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290篇
基础理论   60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放牧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旭  闫瑞瑞  邓钰  闫玉春  辛晓平 《环境科学》2014,35(5):1909-1914
放牧是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的重要人类活动因素,定量研究放牧对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的影响,对于准确评估草地碳收支和碳平衡至关重要.本研究依托呼伦贝尔草甸草原放牧梯度试验平台,利用动态密闭气室法(Li 6400-09)测量草地不同放牧梯度下的土壤呼吸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放牧梯度下土壤呼吸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且主要受温度因子主导,7月土壤呼吸速率达最大;2011年生长季5~9月不同放牧强度的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大小顺序为:G1(0.23Au·hm-2)>G0(未放牧)>G2(0.34 Au·hm-2)>G3(0.46 Au·hm-2)>G4(0.69 Au·hm-2)>G5(0.92 Au·hm-2).与不放牧相比,重度放牧(0.92 Au·hm-2)条件下Q10值减少了约10%,而轻度放牧(0.23 Au·hm-2)条件下Q10值略有升高.总体上,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与放牧强度显著负相关(r=0.944,P<0.05),放牧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不同放牧梯度下Q10值与地上、地下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含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线性回归关系,可以解释不同放牧梯度下Q10值71.0%~85.2%的变异性.放牧条件下Q10值发生变化本质上是生物因素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02.
产品定寿与延寿中的几个环境问题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提出产品定寿与延寿中应注意的5个问题,为产品延寿和寿命预测提供一些思路。方法在分析产品及其寿命周期环境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产品寿命研究及寿命周期故障情况,并借鉴国外相似产品贮存条件与寿命情况。结果产品寿命受贮存期间的温度、湿度、含氧量等环境条件和执勤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影响,与产品复杂程度有关,并最终体现在时间效应上。结论应增强"产品设计重在防护"思维,做好寿命准确分析预测需要长时间的心理准备,在实施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303.
基于模拟12C6+重离子辐射及生物降解特点,利用中心合成设计及响应曲面法优化了海迪茨氏菌去除原油中有机物过程中互动变量参数因子(辐射剂量、pH值、接种量与温度4个变量参数)及在5个不同水平下所有因素的响应特性,并利用GC-MS进行表征,验证分析降解原油目标函数模型对海迪茨氏菌去除原油样品中有机物的去除率.实验结果表明:二阶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β0、β1、β2、β3、β4、β1β2、β1β3、β1β4、β2β3、β2β4、β3β4、β21、β22、β23、β42对海迪茨氏菌降解原油影响效果显著;当辐射剂量与接种量范围分别为15~35Gy和2.5%~7.5%时,对原油的降解率(η)响应值能达到最高值62.6%.降解产物表征结果表明,模拟目标函数中的互动参数,当辐射剂35Gy、温度29℃、pH=6.75、接种量6.75%时,在第7d,原油样品中C16、C19、C25与C26完全被去除;在第14d,原油样品中C21、C22、C24与四甲基完全消失;第36d,原油样品中的C、C、C与3,5-二甲基十二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3.5%、58.9%、65.8%、74.5%.  相似文献   
304.
唐山市大气颗粒物OC/EC浓度谱分布观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华北重工业城市唐山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2009~2011年PM1.1、PM2.1、PM9.0及TSP年均值分别为(75±43)、(106±63)、(221±100)和(272±113)μg.m-3;碳质气溶胶在各粒径段均占较大比重,其中,元素碳(EC)在PM1.1、PM2.1、PM9.0及TSP各粒径段的年均比重分别约为9%、9%、6%和4%,有机碳(OC)年均比重分别为25%、24%、16%和14%.颗粒物浓度谱分布及碳质气溶胶富集量呈显著季节变化,秋冬季节细颗粒物中EC和OC浓度可高达(9±4)、(11±5)和(19±7)、(28±10)μg.m-3,分别占PM2.1的11%、10%和26%、25%;春夏季节EC和OC在粗细粒子中的富集量基本相当,分别为(5±2)、(5±1)和(15±3)、(15±1)μg.m-3,分别约占颗粒物总量的7%、6%和26%、18%.  相似文献   
305.
