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58篇 |
免费 | 2143篇 |
国内免费 | 147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953篇 |
废物处理 | 165篇 |
环保管理 | 452篇 |
综合类 | 4724篇 |
基础理论 | 1023篇 |
污染及防治 | 922篇 |
评价与监测 | 402篇 |
社会与环境 | 333篇 |
灾害及防治 | 30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214篇 |
2023年 | 331篇 |
2022年 | 522篇 |
2021年 | 549篇 |
2020年 | 565篇 |
2019年 | 429篇 |
2018年 | 371篇 |
2017年 | 431篇 |
2016年 | 402篇 |
2015年 | 432篇 |
2014年 | 416篇 |
2013年 | 501篇 |
2012年 | 588篇 |
2011年 | 502篇 |
2010年 | 439篇 |
2009年 | 418篇 |
2008年 | 401篇 |
2007年 | 348篇 |
2006年 | 366篇 |
2005年 | 288篇 |
2004年 | 195篇 |
2003年 | 124篇 |
2002年 | 109篇 |
2001年 | 119篇 |
2000年 | 84篇 |
1999年 | 39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明确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管的对象,分析了我国现阶段调查监管存在的监管力量不足、从业门槛不明确、实时监管措施缺乏等问题.结合国内外调查工作监管经验和近年苏州工业园区调查监管的探索实践,提出了鼓励引导相关利益方参与调查监管、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和机构监管制度、引入监理机制、推进信息化过程管理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12.
噪声监测特别是非稳态噪声监测由于声源存在不确定性及突发性,现场工况的确认一直是监测的难点.以健身房制造噪声扰民为例,通过法院确认进行模拟工况来对非稳态噪声进行监测,同时探讨了非稳态噪声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及问题,针对噪声纠纷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应从源头尽量避免噪声纠纷的发生,增加隔音材料,增加减振消声的措施,完善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81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于2016年9月和12月对南京市2个典型地区大气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质量浓度进行分析,并开展了PAHs组成特征、来源解析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工业区(六合区)和生活区(江宁区)大气(气态和可吸入颗粒态)中16种PAHs的质量浓度分别为914.82和712.27 ng/m~3,苯并[a]芘毒性等效浓度分别为274.1和309.84 ng/m~3,且呈现冬季高、秋季低的特征。比值法源解析结果表明,燃煤污染是六合区PAHs污染主要来源,而江宁区主要表现为交通污染。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六合区和江宁区人群通过大气吸入PAHs的超额致癌风险分别为5.17×10~(-5)和5.85×10~(-5),均略高于可接受水平10~(-6)。 相似文献
81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低剂量-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DCs)的低剂量-效应已成为生态毒理学界的研究热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接近或低于无可见不良效应浓度水平(NOAEL)时仍可诱发生物效应并存在非单调剂量-效应关系,这对现行的动物繁殖和发育毒理学检测规程以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挑战.此外,由于环境中内分泌干扰物呈低剂量长期暴露的特征,研究低剂量-效应对正确进行生态风险评价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低剂量-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15.
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地理分布与生境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对珍稀濒危植物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进行有效保护,通过实地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对其地理分布与生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1)金花茶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南部的防城、南宁、隆安、扶绥等县(市)。位于北纬21°30′~22°55′,东经107°36′~108°33′区域内。金花茶的垂直分布高度在12~450m之间,以海拔200~300m之间的范围较为常见。(2)金花茶为喜暖热植物,对热量要求较高,属热带性树种。金花茶不能忍耐阳光直射,为喜荫耐荫植物,要求的光合有效辐射一般小于photons12.8μmol?m-2?s-1。(3)金花茶群落植物组成种类多样,且多属热带性树种。组成群落主要科有橄榄科(Burseraceae)、山榄科(Sapot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桑科(Moraceae)、藤黄科(Guttiferae)、无患子科(Sapindaceae)、番荔枝科(Annonaceae)、梧桐科(Sterculiaceae)的种类。研究结果摸清了金花茶的地理分布和主要生态特性,为金花茶的引种驯化和种质资源的保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16.
利用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有机碳与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动态碳库,其微小的变化可能带来对全球大气CO2浓度的较大变化。颗粒态有机碳在土壤中周转速度较快,比土壤总有机碳更易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对于评价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固定过程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采集不同的耕作、轮作和施肥处理的14年28茬的紫色土长期试验土壤,分析有机碳与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在土壤及不同深度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长期垄作免耕并实行水稻(Oryza sativa)油菜(Brassica)轮作的利用方式下,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与颗粒态有机碳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利用方式下,而稻油水旱轮作平作利用方式下最低。整个耕层0~3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介于8.92~29.98g·kg-1之间,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变幅为0.54~3.43g·kg-1之间,且存在随深度递增而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碳与颗粒态有机碳都可用作评价利用方式影响紫色水稻土土壤质量变化与固碳能力的有效指标,但颗粒有机碳对于管理措施的响应更为敏感。从总有机碳与颗粒有机碳的关系来看,不同管理下有机碳的增加与土壤物理保护能力的提高有关。垄作免耕(稻油)的利用方式最有利于有机碳的保护和稳定。 相似文献
817.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具有不同Nb/Ti摩尔比的复合钛铌酸钾盐,通过Ag+离子交换对其进行改性。在静态下评价了Ag+改性复合钛铌酸钾盐对二甲基硫醚(DMS)和乙硫醇(EM)的吸附与紫外光催化氧化作用,使用红外光谱技术对催化剂表面滞留物种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g+改性复合钛铌酸钾盐对DMS的吸附作用力比EM弱。随着Nb/Ti摩尔比增加,Ag+改性复合钛铌酸钾盐对EM的吸附作用力增强。在紫外光辐射下,Ag+改性的复合钛铌酸钾盐将DMS氧化为亚砜、砜和硫酸盐,而EM则被氧化为磺酸和单齿硫酸盐。 相似文献
818.
819.
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