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94篇
  免费   438篇
  国内免费   3204篇
安全科学   635篇
废物处理   583篇
环保管理   721篇
综合类   4992篇
基础理论   1662篇
污染及防治   3465篇
评价与监测   399篇
社会与环境   396篇
灾害及防治   38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71篇
  2022年   480篇
  2021年   396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324篇
  2017年   409篇
  2016年   431篇
  2015年   460篇
  2014年   694篇
  2013年   941篇
  2012年   782篇
  2011年   808篇
  2010年   628篇
  2009年   569篇
  2008年   668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518篇
  2005年   377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354篇
  2002年   339篇
  2001年   255篇
  2000年   303篇
  1999年   317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244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72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14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61.
氢氧化镁对水中As(Ⅲ)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氢氧化镁为吸附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氢氧化镁投加量、pH、温度、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了氢氧化镁对As(Ⅲ)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砷初始浓度为0.5~100 mg/L之间,温度为25℃,pH为3,氢氧化镁投加量为0.5~4 g,吸附时间为1 h的条件下,氢氧化镁...  相似文献   
962.
In China, the areas that are undergoing rapid urban growth are faced with increasingly more complicated air pollution problems. Sources of air pollution need to be identified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quantified. In this study, PM2.5 (particulate matter with aerodynamic diameters < or =2.5 microm), PM2.5-10 (particulate matter with aerodynamic diameters 2.5-10 microm), organic carbon (OC), and elemental carbon (EC)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from April to July 2009 at four selected areas in Xiamen (the downtown area, an industrial park, a suburb, and one remote site). The contributions of carbonaceous aerosols to PM2.5 and PM2.5-10 were 20-30% and 10-20%,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finer particles contained more carbonaceous aerosols. The EC concentrations in PM2.5 at the downtown, industrial, suburb, and remote sites were 2.16 +/- 0.61, 2.05 +/- 0.45, 1.69 +/- 0.54, and 0.65 +/- 0.43 microg m-3, respectively, showing a decrease from the urban and industrial hotspots to the surrounding areas. These data show that carbonaceous aerosols emitted from the combustion of fossil fuels in urban and industrial hotspots influence air quality at the regional scale. Higher levels of PM2.5 and PM2.5-10 were observed at the suburb site compared to the urban and industrial sites. Peak EC concentrations in PM2.5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rush hours. However, peak PM2.5 levels at the suburb site were observed around noon, which coincides with construction work hours, instead of the morning and evening rush hours when emissions from combustion dominated.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both fuel combustion and construction have exacerbated air pollution in coastal and urban areas in China.  相似文献   
963.
A2O工艺好氧末段溶解氧变化对脱氮除磷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连续流A2O工艺处理实际的生活污水,研究好氧末段在不同溶解氧(DO)浓度条件下对污泥沉降性能、系统脱氮除磷的影响,同时考察了DO对污泥硝化活性、厌氧释磷速率和反硝化脱氮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末段溶解氧的提高,污泥容积指数SVI从140降至100左右,后又升高到120~170;系统的硝化效果提高,氨氮的去除率从6...  相似文献   
964.
厌氧膨胀床处理低浓度污水的污泥颗粒和生物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的聚集形态和活性,是影响厌氧反应器处理效率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厌氧膨胀床反应器(anaerobicex—pandedblanketreactor,AEBR)处理低浓度城镇污水在启动和稳定运行期的污泥活性研究,AEBR在启动运行期内,接种颗粒污泥为适应低浓度基质条件,污泥粒径经历从大变小,再重新颗粒化粒径变大的过程。在运行期第103天,粒径小于1000μm污泥的体积比达到44.7%,平均粒径为952μm,到运行期第173天,粒径小于1000μm污泥的体积比降为28%,平均粒径达1179μm,污泥重新颗粒化完成。颗粒污泥适应新的环境后,单位重量污泥的最大比产甲烷活性(specificmetha.nogensisactivity,SMA)值和胞外聚合物含量增加,分别达到112mLCH4/(gVSS·d)和215mg/gVSS。在处理实际城镇污水的AEBR反应器内,辅酶F420含量可以有效指示污泥样品的产甲烷活性,AEBR反应器不同高度位置的污泥活性不一样,反应器底部污泥活性低于中上部区域污泥的活性。  相似文献   
965.
