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48篇 |
免费 | 121篇 |
国内免费 | 56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7篇 |
废物处理 | 67篇 |
环保管理 | 129篇 |
综合类 | 1021篇 |
基础理论 | 275篇 |
污染及防治 | 378篇 |
评价与监测 | 147篇 |
社会与环境 | 154篇 |
灾害及防治 | 9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112篇 |
2021年 | 83篇 |
2020年 | 84篇 |
2019年 | 61篇 |
2018年 | 92篇 |
2017年 | 104篇 |
2016年 | 100篇 |
2015年 | 109篇 |
2014年 | 103篇 |
2013年 | 158篇 |
2012年 | 112篇 |
2011年 | 116篇 |
2010年 | 88篇 |
2009年 | 137篇 |
2008年 | 112篇 |
2007年 | 95篇 |
2006年 | 113篇 |
2005年 | 59篇 |
2004年 | 73篇 |
2003年 | 75篇 |
2002年 | 88篇 |
2001年 | 66篇 |
2000年 | 72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51.
252.
253.
本研究选择污染严重的北京作为研究区域,自2013年12月起至2014年12月,通过设在北五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CRAES)内的定点监测,获得375天有效平行样品(T和Q)。统计结果表明,2014年北京市PM_(2.5)质量浓度从优良水平的6.9μg/m~3到极重污染的422.1μg/m~3,年均浓度值在100μg/m~3左右。T组和Q组线性相关,但T/Q并非定值,冬季最高,R~2=0.974,对应T/Q=1.014,可能由于冬季污染程度较重,滤膜性能差异可忽略。除春季外,其它三季的PM_(2.5)都是T组>Q组,与石英膜的纤维结构不够致密有关。以T组质量浓度数据为准,与国控监测点奥体中心点公报的日均PM_(2.5)进行比对,结果显示二者基本同步,在春冬季呈现较高的污染浓度,在夏季最低。在严重污染时(PM_(2.5)>250.0μg/m~3),在线监测可能低估PM_(2.5)而T组能更客观地记录实际污染状况。统计2014年全年污染等级分布,4~8月份基本未出现重度污染,而在冬季采暖期10~12月份,优良天数不足50%。综合分析风速、相对湿度对PM_(2.5)质量浓度的影响,证实冬季取暖燃煤和无风、高湿、逆温的静稳天气是霾频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54.
基于流域单元思想,提出一种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方法:借助GIS提取模拟河网,识别流域边界,并划分汇水区和子流域,为流域非点源污染的估算提供基础的数据平台.在此基础上,与土地利用专题图叠加,计算各子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构建非点源负荷系统,利用各污染排放系数和入海系数,结合多年的降雨量,并引入坡度因子作为限制条件,估算污染负荷总量.结果显示,南长山岛非点源全氮、全磷年负荷量分别为11539kg和2025kg.氮污染中,各污染源强的贡献率依次为居民生活> 大气沉降> 土地利用> 畜禽养殖;磷污染中,各污染源强的贡献率依次为居民生活> 土地利用> 大气沉降> 畜禽养殖.基于此,探讨海岛地区非点源污染排放特征及对水环境质量影响,可为海岛地区污染物总量调控和环境健康发展提供一种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55.
绿地再生水灌溉土壤微生物量碳及酶活性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再生水灌溉引起了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其对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备受关注.以再生水利用较典型的北京为研究区,分层采集了不同再生水灌溉历史的城区公园绿地与城郊农田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并分析了一些常规理化指标、土壤微生物量碳及5种土壤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探讨长期再生水灌溉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下公园绿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和酶活性均高于其自来水对照灌区,农田上升不明显.与对照相比,公园绿地与农田再生水灌区0~2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平均含量分别上升了60.1%和14.2%,公园绿地再生水灌区0~20 cm土层中土壤酶活性平均增幅为36.7%,而农田为7.4%.调查区土壤微生物量碳及酶活性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公园绿地0~10 cm与10~20 cm土层间差异极显著.因此,北京地区城市绿地使用再生水长期灌溉有助于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56.
UV/H2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UV/H2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含表面活性剂废水,考察了反应时间、体系pH值、表面活性剂初始浓度、H2O2投加量、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表面活性剂降解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当初始pH值为4、H2O2投加量为1mL/L,反应时间为20min时,表面活性剂DBS的去除率为96%,AOS的去除率为93%,且UV/H2O2体系中,表面活性剂DBS和AOS的降解反应均符合表观拟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257.
胞外聚合物EPS对污泥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是一种附着于细胞表面的不溶性有机聚合物,其主要来源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和细胞自溶,主要是由多聚糖、蛋白质、核酸和腐殖酸等组成.分析了EPS在污泥处理系统中对污泥的絮凝性能、沉降性能、脱水性能及重金属吸附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8.
259.
“平衡”是世间万物之本,而生态健康却与自然、社会、政治以及人体平衡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健康已成为现代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生活。本文提出了“平衡”是生态健康之本,从一个新颖的视角一“平衡”,简明地论述了平衡在人类的生存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与生态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文章中阐述的观点值得思考,对如何理解和审视“生态健康”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