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21篇 |
免费 | 2536篇 |
国内免费 | 140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99篇 |
废物处理 | 86篇 |
环保管理 | 516篇 |
综合类 | 5325篇 |
基础理论 | 1184篇 |
污染及防治 | 519篇 |
评价与监测 | 467篇 |
社会与环境 | 557篇 |
灾害及防治 | 30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55篇 |
2023年 | 329篇 |
2022年 | 563篇 |
2021年 | 549篇 |
2020年 | 596篇 |
2019年 | 424篇 |
2018年 | 446篇 |
2017年 | 516篇 |
2016年 | 438篇 |
2015年 | 412篇 |
2014年 | 387篇 |
2013年 | 480篇 |
2012年 | 588篇 |
2011年 | 571篇 |
2010年 | 552篇 |
2009年 | 492篇 |
2008年 | 495篇 |
2007年 | 460篇 |
2006年 | 439篇 |
2005年 | 358篇 |
2004年 | 258篇 |
2003年 | 147篇 |
2002年 | 155篇 |
2001年 | 158篇 |
2000年 | 109篇 |
1999年 | 49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51.
文章以"东莞运河樟村国考断面达标"为案例,分析国考断面氨氮不达标的主要风险,同时,基于东莞运河的实际情况,首次提出了以"膨胀床曝气生物滤池(EBF)"为核心技术的上游水质净化厂改造方案,用于改善断面水质.结果表明,EBF技改后氨氮的去除率高达89.7%,出水氨氮的平均浓度为0.74?mg/L.技改后国考断面的氨氮月平均... 相似文献
452.
为探索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致因机理,从而建立安全评价模型,在分析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因素的基础上,从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视角构建加油站安全状态突变模型,并针对常用加油站安全评价中权重获取受主观影响的问题,提出基于突变理论的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通过对评价目标进行多层次分解,利用归一化公式计算出总突变隶属函数值,实现了加油站安全等级评价与动态评判。实例验证表明:突变模型合理地诠释了加油站火灾爆炸事故形成的规律,安全评价结果是合理、可行的,为加油站安全综合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53.
454.
关于公路环境监理专业化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根据公路项目的环境管理的现状和公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结合公路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实践,提出建立专业化的环境监理队伍,专业化的组织形式,规范化的工作方法等。 相似文献
455.
456.
2002年,在乌鲁木齐市5个采样点分别采集了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用化学质量平衡 (CMB)受体模型和二重源解析技术解析了TSP和PM10的来源,结果表明,各主要源类对TSP的分担率依次为扬尘34%、燃煤尘26%、建筑水泥尘10%、硫酸盐8%、土壤风沙尘7%、机动车尾气尘6%、钢铁尘2%、硝酸盐1%、其它6%;对PM10的分担率依次为扬尘30%、燃煤尘28%、建筑水泥尘11%、硫酸盐10%、机动车尾气尘8%、土壤风沙尘8%、硝酸盐1%、其它3%. 相似文献
457.
458.
人工神经网络光度法同时测定四组份染料混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对典型神经网络系统做介绍,并对人工神经网络在光谱分析中的应用作解说.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原理,以快速BP算法,对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的四组分的染料溶液同时进行含量测定.在200~600 nm的范围内,以12个特征波长处的吸收值作为网络特征参数,通过网络训练,酸性橙Ⅱ、酸性红B、甲基紫、酸性嫩黄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5%~2.30%,4种成分的回收率在96.3%~104%之间.实验表明,该算法速度快,预测结果准确,可用于人工神经网络光度法定量测定光解废水中多组份混合染料. 相似文献
459.
460.
研究了由光照、水深等造成的水体pH值变化对絮凝剂除藻效果的影响,并监测絮凝前后不同深度的水体pH值。结果表明:1)当水体pH值无垂向分层,但随光照在8.5~10.5变化时,表层水体终点pH值为5.8~7.9,除藻效率均高于80%,此时中下层水体pH值为5.4~8.0;2)当水体pH值有垂向分层,表层水体终点pH值为7.0~7.3时,除藻效率均高于80%,此时中下层水体pH值为7.0~7.1;3)水池实验中,当表层水体终点pH为6.8时,除藻率高达99.33%,此时中下层水体pH值为7.0~7.1,池水清澈见底。上述结果说明:不论水体pH值是否垂向分层,控制表层水体终点pH值为6.8~7.3时既能有效除藻,也不会使底层水体pH值过低;水体pH值有垂向分层时,絮凝剂的pH值应高于无垂向分层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