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79篇 |
免费 | 647篇 |
国内免费 | 6136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51篇 |
废物处理 | 999篇 |
环保管理 | 1307篇 |
综合类 | 8958篇 |
基础理论 | 2957篇 |
环境理论 | 2篇 |
污染及防治 | 6070篇 |
评价与监测 | 664篇 |
社会与环境 | 596篇 |
灾害及防治 | 65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57篇 |
2022年 | 757篇 |
2021年 | 610篇 |
2020年 | 474篇 |
2019年 | 492篇 |
2018年 | 608篇 |
2017年 | 742篇 |
2016年 | 905篇 |
2015年 | 1110篇 |
2014年 | 1249篇 |
2013年 | 1764篇 |
2012年 | 1438篇 |
2011年 | 1508篇 |
2010年 | 1100篇 |
2009年 | 1089篇 |
2008年 | 1156篇 |
2007年 | 1067篇 |
2006年 | 956篇 |
2005年 | 666篇 |
2004年 | 458篇 |
2003年 | 573篇 |
2002年 | 514篇 |
2001年 | 426篇 |
2000年 | 447篇 |
1999年 | 483篇 |
1998年 | 426篇 |
1997年 | 360篇 |
1996年 | 335篇 |
1995年 | 291篇 |
1994年 | 237篇 |
1993年 | 189篇 |
1992年 | 153篇 |
1991年 | 89篇 |
1990年 | 70篇 |
1989年 | 56篇 |
1988年 | 48篇 |
1987年 | 30篇 |
1986年 | 26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6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13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4篇 |
1974年 | 2篇 |
196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强化供氧条件下潜流型人工湿地运行特性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针对潜流型人工湿地中溶解氧浓度和脱氮率偏低的问题,试验研究了强化供氧对植物和微生物的影响及人工湿地内溶解氧浓度、净化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强化供氧宜在湿地前端进行,最佳气水比为6左右,可采用连续供氧方式.供氧对湿地植物生理特性无明显不良影响,可显著增加湿地中硝化菌、反硝化菌数量,硝化菌可比供氧前高出1~2个数量级,反硝化菌高出1个数量级.强化供氧有效改善了湿地内氧环境,供氧前湿地内溶氧浓度普遍低于0.6 mg/L,供氧后氧浓度上升至1 mg/L以上.强化供氧有利于各类污染物质尤其是有机物和氮类物质的去除,有机物去除率比原湿地高出10%左右, TN去除率能够达到60%以上.因此,强化充氧措施具有较好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SRT对MBR污泥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处理模拟赖氨酸废水为研究体系,考察SRT在10、20和40 d条件下,SMBR中的胞外聚合物(EPS)组分和含量、污泥沉降性能和污泥相对疏水性等污泥性质的变化及其对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RT的延长,混合液中EPS总量呈递减趋势,TBEPS中蛋白质与多糖的比值呈上升趋势,污泥的沉降性能变差,相对疏水性增强;膜通量下降速率变大,膜污染加重。污泥性质与膜污染的相关性表明,膜污染与蛋白质和多糖的比值、污泥沉降性能和相对疏水性呈正相关关系,而与EPS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3.
对焦作市中马村矿矸石山周围土壤中5种重金属(Cu、Cr、Pb、Zn、Mn)的含量、分布特征及其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不同程度地受到5种重金属的污染,依次为Zn>Pb>Cu>Cr>Mn;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1. 74,属轻污染; 5种重金属元素中Zn、Pb相关性显著,其余均为低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4.
