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93篇
  免费   537篇
  国内免费   5465篇
安全科学   918篇
废物处理   942篇
环保管理   1170篇
综合类   8133篇
基础理论   2610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360篇
评价与监测   546篇
社会与环境   497篇
灾害及防治   617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680篇
  2021年   542篇
  2020年   408篇
  2019年   430篇
  2018年   536篇
  2017年   656篇
  2016年   682篇
  2015年   856篇
  2014年   1157篇
  2013年   1617篇
  2012年   1260篇
  2011年   1343篇
  2010年   962篇
  2009年   952篇
  2008年   1012篇
  2007年   922篇
  2006年   825篇
  2005年   603篇
  2004年   420篇
  2003年   549篇
  2002年   483篇
  2001年   408篇
  2000年   432篇
  1999年   473篇
  1998年   422篇
  1997年   351篇
  1996年   333篇
  1995年   284篇
  1994年   235篇
  1993年   188篇
  1992年   151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69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通过对一个待建的城市生活垃圾场处理技术的综合分析,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指标体系,然后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归一化,得到一个通用的评价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该垃圾的垃圾处理方式进行评价,最后提出卫生填埋是当前较为合理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2.
淮河流域多闸坝河流COD综合衰减系数测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在多闸坝河流上,利用枯水期断面化学需氧量同步监测数据测算COD综合衰减系数的方法,用该方法测算河南省辖河流域部分河流COD综合减系数在0.08-0.341/d。并用实际监测结果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93.
超临界水处理有机废物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临界水处理废物以通过添加氧化剂的超临界水氧化和不加氧化剂的超临界水萃取两种方式实现,超临界水氧化应用较多,与其它废物处理技术相比有显著优点。本文总结了超临界水氧化流程和反应机理,评述了添加剂,温度,压力及停留时间,催化剂等对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影响,同时介绍了超临界水氧化和超临界水萃取的最新应用研究状况及尚需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4.
本文论述了目前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及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本身的局限性以及人们观念等原因 ,目前的环境污染治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何认识并克服它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并提出有实施污染治理过程中 ,必须用持续发展的理论进行指导 ,将污染物的污染防治战略转变为污染防止战略即“清洁生产”战略  相似文献   
195.
介绍了长岭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开发和管理的经验,分析了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6.
197.
简述了燃煤氮氧化物的产生、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综述了燃煤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技术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相关建议及解决的方案途径。  相似文献   
198.
改进的灰色关联投影法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具有多指标的特点,且各指标的属性、重要程度和可比性都不相同,使得方案比选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通过采用适应不同环境的分辨系数和基于信息熵的权重计算,来改进灰色关联投影方法,使得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和准确。最后用实例论证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9.
系统介绍了一种新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渗透性反应墙,阐述了可渗透反应墙的类型、活性材料的选取、反应机理,可渗透反应墙的构建、应用实例以及存在问题等,并展望了其今后还需深入研究的方向,认为其是一种非常有发展前景的环境污染修复技术。这将为在我国开展该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0.
采集了2005年8月具有代表性的道路附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分析了PM10中的离子、重金属及碳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哈尔滨市道路附近PM10离子组分中SO42-、NH4+、Ca2+浓度较高,其主要来源于交通尘污染;富集因子法表明元素Cr、Zn和Pb来源于人为污染;EC/TC大于0.36,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等一次污染源的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