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5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388篇
安全科学   173篇
废物处理   26篇
环保管理   126篇
综合类   1016篇
基础理论   161篇
污染及防治   48篇
评价与监测   114篇
社会与环境   97篇
灾害及防治   4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徐梦洁  孙雁  夏敏 《四川环境》2005,24(3):82-85
本文依据灰色系统理论,采用灰色定权聚类方法,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对南京市近三年地表水的质量进行评估。研究的水域主要是长江南京段、秦淮河和玄武湖,评价的指标包含高锰酸盐、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总磷以及总氮浓度等,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由于近年来政府治理污水的资金投入加大,措施得力,南京市地表水质量呈稳中趋好的态势,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建立统一的飞行器隔热材料性能测试标准。方法 利用数值方法对飞行器隔热瓦1 200℃热环境性能测试中的传热模型进行计算。设计3种不同热导率和表面粗糙度的绝热材料隔热性能对比试验。在考虑接触面间凹凸点完全接触导热、接触间隙介质导热和相邻界面辐射传热联合作用时,能够获得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的计算结果。结果 试验证明,接触热阻是导致实测数据与理想传热结果相悖的主要原因。获得了接触热阻条件下热扩散系数随传热过程的变化关系,定量得到了相同测试条件下给定的3种不同热导率与粗糙度底部绝热材料对隔热性能测试结果的影响。结论 测试结果存在较大偏差的主要原因是表面粗糙度所致,两接触面在高温条件下更有利于热流传播。研究结果可为飞行器热防护系统设计与性能考核试验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分析某气田井下管柱失效的根本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减少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方法 采用宏观分析、拉伸性能、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腐蚀产物分析、水质分析及结垢预测等方法,对可能造成某气田井下管柱腐蚀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失效件的拉伸性能、化学成分及金相显微组织均满足标准要求,排除因材质缺陷引起腐蚀。宏观分析表明,油管外螺纹与接箍内螺纹及镗孔处存在缝隙,且在缝隙处未预涂丝扣螺纹脂,因此在含有大量 Cl?的腐蚀性环境中发生了缝隙腐蚀。此外,由于该地层水易结垢,当 Ca CO3垢及砂样沉积在缝隙处时,再次构成缝隙腐蚀发生的条件,从而加速腐蚀的进行。结论 在下管柱作业中,在接箍与油管旋合处有必要预涂螺纹脂,防止服役环境中的腐蚀介质在缝隙处造成缝隙腐蚀而减少井下管柱的服役寿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船舶海水管系中常见异种金属管道之间的电偶腐蚀问题。方法 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模拟研究紫铜(TP2Y)/#20钢、B10铜合金/921A钢、921A钢/锡青铜(XQT)耦接管道在3.5%NaCl溶液中管道内表面的电位、电流密度分布规律及耦接60 d后的电偶腐蚀状况。结果 异种金属管道耦接情况时,紫铜、B10铜以及锡青铜管道作为电偶腐蚀偶对中的阴极而受到保护,20号钢和921A钢管道为阳极,发生电偶腐蚀。当紫铜/20号钢管道耦接时,紫铜管道受保护长度距离耦接处约425 mm,而20号钢管道的电偶腐蚀长度距法兰耦接处约500mm;当B10铜合金/921A钢耦接时,B10铜合金管道受保护长度约500 mm,921A钢管道受到电偶腐蚀的长度约780 mm;当921A钢/锡青铜管道耦接时,锡青铜管道受保护长度约620 mm,而921A钢管道电偶腐蚀长度约820 mm。模拟结果还表明,当耦接时间达60 d后,紫铜与20号钢管道耦接时,20号钢管道内壁靠近处的腐蚀深度最大约为5.57μm;B10与921A钢管道耦接时,921A钢管道内壁的腐蚀深度达到8.31μm;...  相似文献   
995.
