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8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1267篇
安全科学   253篇
废物处理   220篇
环保管理   259篇
综合类   2078篇
基础理论   611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097篇
评价与监测   162篇
社会与环境   174篇
灾害及防治   14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203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188篇
  2015年   219篇
  2014年   304篇
  2013年   358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309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102篇
  1999年   86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41.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HTC) is a novel thermal conversion process that may be a viable means for managing solid waste streams while minimizing greenhouse gas production and producing residual material with intrinsic value. HTC is a wet,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 (180-350 °C) thermal conversion process that has been shown to convert biomass to a carbonaceous residue referred to as hydrochar. Results from batch experiments indicate HTC of representative waste materials is feasible, and results in the majority of carbon (45-75% of the initially present carbon) remaining within the hydrochar. Gas production during the batch experiments suggests that longer reaction periods may be desirable to maximize the production of energy-favorable products. If using the hydrochar for applications in which the carbon will remain stored,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gaseous products from HTC result in fewer g CO(2)-equivalent emissions than the gases associated with landfilling, composting, and incineration. When considering the use of hydrochar as a solid fuel, more energy can be derived from the hydrochar than from the gases resulting from waste degradation during landfilling and anaerobic digestion, and from incineration of food waste. Carbon emissions resulting from the use of the hydrochar as a fuel source are smaller than those associated with incineration, suggesting HTC may serve as an environmentally beneficial alternative to incineration. The type and extent of environmental benefits derived from HTC will be dependent on hydrochar use/the purpose for HTC (e.g., energy generation or carbon storage).  相似文献   
942.
采用液膜萃取—酸析沉降—络合萃取组合工艺对有机磷阻燃剂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液膜萃取时,液膜油相(表面活性剂与煤油的混合液)与内水相(H2SO4溶液)的体积比2∶1、乳化液膜与废水的体积比1∶8、废水pH 13.0,硫酸体积分数10%、煤油中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30 g/L、液膜萃取时间 15 min;酸析沉降时,废水pH l.0,酸析沉降时间30 min;络合萃取时,络合萃取剂(烷基叔胺N235与煤油的混合液)中烷基叔胺N235体积分数30%,络合萃取剂与废水的体积比1∶4,废水pH l.0,络合萃取时间30 min.在此最佳处理条件下,废水COD总去除率可达93%,吡啶去除率达99.9%以上,总磷去除率可达97%,BOD5/COD提高至0.32,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943.
以不同的含钛化合物作为原料,在无模板条件下经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两种TiO2介孔球——TiO2-1和TiO2-2。对两种TiO2介孔球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1和TiO2-2粒径分别为5.7 nm和8.0 nm;比表面积分别为159.4 m2/g和128.3 m2/g;孔径约为4.0 nm和5.0 nm。采用P25型TiO2、TiO2-1和TiO2-2对双酚A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反应。在催化剂加入量为0.5 mg/L的条件下降解60 min,双酚A去除率分别为76.3%,99.7%,98.5%。TiO2-1和TiO2-2的光催化效果优于P25型TiO2,且TiO2-1的光催化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44.
大型垃圾填埋场垃圾稳定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大型垃圾填埋场内不同填埋时间垃圾四个组分 (总糖、有机质、生物可降解物和粗纤维 )含量进行了分析 ,并对各指标随填埋时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在试验场封场后不久 ,垃圾取样均匀性不能保证 ,各指标随时间变化波动很大 ;封场 71 8d后 ,各指标随时间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垃圾的生物可降解物含量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垃圾的降解规律。  相似文献   
945.
林可霉素生产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采用单相中温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厌氧生物工艺处理含有有毒难降解有机物的林可霉素生产废水.当进水COD 8000~14000 mg/L,HRT约10h时,COD容积负荷可达20~35kg/(m3·d),COD去除率为50%~55%.适时调整并维持较高的表面水力负荷[0.2~0.4 m3/(m2·h)]、较高的进水有机基质浓度(COD为2000~3000mg/L)和污泥COD负荷[0.2~0.5 kg/(kg·d)],并适当延长启动驯化时间可培养出沉降性好、污泥活性较高的颗粒污泥.废水厌氧生物降解动力学符合Monod方程,动力学常数Vmax=1.3 d-1,Ks=8133mg/L.废水中不可生物降解物质占总COD的比例约为30%,这是废水COD去除率偏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6.
根据对各级环保机械综合信息技术应用的调研,提出环境监测综合信息系统设计原则及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47.
本文采用投菌水解(酸化)--接触氯化法处理毛毯印染废水.试验表明该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稳定.当进水CODc在480~750mg/L范围变化时,出水CODDc稳定在100mg/L以下.其中,水解池对色度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同时可提高后续接触氧化池的处理效率;而CODc的去除则主要在接触氧化池进行.  相似文献   
948.
故障树可视化分析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自行研制设计的可视化故障树分析系统的功能及程序结构与设计原理。该系统由故障树生成、故障树分析计算、文件输出和系统管理 4个模块组成 ,可使故障树生成与分析变得非常直观而简便 ,只需用鼠标在屏幕上绘制出故障树图 ,系统就能自动识别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49.
焦化废水专用混凝剂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规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烧杯搅拌实验得出了焦化废水专用混凝剂对废水中的 CODCr、色度、F-和总 CN- 等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情况随投加量和混凝 pH值变化的规律 ,给出了最佳投加量、最佳混凝 pH范围等操作参数 ,并通过现场混凝模拟实验考察了混凝处理效果对废水水质波动的承受能力 .结果表明 ,在最佳有效投加量 300 mg/L和混凝 pH值为 6.0~ 6.5的操作条件下 ,专用混凝剂对各污染物都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且受进水水质波动的影响很小 .  相似文献   
950.
根据 40个 PCB在鱼体内生物富集因子 ( BCF)的实测数据建立了分子连接性指数估算模型 .模型可决系数 0 .91 1 ,平均误差 0 .1 95个对数单位 .通过比较发现 ,对于单一类别化合物分子连接性指数模型比片段常数模型更精确 ,对分子整体结构特征的描述效率更高 ,但片段常数模型具有物理意义明确、变量选择及模型调整灵活的优点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