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038篇 |
免费 | 8198篇 |
国内免费 | 3245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6805篇 |
废物处理 | 1635篇 |
环保管理 | 4061篇 |
综合类 | 49451篇 |
基础理论 | 7410篇 |
污染及防治 | 10578篇 |
评价与监测 | 3168篇 |
社会与环境 | 2469篇 |
灾害及防治 | 21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4篇 |
2023年 | 1169篇 |
2022年 | 2688篇 |
2021年 | 2724篇 |
2020年 | 3299篇 |
2019年 | 3212篇 |
2018年 | 3375篇 |
2017年 | 3780篇 |
2016年 | 3379篇 |
2015年 | 4091篇 |
2014年 | 4582篇 |
2013年 | 5354篇 |
2012年 | 5615篇 |
2011年 | 5184篇 |
2010年 | 4792篇 |
2009年 | 4729篇 |
2008年 | 4376篇 |
2007年 | 4204篇 |
2006年 | 3782篇 |
2005年 | 2732篇 |
2004年 | 2163篇 |
2003年 | 1651篇 |
2002年 | 1511篇 |
2001年 | 1322篇 |
2000年 | 1434篇 |
1999年 | 1088篇 |
1998年 | 716篇 |
1997年 | 685篇 |
1996年 | 674篇 |
1995年 | 584篇 |
1994年 | 395篇 |
1993年 | 313篇 |
1992年 | 391篇 |
1991年 | 302篇 |
1990年 | 256篇 |
1989年 | 207篇 |
1988年 | 157篇 |
1987年 | 79篇 |
1986年 | 82篇 |
1985年 | 53篇 |
1984年 | 55篇 |
1983年 | 40篇 |
1982年 | 47篇 |
1981年 | 34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1972年 | 5篇 |
1971年 | 5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31.
32.
实施循环经济推动大型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困扰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发展的大问题,循环经济模式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本文以龙口矿业集团公司为例,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煤炭企业可持续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3.
34.
就如何使用ClO2和O3对水中石油类污染物氧化去除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反应时间、pH和氧化剂用量对去除率的影响。ClO2的最佳投加量应为有机物总量的1.5倍,反应时间可控制在20min上。ClO2处理pH5.0~6.5溶液时的去除效果最好。同时进行了O3的对照实验。分析了ClO2和O3在水处理应用中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5.
美国环保超级基金制度及其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美国环保超级基金制度的概念和内容作了简要的介绍,并指出了其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以期为我国环境法制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6.
长江下游地区是稻作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然而,水稻对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人群饮食的贡献程度仍不清晰。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能够量化揭示长江下游地区史前人群的摄食策略。系统收集长江下游地区已发表的人骨、动物骨和植物稳定碳氮同位素数据,基于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对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群的摄食策略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距今7.0—5.3 ka长江下游地区人群可能摄食多种动植物资源,该时期水稻对人类饮食的贡献与其他植物资源基本相当。距今5.3—4.3 ka,水稻已超过其他动植物资源,成为美人地遗址人群的主要食物资源。研究揭示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明化进程与稻作农业发展具有同步性,狩猎采集经济则为该区域文明化进程起到基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7.
通过模拟煅烧试验制取水泥熟料,参照JGJ 55-2000(《普通混凝土配比设计规程》)制取混凝土样品,参考SR003.1和NEN 7375浸出试验,分别研究液固比对粒状及块状混凝土样品中重金属(Cr、Ni和As)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液固比条件下粒状混凝土中的重金属浸出浓度为Cr>Ni>As,Cr、As浸出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分别为2 500 μg/L左右和5~6 μg/L,Ni在液固比(L∶S)<6时,浸出浓度随着液固比的增加而降低,在L∶S>6时,浸出浓度较稳定,为35.7~41.5 μg/L;浸出量均随着液固比的增加而增大。液固比(L∶S)<10时,块状混凝土中重金属累积释放量及扩散系数均随液固比的增加而增大,当L∶S>10时两者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38.
以波长为254 nm的紫外杀菌灯为光源,研究了水溶液中消炎镇痛药物安替比林(PZ)的光降解行为;考察了初始pH值及水中其他物质对PZ光降解的影响,探讨了PZ光解机制,并分析其降解产物及光解途径。结果表明,安替比林的光降解遵循拟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pH值变化对光解速率基本没有影响。安替比林直接光降解占主导作用,活性氧类物种(ROS)对安替比林间接光解基本没有贡献。腐殖酸对安替比林光降解有抑制作用,而NO-3,HCO-3,Cl-对安替比林光降解没有明显作用。GC-MS分析表明安替比林在紫外辐射下生成甲酰胺,乙酰胺,2-羟基吲哚-3-酮,2,4(1氢,3甲基)-喹唑啉二酮,1-甲基-2-羟基苯并咪唑,2-羟基苯并恶唑等一系列具有安替比林母体苯环结构的化合物,表明安替比林侧链上N—N键断裂导致其最终降解。 相似文献
39.
40.
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预测评估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维华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24(3):329-334
从环境风险到环境污染事故演变的一般规律入手,提出了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预测评估模式,为环境污染事故风险评估、预防与应急响应提供科学手段。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预测评估模式的提出,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环境安全与应急响应理论;另一方面,对公共安全、企业安全管理与应急响应等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