为预测危岩崩塌灾害的发生,分别选取影响三种不同类型危岩稳定性的主要参数作为随机变量 X1~X5,基于模糊失效准则和可靠度理论建立了危岩模糊可靠度计算模型和方法。首先,根据危岩稳定系数的隶属函数表达式,引入新随机变量 X6,将稳定系数的隶属函数作为新随机变量 X6的概率分布函数,得到了随机变量 X6的概率分布形式。然后,针对三种不同类型危岩分别建立了危岩失稳模糊事件的等效功能函数和模糊可靠度计算模型。最后,采用改进的 Monte?Carlo 法计算了危岩失稳模糊事件的失效概率。对万州首立山 6 块单体危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危岩稳定系数从小至大变化,考虑模糊失效准则后危岩的失效概率增加幅度经历由小变大再变小的过程, 即处于欠稳定~基本稳定状态下的危岩模糊性较强,判断其真实稳定性状态较困难,实际工程中针对这类危岩仅采用经典可靠度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存在一定风险,需考虑模糊失效对危岩可靠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广东鼎湖山斑岩钼矿区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从钼矿区和对照区采集的岩石、土壤和植物样品的研究表明,矿区岩石与土壤中钼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74,土壤与马尾松、桃金娘、鼠刺和芒箕叶片中钼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87,0.98和0.99。在马尾松、桃金娘、鼠刺、芒箕和藤黄檀的叶片中,矿区相对于对照区,前者的最高钼含量是后者的18倍、53倍、12倍、46倍和35倍。钼含量高的土壤中生长的藤黄檀的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其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核膜界限消失,核仁解体,叶绿体结构受到破坏,细胞中有颗粒物存在。钼还会抑制植物叶片对镁的吸收。因此利用生物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找出隐伏在植被下的矿床。  相似文献   
997.
韦程宸  魏枫沂  夏慧  黄魁 《环境科学》2024,45(5):2686-2693
河岸带土壤是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污染物赋存特性影响了流域水环境的污染治理.以农田、周山和工业用地为代表性土壤,探究黄河兰州段河岸带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结构、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及其遗传原件(MGEs)的赋存特征.结果表明,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为黄河兰州段河岸带土壤的优势菌门.河岸带土壤的微生物种群结构与土地利用类型存在相关性(P<0.05).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农田>周山>工业.定量PCR结果表明,磺胺类ARGs为黄河流域兰州段土壤中的优势基因,其中sul1丰度最高,为其它检测ARGs的20~36 000倍.工业类型土壤的ARGs中的总绝对丰度最高.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ARGs的赋存特性与土地类型也有显著性关联(P<0.05),并且intl1tnpA-04分别对磺胺类ARGs和四环素类ARGs的传播具有驱动效果.冗余分析(RDA)表明,黄河兰州段河岸带土壤中的无机盐离子和总磷的含量是改变微生物结构的主要理化因子,盐杆菌门和酸杆菌门是驱动ARGs结构变化的主要微生物菌群.  相似文献   
998.
建立了松材线虫PCR检测标准化阳性对照及特异性强的PCR检测体系.根据松材线虫rDNA-ITS区和BxPe12基因的特异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并从中筛选出一对特异引物cqubs01/cquba01,该引物能从松材线虫特异性扩增出196 bp片段,而不能对其他种类线虫进行扩增.基于优化PCR反应体系和反应程序,稳定的检测体系得以建立,检测灵敏度为100 ps/μL.以松材线虫基因组DNA为模板,以上述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将纯化后的PCR产物与PMD18-T载体连接之后转入大肠杆菌中,筛选出阳性克隆进行测序验证,最终获得了松材线虫的无害化阳性对照,建立了松材线虫标准化阳性对照的PCR检测体系.对来自于不同地区的12批次近100个样品进行了实际检测验证,其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一致,说明本检测体系稳定可靠.图3表2参8  相似文献   
999.
长白山红松阔叶林不同恢复阶段蛾类组成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长白山地区不同恢复阶段的红松阔叶林内蛾类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分析了蛾类科属组成与林分不同恢复阶段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6~2007年调查蛾类23科,410种,共计6520头.红松阔叶林Ⅱ(MF)内物种多度以及Fisher'a和eH最高,4个林分内蛾类种-多度关系均趋于对数级数分布,符合生态位优先占领假说.单因素ANOVA分析表明,苔蛾科(Lithosiidae)、夜蛾科(Noctuidae)、螟蛾科(Pyralidae)、灯蛾科(Arctiidae)和卷蛾科(Tortricidae)蛾类物种数与林分干扰恢复程度显著相关,尺蛾科(Geometridae)、刺蛾科(Limacodidae)、天蛾科(Sphingidae)、舟蛾科(Notodontidae)蛾类头数与林分恢复阶段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论文以北京市通州区为例,根据研究区特点,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各评价指标的可承载极限临界值进行了界定;利用GIS技术的网格剖分法建立了研究区水资源承载力指标数据库;提出了基于GIS技术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数据库,实现区域内水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通州区内部水资源承载力与区域发展水平的差异一致,由城区到远郊,水资源承载力呈逐渐减弱趋势,伴随城区不断发展,影响范围的扩大,预测通州区到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处于一个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