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2篇
  免费   642篇
  国内免费   3069篇
安全科学   662篇
废物处理   428篇
环保管理   734篇
综合类   5510篇
基础理论   1546篇
污染及防治   2424篇
评价与监测   524篇
社会与环境   491篇
灾害及防治   364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506篇
  2021年   430篇
  2020年   405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386篇
  2017年   446篇
  2016年   465篇
  2015年   549篇
  2014年   713篇
  2013年   886篇
  2012年   780篇
  2011年   856篇
  2010年   697篇
  2009年   659篇
  2008年   613篇
  2007年   538篇
  2006年   527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250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137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福州市城区内河引闽冲污后水质变化趋势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福州市城区内河河网结构特点和河网水文特征,对1994年-2003年福州城区内河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自1998年福州市全面开始内河引水冲污工程后,内河水质得到了改善,有机污染得到缓解,基本消除了水体的黑臭现象。指出了在内河整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应优化引水方案,最大限度发挥效益;明确河段的使用功能,发挥其潜能;开展生物防治,建立良性循环的水生生态系统,对内河实施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942.
尹先清  陈文娟  靖波  刘倩  杨航 《化工环保》2017,37(4):377-382
采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将Box-Behnken设计法与支持向量回归算法(SVR)实验参数优化软件相结合,优化电化学去除油田污水COD的工艺参数。通过量子粒子群算法对SVM算法参数进行优化,从建立的回归模型中找到工艺参数的全局最佳点:电解时间60 min,电解电流3 A,三维电极填充料中石英砂质量695 g。模型得到的COD理论最优去除率为92.48%,验证实验得到的COD去除率为91.43%。  相似文献   
943.
综述了高铁酸盐去除水中藻类、细菌、烃类衍生物、药品、农药、染料等有机污染物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并对高铁酸盐的高效利用进行了探讨。高铁酸盐可破坏藻类和细菌细胞的完整性,将大分子芳香烃衍生物氧化为低毒的小分子中间体,将小分子链烃衍生物矿化,破坏药品、农药及染料的不饱和双键。无机矿物在溶液中负载高铁酸盐或将高分子有机物与固体高铁酸盐混合造粒,将是高铁酸盐高效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44.
排污许可制度是固定点源环境管理的基础核心制度,政府以排污许可证为载体,对固定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限值、排污行为等进行许可,以排放标准的要求作为基本依据,并以环境质量标准为依据,对非达标区实施更为严格的排污许可限制。然而,现有的部分行业排放标准由于制定时间较早、科学技术支撑方法不足、与环境质量改善难以挂钩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要求。本文在研究现行环境标准体系对排污许可制度的支撑作用与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排污许可制的排放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健全排污许可制度的环境标准支撑为目的,提出了现行环境标准体系的完善和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945.
陈文娟  靖波  张健  孟凡雪 《化工环保》2017,37(4):400-403
为解决传统电化学方法在含聚污水处理时电极板消耗严重、絮渣量大的问题,通过改进电极板材料、组合数及结构等,研究适度降解-除油一体化电化学技术,在降低渣泥量的同时保证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电极板组合为"网状惰性金属复合物极板(阳)-网状铝极板(阴)-网状铝极板(阴)-网状惰性金属复合物极板(阳)";在电解电流为4.0 A、极板间距为8.0 cm、面体比(电极板面积与处理污水量的比值)为2/17 cm~2/mL、电解时间为30 min的最佳处理条件下,几乎无絮渣产出,含聚污水的浊度去除率为93.3%、聚合物降解率为92.0%、除油率为95.0%,展现了优良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46.
基于污染物排放许可的总量控制制度改革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改革是基于排污许可制的环境管理制度体系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文章分析了总量控制制度与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关联关系,现有的排污行可证制度对总量控制制度融合的要求,从许可排放量确定、分配、实际排放量核算与核定等角度,深刻剖析了总量控制制度与排污许可证制度融合存在的技术和机制两大障碍。最后就污染物总量确定、许可排放量分配、实际排放量核算与责任机制等三方面为构建基于排污许可证的总量控制制度提出了改革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47.
948.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Zr掺杂TiO_2(Zr-TiO_2),运用XRD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水中头孢氨苄的光催化降解,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优化了光催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制备的Zr-TiO_2为锐钛矿型介孔材料,孔径约为8.12 nm;各因素对头孢氨苄去除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光照时间、Zr-TiO_2投加量、初始头孢氨苄质量浓度;在Zr-TiO_2投加量为1.5 g/L、初始头孢氨苄质量浓度为10 mg/L、溶液pH为7.0、光照(300 W UV)时间为1.5 h的优化条件下,头孢氨苄去除率高达99.46%;Zr-TiO_2光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49.
采用Na BH4还原法将羟基乙叉二膦酸(HEDP)镀铜废液中的Cu~(2+)制备成纳米铜粉,并采用聚丙烯酰胺(PAM)对还原反应后的废液进行絮凝处理。研究了n(Cu~(2+))∶n(Na BH4)、还原反应温度、还原反应时间及PAM添加量对废液中剩余Cu~(2+)质量浓度的影响,并对回收的纳米铜粉进行了XRD和TEM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n(Cu~(2+))∶n(Na BH4)=4∶6、还原反应温度为50℃、还原反应时间为2 h时,废液中剩余Cu~(2+)质量浓度降低至1.1 mg/L,Cu~(2+)还原率达99.99%;可获得粒径为20~45 nm的近球型、高纯度、由多晶组成的纳米铜粉;当PAM添加量为10 mg/L时,废液中剩余Cu~(2+)质量浓度降至0.35 mg/L以下,达到GB 21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小于0.5 mg/L)的要求。  相似文献   
950.
Knowledge on atmospheric abundance of peroxyacetyl nitrate (PAN) is important in assessing the severity of photochemical pollution, and for understanding chemical transformation of reactive odd nitrogen and its impact on the budget of tropospheric ozone (O3). In summer 2006, continuous measurements of PAN were made using an automatic GC–ECD analyzer with an on-line calibrator at a suburban site of Lanzhou (LZ) and a remote site of Mt. Waliguan (WLG) in western China, with concurrent measurements of O3, total reactive nitrogen (NOy) and carbon monoxide (CO). At LZ, several photochemical episodes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study, and the average mixing ratio of PAN (plus or minus standard deviation) was 0.76 (±0.89) ppbv with the maximum value of 9.13 ppbv, compared to an average value of 0.44 (±0.16) ppbv at remote WLG. The PAN mixing ratios in LZ exhibited strong diurnal variations with a maximum at noon, while enhanced concentrations of PAN were observed in the evening and a minimum in the afternoon at WLG. The daily O3 and PAN concentration maxima showed a strong correlation (r2 = 0.91) in LZ, with a regression slope (PAN/O3) of 0.091 ppbv ppbv?1. At WLG, six well-identified pollution plumes (lasting 2–8 h) were observed with elevated concentrations of PAN (and other trace gases), and analysis of backward particle release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high-PAN events at WLG were mostly associated with the transport of air masses that had passed over L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