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99篇
  免费   1306篇
  国内免费   4220篇
安全科学   1341篇
废物处理   570篇
环保管理   1073篇
综合类   8479篇
基础理论   2066篇
环境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712篇
评价与监测   842篇
社会与环境   942篇
灾害及防治   499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67篇
  2022年   780篇
  2021年   779篇
  2020年   793篇
  2019年   578篇
  2018年   608篇
  2017年   697篇
  2016年   680篇
  2015年   823篇
  2014年   968篇
  2013年   1222篇
  2012年   1122篇
  2011年   1142篇
  2010年   1008篇
  2009年   975篇
  2008年   968篇
  2007年   797篇
  2006年   788篇
  2005年   528篇
  2004年   403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321篇
  2000年   319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209篇
  1997年   142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192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以膨润土为辅助添加剂固化/稳定化污泥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朱伟  林城  李磊  大木宜章 《环境科学》2007,28(5):1020-1025
针对传统以水泥固化污泥,带来的水泥用量大与固化体的浸出液pH过高等问题,提出了以膨润土为添加剂辅助水泥固化/稳定化污泥的思路.通过开展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毒性浸出试验,测量掺入膨润土后污泥固化体的强度、重金属浸出率、浸出液COD及pH值,研究该固化/稳定化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膨润土的掺入极大地提高了固化体的抗压强度,将掺入量为0.4(相对污泥的质量比)的水泥一半用膨润土替代时,固化体的强度提高了6左右.体积安定性也能够满足要求.随膨润土掺入量增加,固化体中锌、铅的浸出率与浸出液的pH值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锌与铅的浸出率分别由6.9%下降至0.25%,9.6%下降至5%,pH值由12.3下降至12.1.在强碱条件下及烘干或风干条件下,铜会随着有机物的分解而析出,从而增加铜的浸出率,而膨润土的加入能弥补水泥造成的强碱环境及风干或烘干过程对固化污泥中铜的稳定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42.
对使用溶剂型油墨的凹版印刷设备和使用水性油墨的柔版印刷设备无组织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进行了实际监测,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无组织排放VOCs的收集效率。结果表明:(1)使用溶剂型油墨的凹版连续印刷过程非甲烷总烃(NMHC)最高均值达到5 975.67 mg/m3,约为使用水性油墨的柔版印刷(191.67 mg/m3)的31.2倍。虽然使用水性油墨可明显降低NMHC的排放,但其操作空间的浓度依然存在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19)的现象。(2)印刷车间应该设置专门的调墨室,能缓解印刷车间内挥发性污染气体浓度的波动。(3)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显示,设置合理的集气罩可有效降低VOCs的无组织排放,收集效率为70%~75%。  相似文献   
943.
为了探究Cd胁迫下青葙中Mn的生理作用,通过水培实验,研究在Cd暴露下(0、5和25 μmol·L-1 )施加Mn(5、100和1 000 μmol·L-1 )对青葙的干重、叶绿素含量、Cd含量和青葙根部不同区域实时Cd2+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Mn的供应水平可缓解Cd对青葙生长的抑制效应.在Cd浓度为5 μmol...  相似文献   
944.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the metal elements(MEs) in atmospheric particles have aroused great attention. Some well-established techniques have been used to measure particlebound MEs. However, each method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erms of complexity, accuracy, and specific elements of interest. In this study, the performances of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ry(ICP-OES) and total reflection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TXRF) were evaluated for qualit...  相似文献   
945.
随着世界范围内对溴代阻燃剂的禁用,有机磷阻燃剂(OPFRs)被作为替代品广泛应用于建筑、纺织、化工、电子以及家装材料等行业,生产和使用量逐年上升.由于OPFRs在环境和生物体中普遍检出,且多种化合物具有致癌性、神经毒性和生殖毒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目前已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研究热点.笔者重点综述了河流、湖泊...  相似文献   
946.
根据2019年7月国务院印发和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相应考核指标,在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个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一级分类指标中,当调查对象得分之和大于或等于卷面分数的70%,则认为其具备该分类生态环境与健康素养.居民整体...  相似文献   
947.
混凝—催化氧化法处理丁苯橡胶生产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青  赵旭涛  王维 《化工环保》2006,26(6):494-497
以聚合氯化铝(PAC)、阴离子聚丙烯酰胺(PAM)为混凝剂,以H2O2-O3为氧化剂,采用混凝-催化氧化法处理对丁苯橡胶生产废水。考察了混凝剂种类及其加入量、废水pH对混凝处理效果的影响,氧化剂及其加入量、反应时间和废水pH对COD去除率的影响。实验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混凝实验,废水pH为7、PAC和PAM加入量为400mg/L和4mg/L;催化氧化实验,废水pH为7~8、H2O2加入量为200mg/L、H2O2与O3的质量比为0.5。处理后,废水COD从860mg/L降至145mg/L,COD去除率达83.1%,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48.
叶蔚君  魏在山  胡芳 《化工环保》2006,26(5):425-428
以二甲基二氯硅烷为硅源,与氯化铁、氯化铝聚合制得新型的聚硅氯化铁铝(PSFAC)絮凝剂,考察了制备条件及PSFAC对含油废水和药厂废水的絮凝效果。制备PSFAC的最佳条件:nFc:nAl为0.4,nSi:n(Al+Fe)为0.1,碱化度为2.0,C(Al,Fe)、为0.1mol/L,熟化时间为1-2d。当PSFAC加入量为10mg/L时,对含油废水、药厂废水的浊度去除率分别为84%和86%。PSFAC具有加入量少、沉降速度快、适用的pH范围较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49.
用生物填料塔处理三甲胺废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芳  魏在山  叶蔚君 《化工环保》2006,26(6):463-466
为解决废气中有机胺类物质的恶臭污染问题,采用自制生物填料塔处理三甲胺废气,考察了生物填料塔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对三甲胺废气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气中三甲胺质量浓度为80.00mg/m3、气体流量为0.3m3/h(停留时间不小于30s)、循环液喷淋密度为0.5m3/(m2.h)的条件下,三甲胺去除率达99.9%,净化后气体能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生物填料塔对三甲胺的总去除量与容积负荷呈直线关系,相关系数达0.9949,表明三甲胺废气的生物净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50.
By utilising MSW fly ash from the Shanghai Yuqiao municipal solid waste (MSW) incineration plant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diopside-based glass-ceramic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in the laboratory by combining SiO(2), MgO and Al(2)O(3) or bottom ash as conditioner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TiO(2) as the nucleation agent. The optimum procedure for the glass-ceramics is as follows: melting at 1500 degrees C for 30 min, nucleating at 730 degrees C for 90 min, and crystallization at 880 degrees C for 10h.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diopside-based glass-ceramics made from MSW fly ash have a strong fixing capacity for heavy metals such as lead (Pb), chromium (Cr), cadmium (Cd) et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