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7篇
  免费   519篇
  国内免费   1534篇
安全科学   587篇
废物处理   181篇
环保管理   476篇
综合类   3268篇
基础理论   701篇
污染及防治   832篇
评价与监测   319篇
社会与环境   290篇
灾害及防治   22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280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206篇
  2017年   242篇
  2016年   233篇
  2015年   275篇
  2014年   332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89篇
  2010年   426篇
  2009年   412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79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磁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磁分离技术具有分离速率快、效率高、无二次污染、占地少、投资低、操作方便等优点,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特别是随着超导高梯度磁分离技术以及磁分离器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其在水处理领域极具潜能.因此,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分析和总结了目前主要磁分离技术(例如,磁场直接应用、磁絮凝-磁分离、磁吸附-磁分离、磁催化-磁分离及磁分离耦合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近年来磁分离技术在国内水处理行业中的研究与实际工程应用推广现状,分析了磁分离技术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的优势和当前应用中存在的限制,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虽然磁分离技术目前已经成为水处理领域一项广泛应用的分离技术,但在机理研究、特异性磁种制备、磁体技术与磁分离器设计、磁分离工艺优化及实际的工程应用推广上仍存在一定的滞后,需要进一步的开展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92.
Polyurethane foam(PUF)passive samplers were deployed and tree bark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15 sites across western China in 2013,and the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OCP)concentrations in the samples were determined.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and its degradation products(collectively called DDTs),hexachlorocyclohexanes(HCHs),and hexachlorobenzene(HCB)were the dominant OCPs in the PUF samples and tree bark samples.The mean DDTs,HCHs and HCB concentrations were 33,22 and 18 ng/sample in the PUF samples,and 428,74,and 43 ng/(g lipid weight(lw))in the tree bark,respectively.The OCP concentrations in the air,calculated using PUF–air and tree-bark–air partitioning models,were of the same order of magnitude.Both sample types showed that relatively fresh inputs of DDT and HCHs to the environment have occurred in western China.Meanwhile,PUF passive sampler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use of tree bark samples as passive samplers.The OCP compositions in the PUF and tree bark samples were different.Only the relatively stable OCPs(such as HCB,β-HCH and p,p′-dichlorodiphenyldichloro-ethylene(DDE))were consistent in the PUF and tree bark samples.  相似文献   
993.
黄海、东海颗粒有机碳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研究了2007年秋季黄海、东海海域颗粒有机碳(POC)的时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POC的浓度为7.25~766.00μg/L,平均浓度为(97.37±86.35)μg/L,其平面分布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特征,近岸POC的等值线与海岸线平行;垂直分布呈现除底层外随着深度增加逐渐降低的趋势。海水中POC浓度与浊度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叶绿素a无显著相关关系,这表明POC主要来自于陆源输入。对不同海区POC的垂直分布和周日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黄海区由于水深较浅,POC的垂直分布比较均匀,POC周日分布除了受到生物周日活动的影响外还受到潮汐作用的影响。长江口附近海区悬浮颗粒物浓度大小是POC浓度和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垂直分布上表现出表层低底层高的特征。东海陆架区POC的垂直分布和周日变化均受到生物活动和水文条件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受黑潮影响的海域POC的浓度都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94.
建立了基于组合权重法的长江口生态评价系统,并对2008年长江口生态监控区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整个监测区域已经没有健康海域,5月份健康状况要稍好于8月份.该评价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客观、准确,能为生态监控区的监视、监管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5.
叙述了稀土元素的化学结构及其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系统介绍了植物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结构及其在植物体内的功能,并以重稀土元素Tb(Ⅲ)为例,通过探讨其对HRP的酶活和生态毒理效应等影响的研究,对两者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6.
环境分析技术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环境分析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作用以及环境分析工作过程进行了阐述,根据该环境分析工作过程对某型机载设备的低气压环境条件进行了环境分析,确定了该型机载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要求和环境试验要求.采用规范合理的环境分析技术是获得科学合理的环境要求和提高环境适应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7.
分析了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化学污泥和剩余污泥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了以化学污泥、剩余污泥、化学污泥和剩余污泥组成的混合污泥为接种污泥,对比研究了三种污泥的厌氧消化启动,结果表明,从产气量和有机物降解率分析,三种污泥作为厌氧消化的种泥都是可行的,启动优先顺序为化学污泥>混合污泥>剩余污泥,但考虑到化学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后出泥脱水性能差,建议采用化学污泥和剩余污泥的混合污泥进行启动。  相似文献   
998.
上海市大气中PM10浓度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市2002年-2009年的PM10实测数据和同步气象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上海市PM10污染分析研究。对2002年-2009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得到了上海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季节变化规律、每日小时变化规律以及上海市不同地区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的分布特征,并对这种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了详尽地分析。研究表明上海市空气环境质量在逐年好转,其标志是累计超标污染天数每年减少5天;在一年当中,污染天数最多的是冬季,其次是春季,最少的是夏季;在空气环境质量逐年好转的大趋势下,针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9.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已成为社会共识,各级政府就开展生态补偿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与实践,流域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予以适当经济补偿作为解决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失衡、保护流域水资源生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和迫切需要。本文综述了杭州市生态补偿机制,主要分析了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的实践效果及现存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对策措施,旨在对中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全程质量控制才能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合环境监测工作实际,应用国标经典分析方法一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5516—1995)对空气和废气中甲醛测定进行了全程质量控制技术探讨。概述了方法原理,简介了方法所需仪器与试剂,深入探讨了运用国标法进行空气和废气中甲醛测定全程质量控制技术问题。指出在标准分析方法基础上,选用有效期内的质量合格的分析纯以上试剂,正确进行样品测定预处理,严格规范样品显色、冷却与比色方式,准确进行分析结果数据处理,切实加强结果填报规定程式,能够确保大批量、成分复杂未知气样甲醛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