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11篇 |
免费 | 2927篇 |
国内免费 | 41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041篇 |
废物处理 | 306篇 |
环保管理 | 684篇 |
综合类 | 5329篇 |
基础理论 | 1472篇 |
污染及防治 | 1622篇 |
评价与监测 | 514篇 |
社会与环境 | 449篇 |
灾害及防治 | 33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4篇 |
2024年 | 217篇 |
2023年 | 310篇 |
2022年 | 538篇 |
2021年 | 533篇 |
2020年 | 510篇 |
2019年 | 402篇 |
2018年 | 404篇 |
2017年 | 486篇 |
2016年 | 480篇 |
2015年 | 541篇 |
2014年 | 563篇 |
2013年 | 730篇 |
2012年 | 667篇 |
2011年 | 695篇 |
2010年 | 644篇 |
2009年 | 626篇 |
2008年 | 572篇 |
2007年 | 513篇 |
2006年 | 475篇 |
2005年 | 317篇 |
2004年 | 233篇 |
2003年 | 197篇 |
2002年 | 180篇 |
2001年 | 178篇 |
2000年 | 160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108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59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6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2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982.
建立原子荧光冷汞法测定地表水中的汞,通过实验及查阅相关资料对部分实验条件,如仪器的负高压和灯电流、屏蔽气和载气的流量、硼氢化钾和氢氧化钠的浓度、酸及其浓度等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汞的检出限为0.019μg/L,相关系数r>0.999,加标回收率为93.7%~106.4%,相对标准偏差0.79%~3.59%。实验结果表明:原子荧光冷汞法测定地表水中的汞具有简便、快速、清洁、高效、安全等优点,灵敏度高、精确度和准确度好、检出限低,是测定地表水中汞含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83.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作为一种新污染物能够使用于临床治疗的抗生素失效,环境是其重要的储存库,因而ARGs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近年来备受关注. 然而,目前农村饮用水环境中ARGs赋存状况的研究仍相对匮乏. 以农业大省河南为研究区域,采集了35个农村饮用水样品,对7类共16种ARGs以及整合子intI1进行了定量. 结果表明,磺胺类ARGs是河南省农村饮用水环境中分布最为广泛且污染最为严重的耐药基因型. 四环素类ARGs丰度虽然仅次于磺胺类ARGs,但其检出率较低. 氯霉素类ARGs的平均相对丰度及检出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初步表明河南农村饮用水环境中非主要使用抗生素的ARGs造成的污染较轻. intI1与多数ARGs均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其对ARGs在饮用水环境中的传播扩散起到了关键作用. GDP则对ARGs的分布没有影响,表明各地对农村环境中ARGs污染防控投入差别较小. 不同水源地类型的饮用水ARGs丰度差别较小,饮用水处理工艺对源水中ARGs的去除效果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4.
随着采油废水产生量的逐渐增大以及排放标准的日益严格,寻找一种经济、高效的处理方法显得十分必要。采用铁炭微电解技术对冀东油田采油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铁屑粒径、pH值、Fe/C质量比和反应时间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并设计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微电解工艺的因素主次关系为:pH>Fe/C质量比>反应时间,在最佳条件pH=5,Fe/C质量比为7∶1,反应时间50 min下,原水COD由170 mg/L降至95.6 mg/L,去除率达43.85%,出水满足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85.
986.
当今用于监测环境大气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共有5种大气被动采样器(PAS):半透膜仪被动采样器、聚氨酯泡沫碟片被动采样器、XAD-2树脂被动采样器、膜封闭吸收涂料被动采样器包括搅拌棒和硅化人造橡皮棒两种类型,以及最新的XAD-4树脂浸渍的PUF碟片被动采样器.介绍了大气PAS采样技术的基本原理,及采样的关键参数和PAS采样速度(Rs)的计算方法.重点论述了世界各国学者关于Rs的测定方法和影响Rs环境因素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指出了今后PAS技术发展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7.
介绍用活性炭和天然锰砂作反应剂交互作用处理镀水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天少=2:3,加鼓氧,静置后过滤,废水处理效率更好,Zn^2+的去除率达99.8%,Fe^3+去除率达99.6%,废水PH值上升到6.0达到国家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88.
The effects of the annealing and partial substitution of Y for La on the structur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a1-xYxNi3.55Mno.4Alo.3Cro.75 (x = 0, 0.1 and 0.2) alloys were reported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single-phased CaCu5-type structure was retained after La was partially substituted by Y. However, the increase of Y content leads to decrease of the lattice parameters and the unit-cell volume. The annealed Lao.9Yo.1Ni3.55Mno.4Alo.3Coo.75 alloys shows typical isometric microstructure, indicating that the composition segregation is improved by annealing. Y substitution for La in the alloys is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at both room temperat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A critical substitution content of Y is found at x = 0.1. 相似文献
989.
利用嵌套网格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Nested Air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System,NAQPMS)研究2006年亚运时段广州的空气质量状况,同时结合污染源追踪方法,分析珠三角各城市的源排放对广州全市、广州二环以内市区、广州6个亚运加强观测站的污染物浓度贡献.结果表明,NAQPMS模式能较好地反映广州各污染物(NO2、SO2、PM10)浓度的变化;广州全市、广州市区、6个亚运加强观测站的污染物最主要来源于本地排放,而周边城市以东莞的贡献最大.3个源受体中,广州市区受本地排放的影响最显著,来自本地的NO2、SO2、PM10的月均贡献率分别为89.5%、75.4%、86.7%;东莞则对6个亚运加强观测站的影响最为突出,其NO2、SO2、PM10的月均贡献率达9.3%、23.8%、21.7%,而日最大贡献率高达19.3%、40.2%、48.7%.因此在大力削减广州本地污染排放的同时,对周边城市特别是东莞实施区域联防联控,将能有效改善亚运场馆附近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990.
针对微生物电解池(MEC)处理剩余污泥时水解速率慢、有机质降解率低的问题,采用冻融破解预处理剩余污泥,探讨了冻融对污泥泥质的影响及对后续MEC处理效能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冻融处理可以有效促进污泥絮体解散、细胞破裂及有机物溶出,在-18℃冷冻72 h,26℃融解3 h后,污泥SCOD增加了2.58倍。以冻融污泥为底物的MEC装置,在0.7 V外加电压条件下,污泥SS和TCOD去除率分别超过40%和60%。与未经处理的原泥相比,冻融处理提高了MEC装置的库伦效率和阴极H2回收率,分别提高了5.8%和6.7%。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冻融预处理促进了微生物电解过程中产电菌群(如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生长和富集,改善了剩余污泥的资源利用和能源回收效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