOD酶、CAT酶和GST酶)、抗氧化分子(GSH)、氧化损伤物(MDA)等生理活性指标在第2, 7, 14, 28d时的影响.结果显示,类二 多氯联苯刺激赤子爱胜蚓生理活性显著增加(P<0.05),可诱导蚯蚓抗氧化系统应答启动;不同暴露时间下,受试物浓度与蚯蚓生理活性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蚯蚓不同生理活性指标对受试物的最佳响应时间不同, Cu-Zn SOD响应最早(7d), SOD, CAT, GSH, MDA次之(14d), GST响应最迟(28d);在最佳响应时间下,受试物暴露浓度对数与生理活性值对数均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P <0.001)  相似文献   
220.
人工土壤渗滤的吸附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实验研究了不同粒径砂砾对颗粒COD的吸附,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构建人工土壤渗滤系统,着重分析了颗粒COD在系统中的吸附和堵塞。主要结论包括:(1)颗粒直径为0.1~0.3mm的石英砂对于颗粒COD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2)人工土壤渗滤对颗粒COD去除率为50%~90%之间,最高可达93.66%;(3)在本实验条件下,悬浮物截留、吸附是引起人工土壤渗滤系统堵塞的主导作用,采用掩水期与落干期交替运行方式,可有效解决由此造成的堵塞问题,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