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60篇
废物处理   66篇
环保管理   110篇
综合类   487篇
基础理论   163篇
污染及防治   314篇
评价与监测   41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51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1.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围绕加快发展、加速转型两大任务,本文就如何发挥环评"控制闸"、"调节阀"、"助推器"三大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设环评管理、环评审核、环评监管及环评技术支撑四大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812.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排石场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工作原理。在将高密度电阻率法实际应用于排石场的稳定性评价中时,根据各种装置的特点和T、λ参数对高低电阻率的表征特性,进行了多装置及多参数的探测。通过对各二维反演视电阻率成果图的综合对比和解释,划分出了存在地质隐患的区段。经钻孔验证,效果很好。结果表明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多装置、多参数勘探,可以确定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及其电阻率特征,进而对排石场的稳定性做出评价,对同类地质情况的监测、预警,也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813.
姜的妙用     
“冬吃罗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这话里说的姜,其营养是不能小看的。燃烧脂肪.不易发胖。生姜中的辛辣物质产生刺激作用.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加快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并可以充分到达肢体的每一部分.使受凉或爱发凉的四肢末梢受暖发热.毛孔扩张.促进排汗.带走人体内多余的热量。如果体温下降1度.基础代谢能力就会减少12%。人体变暖.代谢增强,不用刻意去做什么就能成为不易发胖的体质。  相似文献   
814.
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硝酸铈和硝酸镧,并检测怀槐细胞悬浮培养过程中异黄酮含量、苯丙氨酸裂解酶(PAL)酶活、还原型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的变化,以探讨稀土元素对怀槐细胞合成异黄酮的影响和机制.结果表明, 20 mmol L-1硝酸铈和10 mmol L-1硝酸镧较适合诱导怀槐悬浮培养细胞合成异黄酮;细胞培养过程中,硝酸铈和硝酸镧诱导异黄酮合成的变化趋势与PAL酶的活性变化一致;氧化还原态变化分析发现,硝酸铈和硝酸镧处理的细胞中GSH/GSSG比例分别在d 3和d 2达到最大值,是同期对照的1.46和1.47倍,而异黄酮含量则在d 4和d 3达到最大值,分别达到了271.42 μg g-1 (DW)和279.32 μg g-1 (DW).研究结果显示,怀槐细胞悬浮培养中添加稀土元素提高次生代谢产物异黄酮的合成可能与稀土元素诱导细胞氧化还原态的改变有关.图3参16  相似文献   
815.
欧阳科  黎丽华  陈媛  谢珊 《生态环境》2011,20(4):706-710
采用一体式MBR处理垃圾渗滤液,系统考察MBR对COD、NH4+-N和T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可将垃圾渗滤液的COD降至650-1 500 mg·L-1范围;在HRT为1.5 d、DO为0.75-1.20 mg·L-1、不排泥条件下运行时,对TN质量浓度低于2 300 mg·L-1、容积负荷低于0.25 kg.m-3.d-1(以N计)的渗滤液进行处理,MBR对NH4+-N与TN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7%和72%以上。在M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运行中发现,膜的污染速度较快,并且呈现"两段性"的规律,采用碱+氧化剂的清洗方式可有效去除膜污染,降低过膜压力。  相似文献   
816.
灾害损失的定量计算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冯利华 《灾害学》1993,8(2):17-19
本文提出了一个衡量灾害损失的定量指标——灾级。灾级大小是将一次灾害中死亡、伤害和直接经济损失数折算成规范化指数后计算出来的。其方法简单易行,且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817.
1998年 ,长江流域发生了类似 195 4年的百年一遇全江性大洪水 ,1999年长江又发生了较大洪水。在上述背景下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否会发生中强震 ,需要进行认真的探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长江大洪水之后 3年内 ,鄂、湘沿江地区中强地震受长江大洪水的“耦合振荡”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818.
研究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合硫酸铁复合絮凝剂(PDMDAAC-PFS)对活性污泥的脱水性能,考察了投加量、配比和PDMDAAC的特性粘数等对污泥比阻降低和滤液浊度与COD去除的影响,并与PFS、PDMDAAC、PFS与PD-MDAAC联用(分开加入)、聚丙烯酰胺(PAM)、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F130)和KHYC型絮凝剂的脱水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DMDAAC-PFS对污泥比阻的降低和滤液浊度与COD的去除效果最好,但产生絮团的大小和强度比CPF130差,而其中PDMDAAC和PFS的用量分别比单独使用PDMDAAC和PFS减少了一半以上;PDMDAAC与PFS复配,增加了絮凝剂分子聚集体体积,利于在污泥粒子群间吸附架桥。  相似文献   
819.
根据理论分析提出生物吸附-沉淀-再生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即高负荷生物吸附再生法。该工艺对污染物去除的作用主要包括污泥的絮凝作用、吸附作用和生物代谢作用,而以前两者的作用为主。对城市污水的生产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SS、COD、SCOD和BOD等污染物的去除率,具有明显的处理效果,对于西北干旱缺水地区实现污水资源化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20.
研究了混凝土生态膜污水处理工艺的循环挂膜过程.综合考察了混凝土膜片表面生物膜的生长变化情况、细菌数量及其微型动物的组成演化.生物膜成熟以后,投加实际生活污水连续运行:COD的平均去除率为76.0%;BOD5平均去除率为94.9%,出水均小于8.00 mg/L;NH3-N的去处理效果明显,第5周达到54.1%,出水可达到广东省一级排放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