采集了鄂尔多斯市5 个监测点大气气溶胶中的PM10 和PM2.5 颗粒物样品,用色谱-质谱技术检测了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结果表明,萘、苊、二氢苊等低分子量PAHs 的浓度较低, 、苯并[a]芘、茚并[1,2,3-cd]芘、苯并[ghi]苝等高分子量PAHs 的浓度较高.东胜、棋盘锦、准格尔监测点的PAHs 主要存在于PM2.5 中,杭锦旗、柒盖淖监测点PM2.5 中PAHs 所占的比例不大.监测点污染程度依次为准格尔旗>棋盘锦>东胜区>杭锦旗>柒盖淖.运用比值法和多元统计技术对PAHs 的来源进行了解析,东胜区主要以机动车尾气为主,且汽油车影响较大;棋盘锦、准格尔以燃煤污染为主;这3 个监测点的PAHs 均为本地来源.杭锦旗和柒盖淖2 个监测点的PAHs 为迁移而来. 相似文献
105.
106.
采用Na BH4还原法将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镀铜废液中的Cu~(2+)制备成纳米铜粉,并采用聚丙烯酰胺(PAM)对还原反应后的废液进行絮凝处理。研究了n(Cu~(2+))∶n(Na BH4)、还原反应温度、还原反应时间及PAM添加量对废液中剩余Cu~(2+)质量浓度的影响,并对回收的纳米铜粉进行了XRD和TEM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n(Cu~(2+))∶n(Na BH4)=4∶6、还原反应温度为50℃、还原反应时间为2 h时,废液中剩余Cu~(2+)质量浓度降低至1.1 mg/L,Cu~(2+)还原率达99.99%;可获得粒径为20~45 nm的近球型、高纯度、由多晶组成的纳米铜粉;当PAM添加量为10 mg/L时,废液中剩余Cu~(2+)质量浓度降至0.35 mg/L以下,达到GB 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小于0.5 mg/L)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7.
类芦对铅的耐性及富集能力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野外调查和盆栽试验,研究了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对Pb的耐性和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类芦对Pb耐受的临界浓度为800 mg/kg,在此浓度以下Pb对类芦的生长基本无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类芦生长变缓慢、出现中毒症状,但仍能存活.从富集能力来看,土壤Pb为中低浓度时,类芦的富集能力较强,但Pb浓度超过1 000 mg/kg后地上部富集量增加缓慢,而根部的含量则降低.在各种Pb处理浓度下,类芦地上部Pb含量均大于根部,说明这种植物对Pb有较好的迁移能力.研究发现,类芦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因此其地上部Pb迁移总量较高,在土壤Pb浓度为800 mg/kg时类芦地上部的迁移总量可达到221.77 mg/m2.综合分析可知,类芦对中度Pb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具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8.
浅谈环境监测社会化的质量监管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4,26(4):9-11
分析了现阶段社会环境检测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从环境检测上岗能力、专业技能再教育、从业履历和信用等方面对社会环境检测从业人员进行管理的必要性,提出在机构环境监测能力、检测人员结构流动性、仪器设备在用状态和更新频率、从事环境监测业务信用等方面建立评估机制,推动环境监测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9.
110.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机动化的高速发展,大气环境质量越来越受民众关注,我国已建成国控—省控—市控—县控四级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络,监测项目包括SO2、NO2、CO、O3、PM2.5和PM10.基于2018年绵阳市环境空气监测数据、颗粒物化学组分及气象资料分析上述6个监测项目年均、季度、月均、日均及每日最大小时浓度变化特征,并进一步探讨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结合颗粒物化学组分对产生原因进行剖析.结果表明:绵阳市冬季环境空气质量较差,夏季相对较好.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SO2、NO2、CO和颗粒物(PM2.5和PM10)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冬季PM2.5与SO2、NO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10和0.635,PM10与SO2、NO2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5和0.655,颗粒物主要化学组分为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颗粒物二次转化尤为明显,冬季需重点管控颗粒物;春季和夏季O3与PM2.5、PM10呈显著正相关,需做好颗粒物和O3的协同管控.O3每日最大小时浓度多集中在13:00?—?18:00,其他污染物每日最大小时浓度多集中于08:00?—?12:00和20:00?—?24:00,同时NO2在20:00?—?24:00出现每日最大小时浓度的频次占67.1%,控制机动车等污染源排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