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5篇
  免费   1367篇
  国内免费   2477篇
安全科学   1446篇
废物处理   109篇
环保管理   638篇
综合类   6260篇
基础理论   1124篇
污染及防治   230篇
评价与监测   560篇
社会与环境   681篇
灾害及防治   381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576篇
  2021年   562篇
  2020年   707篇
  2019年   444篇
  2018年   430篇
  2017年   466篇
  2016年   395篇
  2015年   505篇
  2014年   459篇
  2013年   579篇
  2012年   727篇
  2011年   738篇
  2010年   672篇
  2009年   615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562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454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论文以生态承载力理论为指导,对铜山县2000~2008年的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并对2009至2020年的生态承载力进行预测,计算及预测结果显示人均生态承载力呈缓慢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92.
净化槽技术在中国农村污水分散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源于日本的净化槽污水处理技术,技术具有安装简便,运行管理方式灵活的特点,尤其适合于农村污水分散处理.加强对净化槽技术的研究分析,使之更好的应用于中国农村污水分散处理领域,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此介绍了净化槽技术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以及日本对净化槽所建立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同时对近年来我国引进、研发并在农村地区使用的各种净化槽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最后对净化槽技术在中国农村污水分散处理中存在的技术和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3.
对2008年9月~2009年8月南太湖入湖口浮游植物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南太湖入湖口6个点位浮游植物共有8门93种,其中中营养化和富营养化藻种占45%左右。典型的富营养化水体指示藻类微囊藻和隐藻在1#~6#点位均为优势种。基于Shannon-Vea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并结合同期水质类别结果判定:1#~6#为无污染。  相似文献   
994.
对PCB测定中所使用的Aroclor和单体标准品的区别、联系和使用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对PCB测定中的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生物分析法、免疫分析法的优点、局限性进行了比较.对今后的PCB的测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95.
长江口及东海赤潮海洋环境特征综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东海及长江口邻近海域赤潮频繁发生的现象,本文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和研究追踪,分别从东海赤潮的生物化学、物理海洋和地质沉积三大方面对其爆发的海洋环境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具体涉及浮游藻类密度、叶绿素a含量、初级生产力、海洋温盐流、地貌沉积八个分项的解释,从整体上对长江口及东海赤潮生消演变的海洋环境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进一步的认识赤潮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基于遥感技术的河口三角洲湿地景观生态健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介绍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参数(水体/泥滩/植被)的光谱特征,对比了不同特征植被的光谱曲线差异,探讨了最新的湿地遥感影像的信息提取技术及研究成果,综述了湿地景观生态指标参数的计算和基于景观指标的湿地生态健康评价。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技术的使用,将使人们在湿地研究中把宏观尺度,中观和微观尺度高度地统一,更加全面的把握湿地生态系统内部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7.
对大连湾湾口断面处3个站的海流和温度盐度剖面进行了周日同步观测,在此基础上,计算并讨论了大连湾口断面处的潮流和混合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连湾湾口的潮流类型为非正规半日潮流,M2分潮流为其优势分潮流;大连湾口陡坡处的平均混合率较强,约为10-3m2/s,混合率的最大值约为10-2m2/s,是大洋混合率背景场的1 000倍,主要发生在上层和底层。潮流与地形的相互作用为混合提供了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998.
浙江南麂海域双壳贝类的腹泻性贝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腹泻性贝毒(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在我国浙江南麂海域的分布,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在浙江南麂海域的主要水产养殖区设立了六个采样点,以厚壳贻贝、条纹隔贻贝、紫贻贝、虾夷扇贝、太平洋牡蛎、野生牡蛎为对象逐月采样,用小白鼠生物测定法进行腹泻性贝毒测定。结果显示,南麂海域DSP检出率和超标率都较高,分别达到了63.3%和56.7%;DSP检出率和超标率在夏季最高,冬季最低;DSP地理分布范围较广,几乎包括了整个南麂海域;易于积累DSP的主要贝类为养殖的虾夷扇贝和紫贻贝,野生的牡蛎、条纹隔贻贝和厚壳贻贝。  相似文献   
999.
以太平洋附近3.2 km2的区域为调查对象。首先,通过区域内的19口地质调查井,确认了含水层由透水性不同的多层土质构成,含水层以下的不透水层总体上从海岸开始呈逐渐隆起的山丘状。其次,通过测量距海岸不同距离的10口井水铅直方向电导率,确认了咸淡水混合区域特征点和地下水面伴随着潮汐的波动而变化的规律。即,在同一位置不同季节,其变化的特征不同;同一季节不同位置的调查井,因所处位置的地质构造及与海岸、感潮河流距离的不同,其变化特征也不同,这与迄今为止的众多研究结果不同。此外,通过分布于区域内的36个电法探测点的探查和井水铅直方向电导率的调查认为,海水入侵虽然受到感潮河流的一定影响,但从整个调查区域来看海水仍以"楔状"向着内陆入侵。同时,针对调查区域的不透水层的特征建立的数理模型对以上的部分调查结果给出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1000.
IEC 61000-4-2中ESD间接放电实验一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 61000-4-2:2001修改了对位于受试设备下方的水平耦合板施加放电的试验方法。按照新的试验方法对3种不同厂商生产的静电放电模拟器在水平耦合板上产生的电场和磁场的一致性进行了研究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距离放电点较近时,不同模拟器之间产生的场的差异很大,而距离放电点较远时,不同模拟器之间的差异变小,可以通过增大放电间距来改善不同模拟器之间的一致性;提高放电电压,可使不同模拟器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