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3篇
  免费   491篇
  国内免费   983篇
安全科学   475篇
废物处理   38篇
环保管理   163篇
综合类   2224篇
基础理论   335篇
污染及防治   74篇
评价与监测   176篇
社会与环境   145篇
灾害及防治   13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86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河西走廊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分析法,构建环境承载力与生态弹性限度的耦合协调模型,在分析2001—2016年河西走廊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弹性限度的基础上,探析河西走廊生态环境承载力与弹性限度的耦合协调度,评价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弹性限度耦合协调阶段及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水平,从区域和城市两个空间尺度分析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类型,为探索河西走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2001—2016年,河西走廊生态环境承载力和生态弹性限度均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和缓慢波动上升趋势。②河西走廊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现“东南高西北低,优劣破碎穿插”的空间格局特征,耦合协调度在0~0.5之间,生态系统处于低水平和拮抗耦合阶段,生态环境质量处于濒临失调阶段。③河西走廊生态环境承载力与生态弹性限度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区域差异。河西走廊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共分9个等级3个层次3个耦合协调阶段:高水平-磨合阶段区(良好协调、中度协调和初级协调区);中等水平-拮抗耦合阶段区(勉强协调、濒临失调和轻度失调区)和低水平区-低水平耦合阶段区(极度失调、严重失调和中度失调区)。④根据2001—2016年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况将河西走廊五市分为4种耦合协调类型:高耦合协调增长型(张掖市、金昌市)、高耦合协调减少型(武威市)、中耦合协调增长型(嘉峪关市)和低耦合协调增长型(酒泉市)。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战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72.
浮游动物常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指示生物,但多集中于湖泊和水库等大型自然水体中。基于放养密度和搭配水生植物不同,中华鳖有不同的池塘养殖模式,而呈现出不同的水生态环境。通过调查鳖-单养、鳖-莲、鳖-生态和鳖-菱4种主要的池塘养殖模式水质指标和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了解不同养殖池塘中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结构与富营养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鳖-单养模式DO、NH_4~+-N、NO_2~--N、TN、TP、COD、Chl a、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均显著高于鳖-莲、鳖-生态和鳖-菱模式,SD显著低于鳖-莲、鳖-生态和鳖-菱模式(P0.05);养殖池塘中共记录枝角类6属7种,哲水蚤3属3种,剑水蚤6属6种,共同优势种为毛饰拟剑水蚤(Paracyclops fimbriatus)、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和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鳖-单养模式单独聚为一类,鳖-莲、鳖-菱和鳖-生态模式聚为一类;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枝角类丰度和TLI呈负相关(P0.05),哲水蚤丰度和TLI呈正相关(P0.05),剑水蚤和浮游甲壳动物丰度与TLI呈显著正相关(P0.05);RDA显示Chl a、NO_2~--N、SD、WT和COD显著影响了浮游甲壳动物组成(P0.05)。该研究不仅可以为中华鳖池塘养殖模式的开发提供技术指导,而且可以为渔业生产影响淡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73.
在全球气候不断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开展河川径流变化的归因研究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具有现实意义。以雅砻江流域雅江水文站以上区域作为研究区,采用线性分析、Mann-Kendall检验法和累积距平法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1961~2015年水文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进而基于Budyko假设水热耦合平衡原理的弹性系数法估算了径流变化对各影响因子的弹性系数,并对研究区的径流变化进行归因分析。结果表明:近55年来,研究区年径流深整体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496 mm/a,并在1999年发生了由低到高的显著突变。年降水量和潜在蒸散量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变化率分别为0.994和-0.246 mm/a。降水、潜在蒸散发和下垫面弹性系数分别为1.40、-0.40和-0.83,说明年径流对降水量的变化最为敏感,其次是下垫面变化,对潜在蒸散量变化的敏感度最低。年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呈微增强趋势,对下垫面变化的敏感度逐步减弱。气候变化是年径流增加的主要因素,总贡献率为60.66%,其中降水量和潜在蒸散量的贡献率分别占59.21%和1.45%,下垫面变化的贡献率为39.34%,反映下垫面变化的NDVI自1999年后呈下降趋势,是导致径流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74.
