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7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10篇
基础理论   9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盐度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实验对象,分别设置5个盐度水平(23、26、29、32和35),采用酶活性分析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在不同盐度的养殖环境下,刺参消化道内前肠和中肠不同部位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3种消化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盐度对刺参消化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蛋白酶活力在盐度...  相似文献   
52.
山东近海黄海段营养盐结构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2006年8月(夏季)、2006年12月(冬季)、2007年4月(春季)、2007年10月(秋季)对山东近海黄海段的初级生产力和营养盐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调查海域初级生产力的年平均值为438 mg/(m(2)·d),并呈现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变化趋势;调查海区的营养盐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分化:春...  相似文献   
53.
基于Logistic种群增长模型,研究了2,2’,4,4’—四溴联苯醚(BDE-47)的亚急性毒性胁迫对不同初始接种生物量比的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akashiwo)和米氏凯伦藻(Kareniamikimotoi)种间作用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的初始接种生物量比影响微藻间的竞争.加入0.05、0.25 mg/LBDE-47后,对于K. mikimotoi而言,不同初始生物量比的处理组表现出高浓度组的最大环境容纳量、种群瞬时增长率均大于低浓度组(P<0.05),而H. akashiwo高浓度组的最大环境容纳量、种群瞬时增长率均小于低浓度组(P<0.05).微藻之间的竞争表现出向着对K. mikimotoi有益方向发展的规律,因此一定浓度下的BDE-47干扰了两种微藻之间的竞争.  相似文献   
54.
在参考EPA3630方法的基础上,探索了用环己烷样时商品化硅胶小柱的穿透曲线,并且验证了转溶剂为环己烷的必要性。同时对Vydac和Waters的PAH专用柱进行了比较,优化了液相色谱检测多环芳烃的方法。可用于新鲜土样多环芳烃的分析。  相似文献   
55.
土地利用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载体对地表水环境状况有重要影响.以若尔盖湿地为例,基于面向对象的土地利用类型遥感解译,结合水质检测数据,从小流域和缓冲区尺度,分析不同尺度土地利用方式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及驱动机制.结果发现:(1)若尔盖湿地水质为Ⅴ类水,且整体呈现轻度富营养化,主要污染物为总氮(TN)和总磷(TP),污染来自生活污水和放牧;(2)土地利用方式与地表水环境质量联系紧密,水体面积占比与化学需氧量(COD)呈现负相关关系、沼泽面积占比与TN呈现正相关关系和TP呈现负相关关系;(3)不同尺度土地利用方式与地表水环境存在显著关联性,1 000 m缓冲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方式解释度最高,200 m的土地利用方式对COD的解释度最大,500 m的土地利用方式对TP和TN的解释度最大,800 m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叶绿素(Chl-a)的解释度最大.本研究结果表明:若尔盖湿地对污染物和富营养化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不同污染物作用存在差异,水体对Fe2+、 COD和Chl-a有净化作用,沼泽对TP有净化作用但对TN却呈现累积效应.应控制小尺度(≤1 000 m)的土...  相似文献   
56.
企业清洁生产应把握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洁生产改变了过去工业污染“末端治理”的传统模式,合理有效地使用原材料和能源,减少工业污染的产生和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和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当前,全国各企业正纷纷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文章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应该着重把握的6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7.
1株高耐性肠杆菌的筛选及对镉、砷同步钝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镉、砷复合污染农田土壤中筛选出1株具有硫酸盐还原功能的肠杆菌,通过去除率实验结合表征实验来探究其对镉、砷钝化机制.结果表明,经鉴定筛选出来的菌株M5为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具有硫酸盐还原功能,对镉、砷最大耐受浓度为1.0 mmol·L-1左右.在模拟体系中,菌株M5对镉去除率最大达94.13%,对砷去除率最大为27.26%.SEM-EDS和XRD的结果证实了Cd和As被固定成CdS和As2S3,XPS结果表明该菌表面的羧基、羟基和酰胺基主要参与生物吸附.结果为微生物应用修复重金属及类金属污染土壤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蔡彤  杜辉辉  刘孝利  铁柏清  杨宇 《环境科学》2021,42(5):2522-2530
研究选取湖南典型农业废弃物油茶果壳为原材料,尝试采用Na2SiO3溶液浸泡油茶果壳粉末方法,制备改性生物炭(MBC),并开展不同生物炭材料对溶液中镉(Cd)的吸附与其耦合淹水对土壤中Cd的活性阻控性能研究.用扫描电镜(SEM)、比表面积测试(BET)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对生物炭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BC相比未改性生物炭(BC)拥有更大的比表面积与更加丰富的官能团种类,且对溶液中Cd2+具有更强的吸附能力.土壤淹水实验结果表明,淹水可使土壤pH值升高,同时降低酸可溶态Cd组分含量,且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土壤酸可溶态Cd含量呈逐渐向残渣态转化趋势,而生物炭添加耦合淹水比淹水对照处理能明显进一步促进可溶态Cd向残渣态转化,降低酸可溶态Cd含量.酸可溶态Cd组分含量与生物炭的添加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淹水60 d时,5.0%添加量的MBC实验组土壤酸可溶态Cd含量约为0.33 mg·kg-1,相比仅淹水的对照处理降幅约为45.0%.综上可知,硅酸钠溶液改性油茶果壳生物炭是一种Cd污染水土和土壤治理的新型有效材料,研究结果同时为油茶果壳的资源化途径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59.
发展生态第三产业是生态城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长沙市芙蓉区为例,在分析了芙蓉区第三产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0.
UV/Fe3+/H2O2体系降解活性艳橙X-GN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UV/Fe3 /H2O2体系光解活性艳橙X-GN模拟废水,考察了X-GN,Fe3 和H2O2的初始浓度、初始pH值及温度对光解的影响,探讨了X-GN的降解途径和机理.结果表明,在8W低压汞灯(λ=254nm)照射下,UV/Fe3 /H2O2能够有效地降解X-GN,在pH=3.0,T=50 ℃,时间为120 min,Fe3 和H2O2的初始浓度分别为2.5×10-5 mol·l-1和1.5×10-4 mol·l-1时,对含200 mg·l-1 X-GN模拟废水的色度去除率和矿化率分别达到100%和90.15%.用IC和GC/MS对X-GN降解的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进行分析,推导出UV/Fe3 /H2O2体系中X-GN降解的途径和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