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3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3012篇
安全科学   583篇
废物处理   538篇
环保管理   658篇
综合类   4638篇
基础理论   1503篇
污染及防治   3268篇
评价与监测   368篇
社会与环境   365篇
灾害及防治   35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450篇
  2021年   375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296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384篇
  2016年   406篇
  2015年   427篇
  2014年   647篇
  2013年   883篇
  2012年   727篇
  2011年   757篇
  2010年   586篇
  2009年   518篇
  2008年   634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348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323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275篇
  1999年   287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229篇
  1996年   193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21.
新型混凝剂SLB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型混凝剂SLB是将聚铝和阳离子改性淀粉在一定条件下直接复配而成的一种无机-有机复合型混凝剂,通过对炼油厂及钠土污水的混凝处理实验,反映出SLB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此外,SLB原料易得,成本低,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2.
本文在综述四川酸性降水范围、发展趋势预测的基础上,根据野外调查、现场考察和有关资料,阐述了酸雨形成的多种污染源及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危害。着重分析和论证了酸沉降(含酸雨、酸雾)对农作蔬菜的影响,并对酸沉降形成的主要几种污染影响范围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采用分项估算法。估算公式为:S农损=D粮损×g×J+E蔬损×g×J+F油损×g×J,式中D、E、F分别代表粮食、蔬菜、油菜受酸沉降污染危害影响面积,g为每亩面积减产数量,J为单位产量价格。根据公式估算,经济损失为059-066亿元/年,取平均值≈S农损,总共为063亿元/年。  相似文献   
323.
矿井通风系统模糊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定义模糊可靠度为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模糊数,并以模糊数作为通风系统的各风路可靠度,进而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的模糊可靠度计算方法。同时在置信水平上,确定矿井通风系统的普通可靠度置信区间。若=1,则模糊可靠度计算转化为可靠度计算。  相似文献   
324.
赵大传  杨厚玲 《化工环保》1996,16(6):346-350
对焦化厂蒸氨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了GC/MS分析,发现酚类,吲哚,喹啉和硫醇是主要污染物成分。对旨在降低蒸氨废水硫化物含量的各种处理方法进行了比较。采用CWZ-01吸附剂的吸附法能使废水中硫化物降至30mg/L以下。  相似文献   
325.
三峡工程移民卫生防病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三峡工程四川库区移民安置区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虫媒传染病,介水传染病和地方病等的目前流行态势和环境卫生状况;预测了移民过程中地潜在危险,针对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强移民的卫生防病,对保护移民健康,保障移民工作顺利进行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26.
本文按时段和随机采集了三峡库区降雨径流水体样品,测定了水体中Cu、Mn、Ni、Zn、Pb含量,统计结果表明:Mn、Zn、Pb在径流水体中的含量趋于平均,变异系数较小。随产流时间的变化,水体中5种元素的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327.
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土壤成土特征研究:以大沟流域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岷江上游半干旱河谷位于新构造运动活动带,其土壤形成和发育过程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本文结合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综合分析各成土因素和土壤性状,对该区域土壤的成土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28.
ClO2处理含铁,锰及细菌饮用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贤  周明 《四川环境》1996,15(2):12-14
为了除去水中高含量的铁,锰及细菌,采用ClO2氧化Fe^2+,Mn^2+和灭菌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水平铁,锰都末检出,细菌指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此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反应速度快,去除率极高,不产生致癌物质THM、且能很好地除水中的异味及色度等优点。此法适用于各种生活给水系统。  相似文献   
329.
用数值拟合的方法对1966年以来76个ML≥5.5地震序列的衰减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提出从h值的逐日时间扫描和逐日累积时间扫描两个方面去把握地震序列的衰减过程并将其用于强余震(含双震)的预测和震型的快速判定。  相似文献   
330.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是当今科学研究的两大热点,两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关性,但目前要确切地定量计算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强度和出现频率的影响还很困难。本文在分析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灾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在千年尺度上,长江流域的大旱和气候变冷成正相关,而长江流域的大涝以及黄河流域的大旱和大涝与气候冷暖过渡期成正相关;2.在百年尽度上,近1042年来,共出现281次全国性大旱和大涝,平均每百年出现27次,在地域分布上以南涝北旱为主;3.就百年至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言,气候冷冷组合期(1301~1900)易发生全国性大涝,而冷暖组合期(950~1300年,1901~1991年)易发生全国性大旱。总的来说,冷冷组合期的大旱大涝发生频率明显大于暖期,但不同地区有差异;4.在其它影响方面,台风、地震与海啸灾害在冷暖组合期(20世纪)均有比冷冷组合期(14和19世纪)多的趋势。因此,气候变暖将使防灾任务更加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