雷蕾  严恩泽  杨卫国  魏彤彤 《安全》2020,(2):17-26,10
电气火灾是目前国内发生频次最高、危害最大的火灾类型。为了防止电气线路火灾导致的火势蔓延和发展,需做好电气线路贯穿孔口的防火封堵。本文通过分析电气线路的火灾原因和火灾危害性,提出开展电气线路防火封堵的必要性。并结合电气线路贯穿孔口防火封堵的应用现状、相关规范要求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电气防火封堵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5.
为研究储氢材料Kβ-MgH2分解放气过程,在以10 ℃为步长,80~130 ℃区间内,48,120 h时间条件下,采用基于传感器压力变化计算被测物质分解放气量的动态真空安定性测试(DVST)方法,得到在上述条件下Kβ-MgH2分解过程中的压力变化、Kβ-MgH2的单位分解放气量和在不同研究温度下的分解放气规律,分析DVST测试时长的设置方法,验证Kβ-MgH2在时温等效系数为2.5时的时温等效特性。结果表明:在选定的测试条件下,Kβ-MgH2分解放气量稳定,单位分解放气量与样品状态无关;Kβ-MgH2单位质量放气量先快速增加,随后趋于平稳,测试温度越高,Kβ-MgH2放气速率越快,单位质量放气量越大;根据选定的测试温度和温度变化步长,可知Kβ-MgH2分解放气过程具有时温等效性。  相似文献   
976.
介孔材料由于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如较高比表面积、较大且连续可调的孔径等,使其在化工、医药、环境保护、纳米功能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从介孔材料作为吸附剂和催化剂两个方面综述了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77.
基于模糊数学的大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毅 《四川环境》2012,31(3):61-64
鉴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运用模糊数学方法,选用SO2、NO2、PM10作为评价因子,参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通过计算污染因子权重分配系数和隶属度对乌鲁木齐市2004年至2010年大气环境质量给出客观的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总体大气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三级),但空气质量在逐年好转,SO2和PM10依然是乌鲁木齐市空气质量的制约因子,且NO2的权重在逐年上升。模糊综合评判考虑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模糊性,根据污染物浓度对各级别的贴近度考察污染物的级别,评价结果比较直观,可以细致准确的评价环境质量等级,评价结果基本可以反映环境空气污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978.
山东省经济结构的失衡水平:测度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区之一,但随着经济增长的不断推进所积累的矛盾和失衡水平也逐渐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日趋降低。为考察山东省经济发展的现状,明确山东省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该文拟根据文献[1]的方法,构建省域经济结构失衡程度指标体系。考虑到省域经济的特殊性,确定了包括产业结构、投资消费结构、金融结构、省内经济结构和国际收支结构5大类共17个指标作为基本指标体系,对近10年以来山东省经济结构失衡程度进行了测试,并且利用相同的指标体系对广东、江苏、浙江等东部代表性省区以及全国的整体结构失衡水平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分析,明确了山东省经济结构失衡的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结果表明:山东省经济结构失衡现象较为突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日趋降低。本文建议山东省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理顺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提高国民经济中消费所占比重,平衡省内各市际间经济发展水平才能真正缓解经济结构失衡状况,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979.
李子凹沟和滑脚坡沟是著名高频泥石流沟蒋家沟中游流通段的两条支沟,流域条件极为相似,泥石流暴发频率高,堆积扇发育快。以这两条沟为对象,观察泥石流在堆积扇上的运动和停积过程,对不同特征的泥石流堆积体进行采样分析,并在每年雨季前后测量堆积扇地形及其纵横断面。对这两条支沟泥石流堆积扇2006~2008年的发育过程、平面形态、纵横剖面、堆积速度等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滑脚坡沟泥石流体颗粒较粗,容重大,泥石流整体堆积,呈垄岗状。李子凹沟泥石流粗大颗粒少,容重小,在扇体上漫流,堆积呈舌状。堆积扇的进一步发育主要靠垄岗状堆积 改道完成。(2)主沟堆积条件下,支沟泥石流堆积扇以淤高为主,且淤高幅度在扇体上下部分布均匀。(3)泥石流堆积扇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纵比降基本稳定,表现为剖面上发生持续且较为均衡的堆积。横剖面在主沟上游方向的坡度较小。〖  相似文献   
980.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高校在大学生安全教育方面重视不够,内容观点陈旧,教育手段单一等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珍爱生命的理念,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与防范技能,培养学生健全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制订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完善安全教育的领导体制与运行机制,切实做好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