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5篇
  免费   827篇
  国内免费   452篇
安全科学   486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193篇
综合类   1696篇
基础理论   387篇
污染及防治   158篇
评价与监测   145篇
社会与环境   161篇
灾害及防治   111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202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192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Fe0对土壤中3-硝基甲苯的还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常温常压下零价铁(ZVI或Fe0)对土壤中3-硝基甲苯(MNT)的还原作用.结果表明:零价铁能够有效地将土壤中的MNT还原为3-甲基苯胺.在MNT为2.5×10-6mol·g-1,铁粉加入量为25mg·g-1,土壤初始pH值为6.8,含水量为75%,温度为25℃的条件下,反应5h后MNT的还原率可达95%.随着体系反应时间的延长,温度的升高,土壤含水量的增大和铁粉用量的增加,MNT的还原率均增大.将土壤初始pH值控制在偏酸性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992.
汶川地震中房屋建筑震害特征及抗震设计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汶川5·12特大地震造成了为数众多的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随即组织了现场勘查队奔赴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了解建筑物的受损情况。本文基于大量的现场勘查资料介绍了砌体结构、框架结构、底框或局部底框砌体结构及楼梯间的震害特点。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观点:合理设计和施工的砌体结构有可能获得良好的抗震性能;按现行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难以实现\"强柱弱梁\"的要求;填充墙对框架抗震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在地震区应慎用底框砌体结构;合理的结构布置和施工质量是结构获得良好抗震性能的前提;仅用延性系数来衡量结构抗震性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楼梯间结构设计宜考虑地震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掺铁TiO2对庚烷气相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乙酰丙酮铁和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制备掺铁TiO2复合光催化剂,以光催化降解正庚烷为反应模型,测定掺铁对TiO2光催化剂的结构、光吸收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XRD的表征结果显示,焙烧温度升高,锐钛矿型TiO2转化成金红石型,且在700℃下有铁板钛矿生成;UV-Vis的结果表明,TiO2掺铁后增强了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并且随着含铁量的增大,红移增大,提高了对可见光的利用率.相同掺铁量(Fe/Ti=0.07)下,500℃焙烧的光催化剂对庚烷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最高,300℃次之,700℃最差.相同焙烧温度下,掺铁量在0.007—0.07范围内,光催化活性随掺杂量的增大而下降.  相似文献   
994.
机载导弹发射装置环境适应性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机载导弹发射装置的环境适应性是一项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工作。为了使发射装置在较为严酷的工作条件下保持正常稳定的工作性能,针对发射装置的环境要求,开展了发射装置环境适应性设计研究工作,综合分析研究了环境适应性设计的一般原则和主要步骤,进行了发射装置的总体结构及电气结构设计研究,为发射装置环境适应性设计提供了一般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995.
D201树脂对双组分萘系化合物的吸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D201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自双组分水溶液中选择吸附分离1-氨基-2-萘酚-4-磺酸(1,2,4-酸)和2-萘酚,考察了溶液pH值、浓度、温度、树脂床高及流速等因素对吸附和分离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3-6时,树脂对1,2,4-酸有较高的吸附量及吸附选择性,利于1,2,4-酸与2-萘酚的选择性吸附分离.温度对吸附的影响较小,等温吸附规律符合Freundlich模型.动态吸附表明,至1,2,4-酸的泄漏点时,吸附流出液中几乎只含2-萘酚,1,2,4-酸被吸附于树脂上.随着树脂床层的增长或初始浓度和流速的减小,都使泄漏点推迟及分离系数提高.载酚酸的树脂柱可用15%质量比的NH4Cl和20%体积比的乙醇混合液定量洗脱1,2,4-酸.  相似文献   
996.
针对华东某多环芳烃类污染场地,通过应用原位电热脱附修复技术,系统分析了运行过程中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气相抽提密度等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对修复效果、抽提气体浓度、能耗等运行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原位电热脱附对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加热运行250 d后,场地土壤温度均可达到300 ℃以上,污染物去除率达到99.99%以上,修复后土壤污染物浓度值低于修复目标值的要求。土壤加热温度、加热时间、气相抽提密度是影响原位电热脱附修复效果的关键因素,进而提出了降低修复成本的施工经验,为高温原位电热脱附的推广和工程化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7.
为探明漂流旅游安全事故的成因机制,基于扎根理论(GT),以2010—2019年的932条漂流旅游安全事故出险案例为原始资料,依次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研究结果表明:漂流旅游安全事故风险包括人员风险、设备风险、环境风险和管理风险4大核心范畴,共计含有游客身体素质差、员工专业水平低、设备不达标、气象条件不佳、救援救治不力等13个主范畴。漂流活动各阶段受多风险的交互影响,在准备阶段埋下隐患,体验阶段爆发事故,终止阶段事故持续扩散,损失加大。  相似文献   
998.
为提高爆破减震措施的减震效果并降低工程造价,提出将减震沟和减震孔进行组合的综合减震方法。采用LS-DYNA动力分析软件从爆破振动速度、频谱特征以及应力云图3个方面对减震孔、减震沟以及综合减震措施的减震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综合减震措施在水平径向和垂直向上的减震率相对最大,分别达81.91%,75.74%;综合减震措施由于减震孔的存在,对爆破地震波高频成分的滤波作用优于减震沟措施;综合减震措施下部的减震孔会继续阻碍应力波的传播,进一步削减应力波能量,从而达到保护隔震屏障后方建(构)筑物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为研究恐慌心理对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时间和过程的影响,建立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和改进囚徒困境模型的人员疏散仿真模型;运用该模型考虑恐慌心理对人员疏散路径、速度大小和行为策略的影响;运用此模型分析初始人员密度、环境熟悉度、行为策略比例和行为策略惯性等对恐慌人员疏散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人员疏散时间随着恐慌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在高密度人群聚集且高环境熟悉度情况下,适当提高恐慌程度可降低疏散时间。此外,同一疏散场景下,人员疏散时间的标准差随环境熟悉度的增加而下降。人员在陌生环境陷入高度恐慌时,保持高度的合作行为可显著降低疏散时间;而频繁调整策略则会增加疏散时间。  相似文献   
1000.
高压开关柜内的绝缘件失效故障,易引发火灾事故、区域停电甚至影响电网系统的稳定运行。基于高压击穿电弧模拟与材料引燃机理综合模拟实验平台,针对4 mm厚支柱绝缘子和固封极柱,开展了15 kV击穿电弧作用下的系列引燃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压电极横向击穿后,电弧迅速上翻形成自上而下“夹持”样品的倒“U”形弧柱,弧根与弧顶首先炭化或引燃。阻燃绝缘件样品顶部形成火焰后,随着燃烧的进行,逐渐从顶部形成穿透样品的内部击穿电弧,该电弧易诱发剧烈燃烧的水平喷射火焰。内部击穿电弧位置向下移动呈“2阶段”特征:在初始阶段较慢,支柱绝缘子和固封极柱样品内击穿点下移速度分别约为2.55 mm/s和1 .74 mm/s,而在第2阶段分别增大至78.50 mm/s和35.03 mm/s。此外,高压起弧瞬间,在紧邻电极上方的绝缘材料表面,升温速率可达180 ℃/s。研究结果可用于高压开关柜各类阻燃绝缘件的科学选型与优化设计,为开关柜防火安全性能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