利用共沉淀和水热法于生物炭(BC250、BC350、BC450、BC550和BC650)负载CuFeO2,得到的复合材料对水中四环素(TC)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CuFeO2与BC450质量比为2 :1的CuFeO2改性生物炭(CuFeO2/BC450=2 :1)对TC的吸附性能最强.TC于CuFeO2/BC450=2 :1的吸附符合颗粒内扩散模型,表明吸附是界面和孔隙扩散控制的过程.在中性pH、298 K下,CuFeO2/BC450=2 :1对TC的Langmuir最大吸附量为82.8 mg ·g-1,远大于BC450的13.7 mg ·g-1和CuFeO2的14.8 mg ·g-1.热力学结果表明,CuFeO2/BC450=2 :1对TC的吸附是自发和吸热过程.随pH增加,CuFeO2/BC450=2 :1对TC的吸附去除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中性条件时效果最佳.CuFeO2/BC450=2 :1对TC的强吸附得益于CuFeO2负载对材料孔隙结构的改善、比表面积的增大和表面官能团、电荷属性的改变.研究结果为净化抗生素污染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磁性吸附剂.  相似文献   
306.
目的针对以往载人航天应用系统中电子设备热设计的仿真分析方法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热平衡试验测量发热元器件温度数据验证热仿真分析结果的电子设备热设计方法。方法通过对应用系统电子设备在轨实际热工况条件的深入分析,结合电子设备的物理特性、电气特性及其技术特点,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数字仿真技术建立电子设备热模型,并进行热仿真分析,再将仿真计算得到的发热元器件壳温与实际热平衡试验测量得到的元器件真实壳温比对,检验热仿真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某电子设备在真空度为1.0×10~(-4) Pa,温度为45℃条件下开展热平衡试验,实测得到的发热元器件温度值与热仿真分析温度值之差小于1℃。热平衡试验过程中,切换电子设备的不同工作模式时,通过器件的工作电流和电压计算出其热负荷指标与仿真得到的热耗值之差低于0.1 W。结论基于热平衡试验的发热元器件实测温度数据,验证了热仿真分析结果的电子设备热设计方法科学有效,有助于后续空间站应用系统电子设备热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307.
火炸药废水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火炸药废水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环境污染问题.火炸药废水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各类技术的综合应用.根据国内外文献报道对各类技术进行了分类整理,分析了各类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现状,推论出多种技术联合应用将是火炸药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具体方案,为火炸药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8.
文章在简要介绍内蒙古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背后的动因基础上,以制度的管制机制为研究视角,对内蒙古由于资源过度开发和滥用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及生态保护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文章对内蒙古地区未来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社会和制度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09.
胡刚  陈保平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0):935-938,F0004
城市地域的扩展一般首先发生在城市边缘区,并给城市边缘区带来一定的环境压力.分析了1995-2000年的芜湖市城市环境监测数据和城市扩张及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芜湖市城市边缘区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芜湖市由于其有利的自然条件以及科技进步和管理优势,城市边缘区环境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310.
利用成都市2014~2016年逐日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同期气象资料和PM2.5日均浓度和每日臭氧最大8h平均浓度(O3)资料,采用分布滞后模型以及广义相加模型中的独立效应模型、非参数二元响应模型和温度分层模型探究了成都市气温、PM2.5和O3单效应,以及气温与PM2.5(或O3)交互作用对当地呼吸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的影响.单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气温与两种疾病死亡人数的累计暴露-反应关系均呈反“J”型分布,最适温度在22.2℃,该温度对应的疾病死亡人数最少;累积滞后1d的PM2.5(或O3)对应的健康风险最大,此时,PM2.5和O3浓度每升高10μg/m3,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0.58%和0.54%,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0.35%和0.66%.分季节研究结果表明,PM2.5对两种疾病死亡影响的健康风险冬季最高,而O3的健康风险在秋季最显著.交互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高温与高浓度的PM2.5(或O3)对疾病死亡的影响存在协同放大效应,当气温高于22.2℃时,PM2.5和O3浓度每升高10μg/m3,对应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2.30%和1.14%,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09%和1.03%.研究结果提示O3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