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6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220篇
安全科学   104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45篇
综合类   511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63篇
灾害及防治   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通过对有机底物降解动力学的分析和建模,得出有机物降解模型为:Se=So×e-0.007 9H/q0.1447.该数学降解模型表达了曝气生物滤池出水与进水水质和填料厚度等参数的关系.并以此可预测反应器在不同条件下的运行结果.推导得出的动力学模型预测出水溶解性COD浓度值与实测值能够较好的吻合.基本反映出生物滤池的实际运行状况.说明所建立的底物降解动力学模型能在一定误差范围之内对出水有机物浓度进行近似估计.  相似文献   
812.
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过程中,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浓缩池污泥进行接种,并选择间歇培养同驯化的启动方法,分阶段提高废水配比。试验结果表明,经过16d的污泥驯化,MLSS保持在5000mg/L左右,HRT=3d,SV=36,F/M为0.144kgBOD5/kgMLVSS.d,容积负荷(Fv)为1.3~1.6kgCOD/m^3.d,温度28~300C,pH=7,DO为3~5mg/L条件下,该渗滤液CODCr降至450.05mg/L,去除率保持80%左右,NH3-N的去除率最终达96.15%。随着驯化时间的延长,通过显微观察,活性污泥絮状性能变好,絮体增大,边缘清晰,结构紧密,反应器内原生动物种类丰富,与其他微生物相互协同,可提高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813.
过程工业防护层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护层分析是一种简化的半定量危险性评价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过程工业的危险性分析与评价过程中。该方法通过评价防护层有效防护的概率来判断现有防护措施是否满足系统安全需要。本文介绍了防护层分析的方法、程序,并将其应用于化工过程工业实例分析中,同时对防护层分析方法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14.
不同下垫面苯系物的挥发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童玲  郑西来  李梅  胡志峰 《环境科学》2008,29(7):2058-2062
结合石油化工区挥发性污染物泄漏控制的需要,选取淄博地区代表性的砂土、壤土和水3种下垫面,对苯系物的挥发行为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类型下垫面中苯系物单组分及其混合物的挥发动力学曲线、最优拟合公式和挥发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3种下垫面中,苯系物组分及混合物的挥发速率大小依次为:苯>甲苯>BTEX>二甲苯>乙基苯;而苯系物在静水面上的挥发最快,砂土中次之,壤土中挥发最慢.另外,3种下垫面中苯系物的挥发速率常(系)数与蒸气压的关系均呈线性正相关,挥发速率系数随着组分蒸气压的增大而明显增大.下垫面对苯系物挥发的影响机制主要表现为对挥发面积和介质在挥发扩散过程中可利用孔隙通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15.
城市污水污泥超声波预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通过分析污泥耗氧率(SOUR)和破解率(DDCOD)的变化,研究了浓度为9.5g/L的生活污泥在频率为28kHz的超声波下,不同超声波声能密度和超声时间作用对污泥预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声能密度和超声时间下,超声波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污泥破解率,同时提高污泥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为超声波预处理与污泥处理工艺联用以提高污泥减量化效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16.
从湖北沙隆达农药厂枵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以甲基对硫磷(MP)和对硝基苯酚(PNP)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HS-D36,经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同源性分析,初步鉴定为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azeri).该菌在3h内对浓度为50mg˙L-1MP的降解率为90%;在12h内能将50mg·L-1PNP完全降解.HS-D36在以MP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上可以耐受800mg·L-1的MP,在LB培养基上可耐受浓度为2000mg·L-1的MP.同时,克隆了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基因mpd,并在E.coli中获得高效表达.重组甲基对硫磷水解酶粗酶液活性达到52.5 U·mL-1.  相似文献   
817.
竹炭对氨氮的吸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静态实验研究了竹炭对氨氮的吸附性能和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竹炭对氨氮的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竹炭对氨氮的等温吸附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拟合,相关系数R2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在pH为4.93~9.03范围内,吸附量随着pH的上升而增加;温度升高有利于竹炭对氨氮的吸附。  相似文献   
81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膜。测试了TiO2光催化剂对微量丙酮气的催化氧化反应性能的测试。结合TG,XRD及TEM等对催化剂的表征,研究了纳米TiO2膜的制备条件对其结构和反应性能的影响,探索了纳米TiO2膜光催化氧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制得的TiO2膜平均粒径为20nm,TiO2膜经550℃焙烧后呈现锐钛型和少量金红石型晶体的混晶。当金红石型的质量分数为13.6%时,TiO2光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丙酮的转化率最高达到45.26%。  相似文献   
819.
O3/UV降解水中有机物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少平  王梓  马淳安 《环境科学》2007,28(2):342-345
利用O3/UV降解了水中的硝基苯、乙醇酸和乙酸. 在硝基苯的降解过程中,当加入对H2O2具有催化分解作用的MnO2时,O3/UV降解效率明显下降,TOC的去除率甚至比单独臭氧化还低,在相同条件下处理40 min后,O3/UV、O3和O3/UV+MnO2对溶液TOC的去除率分别为44%、41%和39%.该结果表明中间产物H2O2对O3/UV降解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外,有机物本身对自由基链反应是否具有促进作用也直接影响着O3/UV的降解效率,当目标有机物是对自由基链反应具有促进作用的乙醇酸时,O3/UV降解效率较高,30 min后乙醇酸的去除率即达76%; 而当目标有机物是对自由基链反应具有抑制作用的乙酸时, O3/UV对其几乎无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820.
为研究超声波促进污泥缺氧/好氧消化的机制,采用均匀试验得到的最佳超声波参数与缺氧/好氧消化衔接进行间歇试验,通过生物化学分析法研究了消化过程污泥EPS指标(多糖、蛋白质、DNA和总量)和相应溶出物的变化趋势,同时以未经超声处理的消化过程作对照.均匀试验结果表明,在超声波声能密度0.1 W/mL,超声处理时间15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