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安全科学   41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328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73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万峰湖总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12年9月对万峰湖(水库)的总有机碳(TOC)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TOC含量范围为0.41~3.94 mg/L。TOC在纵向分布上的差异不显著,在垂向分布上,总体呈现出上层中层下层的趋势。TOC在垂向上的分布差异主要源于万峰湖属于深水水库,不同深度水层因光照和温度差异所导致生物量的多寡是致使万峰湖出现上层TOC浓度明显高于中层和下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2.
河流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河流生态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是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角度对河流质量进行的评价。河流生态健康的评价已经向多要素多指标综合、多种评价方法(预测模型法、生物完整性指数、多要素综合评价)、流域尺度方向发展。该文重点介绍了国外评价体系产生的背景和研究基础,分析了广泛应用的几类评价方法的特点、在不同国家和流域的应用情况以及各方法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国内开展河流生态质量评价研究的发展过程、阶段性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并根据目前研究基础评述了我国评价体系现存问题及应用前景,为河流生态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发展方向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3.
中国流域水环境生物监测体系构成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了国外水环境生物监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总结了中国生物监测的发展历程、基础、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提出了体系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即以流域为单元,以各级支流为监测区段,发展以实现流域水环境生态完整性评价为目的的综合监测体系;同时,着重介绍了重点发展内容:建立以市级站为核心的监测网络;建立包含4个板块的核心业务监测能力;开展生物监测业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水环境质量评价报告。对全国监测系统生物监测体系的构成和发展提出建议:在总体发展目标指导下,完成构建水环境生物监测技术体系、构建全国水环境生物监测网络体系、建立数据管理与评价平台及建立运行保障体系4个分目标,实现中国环境管理以"污染防治"为重点到以"生态健康"为目的的转折。  相似文献   
44.
京津冀典型城市采暖季颗粒物浓度与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选择京津冀地区3个典型城市和从南至北的4个国家大气背景站作为研究对象,收集采暖季空气颗粒物PM2.5、PM10样品,微波消解-ICP-MS法分析了样品中的68种元素。结果表明,北京、天津、石家庄PM2.5和PM10日均质量浓度均高于国家二级标准限值和背景点,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M10与PM2.5质量浓度呈线性相关,Na、Mg、Al、S、K、Ca、Fe质量浓度为0.1~10μg/m3,Si、P、Ti、Mn、Ni、Cu、Zn、Ba、Pb质量浓度为10~100 ng/m3,其他元素质量浓度为0.01~10 ng/m3或未检出。在元素构成上,S、Na、Al、K、Fe、Mg、Ca、P、Si等是主要元素,元素含量均大于1%。其他微量元素每种元素含量为0.1%~1%。14种重点防控重金属在PM2.5中的吸附显著高于PM10,主要来源于燃煤、燃油、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等。  相似文献   
45.
对测定水中乙醛和丙烯醛的3种方法——2,4-二硝基苯肼衍生化法、顶空气相色谱法和吹扫捕集一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概述和总结,并对各方法的试验条件、方法原理、测定影响因素以及效能验证等分析、比对,突出表现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用3种方法同时测定实际水样,结果无显著差异,精密度、准确度满足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46.
室外空气污染对成人呼吸系统健康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告在广州、武汉、兰州、重庆市 8所小学共 80 0 0余名学生父母患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症率受空气污染影响的分析结果。每个城市城区污染点的成人感冒咳嗽和咳痰、未感冒咳嗽和咳痰、支气管炎等病症的发生率均高于相应城市的郊区对照点 ,且男性比女性更高。呼吸系统的病症率与空气 PM1 0 、PM2 .5 污染呈正相关。调整了混杂因子的影响后 ,这种相关关系仍保持不变。结论是 :空气中 PM1 0 的污染与成人 (男女 )的感冒或未感冒时咳嗽、男性未感冒时咳痰、哮喘、支气管炎有明显正相关关系 ;空气 SO2 污染与成人 (男女 )感冒时咳嗽、咳痰呈显著正相关 ;空气中 NOx 污染对成人呼吸系统病症率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47.
采用简便的沉淀法制备的纳米氧化锌为光催化荆,重铬酸钾为光生电子接受体,研究了纳米氧化锌-重铬酸钾体系测定COD的方法.COD值在1~100mg/L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0007χ 0.0069,相关系数为r=0.9992,检测限为0.66mg,L.采用本方法和CODM.国标法对不同水体样品进行比较测定发现,对低COD值样品本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6.3%~100.6%之间,变异系数Cv%=1.1~3.4,准确度和精密度均优于CODMn国标法,弥补了低COD值样品国标法(CODmn)测定不准确的不足,且单个样品测定时间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城市道路路网状况及实际噪声监测数据和历史实验数据,对道路交通噪声自动监测数据的有效性、监测点位布设进行了研究,对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9.
江苏省不锈钢产业集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不锈钢产业的发展,其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重金属的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对周围土壤及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也日益显现。选择江苏省不锈钢产业集聚区内溱东镇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内63个采样点进行分析,发现区域内土壤中Cr、Zn、Cd、Pb质量分数平均值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要求,重金属污染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dNiCrMnZnPb,并且通过SPSS13.0统计软件对分析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数据表明,土壤中重金属Cr、Fe、Cd、Ni、Mn来自不锈钢产业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50.
建立DPX快速吸附萃取、程序升温(PTV)大体积进样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SIM模式同时测定水中19种多溴联苯(PBBs)单体的方法。该方法在PBBs质量浓度1~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19种PBBs单体检出限为0.147~0.230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6.61%~10.5%,加标回收率为61.5%~8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