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75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433篇
基础理论   75篇
污染及防治   13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71.
东北区夏季低温冷害的长期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利用东北区三大站(沈阳、长春、哈尔滨)50年(1951~2000年)夏季平均气温、前冬和夏季500hPa高度场、距平场及副高面积指数、海温场资料,对东北夏季低温冷害的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东北区夏季低温冷害预报模式;用春季高度距平平均场建立了夏季低温冷害天气预报模型.结果表明,东北区低温冷害与冬季副高面积指数及500hPa乌拉尔山附近的高度值呈正相关关系,与冬季西风漂流区附近(40°~45°N,160°~150°N)海温场呈反相关关系.所建方程及模式预报拟合率和预报准确率都比较高,可提前三个月左右做出预报.  相似文献   
572.
为研究广东省快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相互影响关系,本文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1995年、2005年、2016年广东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以广东省为研究区,1995—2016年广东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呈持续上升趋势,整体呈S型曲线,经历了严重失调—中度协调—优质协调和城镇化滞后—相对平衡—生态环境滞后的过程。②以21个地级市为研究区,1995—2016年各地级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持续提高,属优质和良好协调型的区域以珠海、深圳为核心逐步向外围扩展,表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特征。③生态环保政策、土地开发强度是不同时期影响21个地级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共性因素。同时,2005年以前,产业结构及人口和GDP的快速增长是主要的影响因素;2005年以后,人口高度集聚、土地快速开发、科技和技术创新等因素则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3.
有机合成过程中 ,常伴有粘性有机废料产出 ,常温下呈粘稠状半液态 ,类似于焦油状沥青 ,处理困难。国内外通常的处理方法多为堆放、填埋 ,易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以高分子科学原理为本 ,对有机物合成过程中产生的粘性废料进行燃料化、材料化处理后 ,可作燃料和防腐涂料使用。  相似文献   
574.
介绍了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调查研究方法,讨论和评价了研究结果,为环境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75.
以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asponum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该菌种在液相和气相环境中在陶粒、颗粒炭、玻璃珠、竹子、聚丙稀多面空心球、沸石上的附着和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液相环境中,白腐真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对竹子、沸石、陶粒、聚丙稀多面空心球有较好的附着能力,但菌体的生长量和形态特征受载体的影响而产生明显差异.在有玻璃珠和颗粒炭存在的液相环境中,均出现一定数量的菌丝小球。但在载体表面无附着现象.将附有菌体的载体置于气相环境中,发现白腐真菌在载体表面能够形成气生菌丝层.同时.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菌体在沸石、陶粒和多面空心球表面呈绒毛状,质地松散,在竹子表面的菌体有明显的交织结构.  相似文献   
576.
底物含氮量对厨余堆肥氮素转化及其损失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静态好氧工艺研究了含氮量分别为32.4 g·kg-1、45.3 g·kg-1和58.2g·kg-1的厨余垃圾(N0、N1、N2)与木屑混合堆制时,堆肥过程中不同形态氮的转化及其氮损失规律.结果表明,堆肥中堆体全氮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部分有机氮转化为铵氮导致堆体pH升高,在通风和高温的联合作用下,NH3挥发出堆体造成一定的氮损失.随着底物含氮量的增加,NH3挥发速率和氮损失率均呈上升趋势.堆肥结束时N0、N1、N2的堆体全氮含量分别下降了16.4%、26.3%和21.7%,NH3累计挥发量分别为7.0 g·kg-1、9.8 g·kg-1和29.4 g·kg-1,堆肥氮损失率分别为35.0%、49.9%和53.0%.NH3挥发主要集中在高温阶段的中后期,是厨余堆肥氮损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77.
通过人工制备载带B[a]P的纳米碳(C)和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采用气管滴注染毒方式,以7.5mg·kg-1(以体重计)的染毒剂量急性染毒大鼠,观察染毒24小时后载带B[a]P的纳米C/SiO2颗粒对机体产生氧化应激损伤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急性染毒后大鼠外周血中反映机体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指标的丙二醛(MDA)含量表现为染毒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表明纳米颗粒诱发机体发生了氧化应激反应.在急性染毒后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载带B[a]P的纳米SiO2组除外);载带B[a]P的纳米SiO2组肺泡灌洗液中GSH-PX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与单纯纳米SiO2组和B[a]P组比较显著降低,推测与抗氧化酶的一过性增高有关;载带B[a]P的纳米C组肺泡灌洗液T-SOD活力与其单纯纳米C组和单纯B[a]P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由此表明载带B[a]P的复合纳米C/SiO2颗粒在致机体氧化损伤效应方面二者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78.
席冬梅  邓卫东  毛华明 《生态环境》2007,16(4):1294-1298
土壤缺钴导致的饲料钴含量低是家畜钴缺乏的主要原因。文章对云南省主要家畜饲养基地巍山、洱源、丽江、永胜、元江、通海、陆良、宜良和昭通9个县(市)的147个土壤钴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为评价区域性饲料及家畜钴的营养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样品钴的分析测定采用ICP-AES法。结果表明:云南省主要家畜饲养基地147个表层土样含钴量变异较大,变辐在6.50~23.87mg·kg-1之间,平均值为12.49mg·kg-1,略低于全国钴背景值,属中等含钴水平。钴含量最高的土壤为玄武岩红壤和碳酸盐岩红壤。成土母质和土壤铁、锰、铜、硒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对土壤钴含量及分布的影响较为突出,而土壤有机质、pH与土壤全钴含量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579.
钛酸四丁酯水解制备TiO_2半导体光催化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钛酸四丁酯水解制备TiO2 粉末的两大影响因素R值 (R是水和钛酸四丁酯的摩尔比 )和烧结温度 .通过光催化氧化五氯苯酚钠实验 ,结合对催化剂晶型结构、比表面积的表征分析 ,综合评价所制备的催化剂 .实验结果表明 ,当R =10 0、烧结温度为 6 5 0℃、烧结时间为 1h ,钛酸四丁酯水解所制备的TiO2 半导体光催化剂催化活性和使用寿命均比较理想 .从晶型结构分析 ,当催化剂中锐钛矿和金红石按一定比例共存时 ,其催化活性较单一金红石或锐钛矿高 .实验认为锐钛矿与金红石的最佳比约为 2∶1  相似文献   
580.
两株甲苯高效降解菌降解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自行研制的玻璃龙头塞三角瓶对2株甲苯降解高效菌的甲苯降解性能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在纯培养和以甲苯为单一碳源条件下进行摇瓶实验,结果发现,在初始液相浓度为0~75mg/L范围内,甲苯不会对2株菌的甲苯降解活性产生抑制作用.2株菌对甲苯进行降解的适宜pH值约为7~8,适宜温度范围为28~37℃.比较适宜条件下甲苯降解动力学参数可知,2号菌的甲苯降解性能优于1号菌,其最大比基质降解速率和表观最大比增殖速率分别为0.40h-1和0.18h-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