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519篇
安全科学   134篇
废物处理   86篇
环保管理   88篇
综合类   775篇
基础理论   185篇
污染及防治   317篇
评价与监测   52篇
社会与环境   46篇
灾害及防治   7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Mitigation and Adaptation Strategies for Global Change - Coastal cities are exposed to high risks due to climate change, as they are potentially affected by both rising sea levels and increasingly...  相似文献   
172.
173.
174.
我国目前公众对大气环境污染问题的敏感度较高,全面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业已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并日益紧迫,为此必须在政策顶层设计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大气环境管理技术路线和系统有效的对策措施。本文在总结我国大气环境管理成功经验和分析未来大气环境质量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大气环境管理重心必须由总量控制向质量改善转型以及相关对策措施:突破我国目前大气复合污染这一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从环境管理体制等方面看,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在管理机制方面,构建"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的区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第二,推行区域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机制等制度;第三,建立起以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的总量控制方法,实施SO2、NOx、颗粒物、VOCs等多污染物的协同减排;第四,探索有利于联防联控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5.
176.
施工安全生产风险是由风险事件概率和风险后果2个要素决定的。从施工安全风险后果,即潜在安全风险后果影响的人员角度,介绍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人员聚集性活动安全专项的系统管理方法。施工安全风险跟踪监控实践,表明该方法对促进安全生产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7.
在创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了解和掌握甘肃省各城市旅游业规模以及城市之间的旅游吸引范围,有利于在空间上解构甘肃省内城市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通过建立甘肃省各市州旅游业规模评价体系,用因子分析法评定了各个城市的旅游业规模,并划定了三个旅游业规模城市等级,结合断裂点理论和场强公式进行分析,考量省内各城市带和城市间的旅游吸引范围以及旅游吸引力大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甘肃各城市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8.
实际垃圾焚烧系统中飞灰会在尾部烟道堆积并在受热后发生二噁英的再生成、热降解及向烟气解析等协同作用.本文研究了半干法脱硫塔前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在受热过程中二噁英的质量变化及其气固相分布情况,重点研究了反应温度、含氧量及硫胺基复合阻滞剂的添加等对飞灰中二噁英热解析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50℃时飞灰析出的气相二噁英很少,而450℃时气相二噁英的比例高达99.7%;氧含量对飞灰中二噁英的热解析特性影响较大,当氧含量为6%时,气相二噁英的析出量最大,达到2.87 ng·g-1;350℃时添加硫胺基复合阻滞剂后二噁英总量明显下降,表明阻滞剂能够抑制二噁英再合成,但气相中二噁英的比例从47.69%上升到87.50%.  相似文献   
179.
麦秆酸预处理后与猪粪混合发酵提高产气量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水平的酸处理对麦秆混合发酵过程中各指标变化的影响,本试验通过测定不同醋酸浓度、时间处理后的麦秆与猪粪混合厌氧发酵进程中还原糖、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以及p H值变化和甲烷产量,探究各指标的关系并优化得出最佳醋酸处理组合,以期为酸预处理混合发酵实现高甲烷产量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醋酸处理后的麦秆通过与猪粪混合发酵可明显提高甲烷单位产量,增幅为124.28%~207.40%.发酵过程中还原糖、VFA、p H值间相互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建立模型,得到醋酸处理的最优组合为浓度3.35%、时间6.75d,最大甲烷单位产量751.97 m L·g-1(以VS计).  相似文献   
180.
生物质炭对土壤重金属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为了解土壤重金属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对生物质炭修复措施的响应,以Cd、Cu、Pb和Zn复合污染水稻土为供试土样,添加不同粒径(1 mm和0.25 mm)和不同施用量(0、1%和5%)的竹炭(BB)、稻草炭(RSB)进行为期1年的恒温((25±1)℃)培养试验后,检测土壤p H、有效磷含量及重金属DTPA有效态含量的变化,并采用BCR连续浸提法分析生物质炭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化学形态再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炭的施用显著(p0.05)提高了土壤的p H值,且在RSB-5%(0.25 mm)处理下效果最显著;稻草炭的施用显著(p0.05)提高了土壤的有效磷含量,且5%用量比1%用量效果更明显;而竹炭的施用对土壤p H值和有效磷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RSB-5%(0.25 mm)处理对降低土壤中Cd、Cu、Pb和Zn有效态含量的效果最佳,分别减少了34.5%、50.1%、52.5%和52.1%;在细粒径(0.25 mm)稻草炭处理下,酸溶态Cd和Cu向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转化,酸溶态Zn向可还原态转化;在粗粒径(1 mm)竹炭处理下,酸溶态Cu和Zn向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化;酸溶态Pb在稻草炭处理下向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转化,且细粒径比粗粒径效果更佳;竹炭和稻草炭的施用改变了土壤中上述重金属各形态的分配,且5%用量比1%用量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