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8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812篇
安全科学   535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231篇
综合类   1971篇
基础理论   370篇
污染及防治   58篇
评价与监测   182篇
社会与环境   195篇
灾害及防治   13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94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90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重庆市主城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市主城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浓度从1990s的100μg·m~(-3)下降至当前的约70μg·m~(-3),但仍高于环境标准限值.为探讨重庆市主城区PM_(2.5)化学组成与来源特征,于2012—2013年在渝北区大气超级站利用四通道采样仪连续采集了颗粒物样品,分析了其中水溶性离子、碳质组分和无机元素含量.采样期间,重庆市主城区大气PM_(10)和PM_(2.5)的年日均浓度分别为103.9和75.3μg·m~(-3),扩散条件不利的冬季,细颗粒物污染较为严重.受静稳天气影响的1月和2月,受沙尘影响的3月,及二次转化显著的6月是重庆市细颗粒物污染较重的月份.重庆市PM_(2.5)组成以有机物(OM,30.8%)为主,其次为硫酸盐(SO_4~(2-),23.0%)、硝酸盐(NO_3~-,11.7%)、铵盐(NH_4~+,10.9%)、地壳物质(Soil,8.2%)、元素碳(EC,5.2%)、K~+(1.1%)、Cl~-(1.0%)和微量元素(Trace,0.6%).较高的SO_4~(2-)浓度和逐步上升的[NO_3~-]/[SO_4~(2-)]比值反映了重庆市燃煤污染较重,同时机动车污染比例逐步增加.采用主因子分析/绝对主因子得分法解析了重庆城区细颗粒物5类主要来源是:二次粒子(41.7%)、燃煤(15.6%)、建筑/道路尘(12.4%)、土壤尘(11.0%)和工业尘(10.4%),通过各污染源季节变化及与其他结果对比,该源解析结果能够较可靠反映重庆市细颗粒物的来源信息.  相似文献   
182.
分析云南山区公路严峻的交通形势,及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的特征、事故形态及影响因素,研究山区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机理。从人、车、路和环境等方面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云南山区事故多发路段安全对策措施。分析表明,在云南山区,路况、人员安全素质、车辆性能、安全管理均处于较低水平,是重大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提高系统安全性,实现系统功能最强,应使系统各要素相互匹配,以实现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183.
石油类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事故原因、应急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等几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发生的主要石油类突发水污染事故,综述了机械回收、原地焚烧、投加消油剂、生物修复等应对石油类水污染事故的主要应急处理技术.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其中,机械回收中围栏法和吸附法应用研究较多;原地焚烧具有简单、快速与高效等特点;喷洒消油剂适应恶劣天气与大面积处理;而生物修复则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等优势.分析认为,复杂多变的事故场景决定了应急技术应是一个综合技术系统,通过构建油类突发水污染事故模拟平台,验证深化现有技术,强化现有单项技术的集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84.
热带气旋的短期气候预报检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谢定升  梁凤仪 《灾害学》2002,17(2):32-36
用非线性预报的方法,作西太平洋、南海、以及登陆我国、登陆广东热带气旋的短期气候预测,用逐日气压场作登陆广东热带气旋的时段和地段以及南海海面带气旋出现的时间的气候预测。对近3年的热带气候预报进行检验,效果较满意。  相似文献   
185.
论城市灾害管理模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城市是人类抗灾,防灾的重点,加强城市灾害防治是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城市灾害管理是减轻城市灾害的主要的主要措施之一,本文用管理学,控制论,决策论的思想建立了城市灾害管理的模型。  相似文献   
186.
岩溶区隧道爆破开挖地震危害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隧道爆破开挖是爆破安全工程问题 ,也是工程质量安全问题 ,从长远考虑更是安全及环保问题 ,因震害的潜隐性和危害性 ,必须对其从宏观与微观、工程及周边环境全面考虑。笔者结合爆破作用下微裂纹扩展机理的分析 ,将爆破震速耦合到裂纹损伤断裂条件中 ,得到爆破震动的安全控制标准计算公式 ,结合工程实例 ,给出了不同条件下岩溶区隧道爆破开挖安全控制的建议标准 ,并且提出了爆破地震危害的控制措施 ,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7.
在高温、高湿窑炉烟气条件下,采用立式管式电除尘器“伞形罩”结构,能够解决其清灰不力、二次扬尘、除尘效率不稳定等问题。本研究了“伞形罩”结构的除尘机理及效率及清灰力度影响因素、抑制二次扬尘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伞形罩”结构除尘效率因集尘表面积的增加而提高;应用支铁框架式振打方式,振打强度明显加强;其分流机制能有效地抑制二次扬尘:从而为“伞形罩”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8.
在提出“积雪单元”概念的基础上,将雪崩危险度评价分为区域雪崩危险度评价和点位雪崩危险度评价。从发生学角度,论证、筛选出发生危险度评价的4个主导因素,即气候、积雪厚度、坡度和植被类型与覆盖度,并提出了明确的指标体系。详细论证了两类评价各自的特征、操作性评价程序和方法。区域雪崩危险度评价是在划分积雪单元的基础上,评定各单元的等级高低并进行制图;点位雪崩危险度评价则涉及到雪崩发生点位和可能的承灾点位,分为发生危险度评价和到达危险度评价,可根据已有的统计资料来预测其概率。  相似文献   
189.
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钻井废水氯离子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钻井废水中的氯离子含量,分别用两种方法对钻井废水进行了预处理,氯离子在0-250mg/L的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68,并且重现性和选择性良好、精密度与准确度较理想。  相似文献   
190.
制备了一种铁碳基/过渡金属复合催化剂,其物质摩尔配比为Fe:C:TiO2:MnO2:ZnO=2:1:1:1:0.3,使用该催化剂拟定了二次催化—固定床生物氧化降解流程。在pH=6、温度=90℃的条件下,用该流程处理煤化工工业所产生的洗煤气净化脱酚、蒸氨剩余废水,在无需对原废水进行稀释的前提下可很好地对此废水进行处理,使处理后的出水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r78—1966)中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