鸟粪石沉淀法预处理高氨氮废水的镁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药剂费用一直是限制鸟粪石法处理高氨氮废水实际应用的主要因素。实验采用鸟粪石沉淀法预处理高氨氮废水,以磷酸氢二钠作为磷盐,就不同镁盐对高氨氮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将氯化镁与氧化镁联用作为新型镁盐时,有很大的优势。在n(N):n(P):n(Mg)=1:1:1.5,n(MgCl2):n(MgO)=1:2,反应时间为30min条件下,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与常规单独采用氯化镁的处理方法相比,镁盐药剂费用可节约2/3以上。  相似文献   
966.
为了控制污水脱氮中N2O排放,在不同曝气强度下研究了好氧硝化段同时硝化反硝化(SND)系统的N2O排放特性,并采用PCR—DGGE技术分析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发现,随着曝气强度的增强,系统总氮去除率下降,但脱氮中N2O—N所占比例则上升,实验中从低到高3个曝气强度下,总氮去除率分别为80.01%、65.28%和58.62%,脱氮中N2O—N所占的比例为1.89%、7.84%和9.20%。PCR—DGGE分析显示,和低曝气强度下相比中、高曝气强度下系统微生物群落发生明显变化,但中曝气强度和高曝气强度下系统微生物群落表现出较高相似性。这表明,不同曝气强度下系统N2O排放受到氮素转化和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适宜曝气强度不仅提高总氮去除率,还可有效控制N2O排放。  相似文献   
967.
利用磁性二氧化硅表面接枝的聚丙烯酰胺络合Cu2+离子,制备了表面铜螯合磁性SiO:材料,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该磁性材料进行了表征,并通过配位作用固定化漆酶,考察了其对水中2,4-二氯酚(2,4-DCP)的催化降解效能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表面铜螯合磁性SiO:固定化漆酶对2,4-DCP具有较好的催化降解效能,利用8g/L固定化漆酶催化降解50mL初始浓度为24.25mg/L的2,4-DCP,反应12h2,4-DCP去除率达91%;当pH值在3.0~6.0范围内时,2,4-DCP的去除率随反应pH值的增加而升高;2,4-DCP初始浓度在14.39~257.6mg/L范围内时,反应12h,2,4-DCP的去除率均达85%以上;给酶量增加促进2,4-DCP的去除,但过多的给酶量导致单位质量固定化漆酶催化降解2,4-DCP的速率下降;水中硫酸根离子对固定化漆酶催化降解2,4-DCP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碳酸氢根离子明显抑制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968.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反渗透(RO)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了深度处理实验。原水经MBR系统处理后,COD去除率、ss去除率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89.9%、100%和87.5%。MBR系统处理出水进入反渗透(RO)系统进行处理,硬度去除率和除盐率分别达99.62%和99.64%,同时可进一步除去剩余的COD、色度。系统出水水质满足生产回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9.
甲醛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采集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1株具有高效降解甲醛能力的菌株并命名为JQ-1,根据其形态特征,初步判断菌株JQ-1属假单胞菌属。同时对菌株JQ-1的生长特性及降解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降解甲醛的最适条件为:甲醛废水浓度为50mg/L,pH值为6,培养温度为25℃,摇床转速为150r/min。在最适条件下,菌株JQ-1具有较强的降解甲醛能力,当甲醛废水浓度为50mg/L时,在24h内甲醛降解率可达87%以上。  相似文献   
970.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中硬脂酸钙的形成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稳定运行的餐厨垃圾单相厌氧消化体系中,出现白色颗粒状物质,且随着负荷的提高,其数量和粒径不断增加。利用能谱技术分析白色颗粒的元素组成,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和13C核磁共振技术分析白色颗粒中的官能基团。经过研究分析认为,该白色颗粒的主要成分为长链羧酸钙盐,具体为硬脂酸钙。同时,对其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该物质的形成对餐厨垃圾中油脂的去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