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7篇 |
免费 | 185篇 |
国内免费 | 508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76篇 |
废物处理 | 44篇 |
环保管理 | 150篇 |
综合类 | 1068篇 |
基础理论 | 236篇 |
污染及防治 | 260篇 |
评价与监测 | 88篇 |
社会与环境 | 135篇 |
灾害及防治 | 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119篇 |
2021年 | 134篇 |
2020年 | 109篇 |
2019年 | 83篇 |
2018年 | 81篇 |
2017年 | 94篇 |
2016年 | 82篇 |
2015年 | 85篇 |
2014年 | 109篇 |
2013年 | 144篇 |
2012年 | 115篇 |
2011年 | 125篇 |
2010年 | 116篇 |
2009年 | 102篇 |
2008年 | 99篇 |
2007年 | 88篇 |
2006年 | 107篇 |
2005年 | 77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58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厌氧+跌水曝气+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发适用于我国农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采用厌氧+跌水曝气+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考察组合工艺对COD、TN、TP、NH4+-N、SS 5个常规指标的去除效果及对各指标的沿程去除情况。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COD、TN、TP、NH4+-N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4.5%、57.2%、59.5%、59.00%和91.6%。人工湿地对COD、TN、TP和NH4+-N的去除率最大,分别为31.0%、36.7%、43.9%和30.0%;而厌氧反应池对SS去除贡献率最大,为40.3%。该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且装置运行能耗低,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c precurso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he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recursor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DBPs) were investigated. Most of the organic matter responsible for the major DBP precursors in the Pan-Hsin water are small compounds with a molecular weight less than 1 kDa. The hydrophobic acids display the greatest ability to produce DBP. Therefore, effective removal of small molecules or hydrophobic acidic organics prior to disinfection process will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DBP concentration in the finished water. Although the coagulation process is effective in removing large organic precursors and the removal efficiencies of CHCl3 formation potential and organic carbon increase proportionally to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e precursors,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methods have limited efficiency in eliminating small precursors, which have high DBP formation potential. 相似文献
43.
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饮用水中致嗅物质2-甲基异茨醇(2-MIB)和土臭素(GSM)进行测定。通过调整吹扫温度、吹扫时间、吹扫时捕集阱的温度、六通阀温度和传输管线温度,分析吹扫捕集条件对吹扫捕集效率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吹扫捕集条件。2-MIB和GSM的方法检出限(MDL)分别为0.729 ng·L-1和1.037 ng·L-1,方法定量限(MQL)分别为2.187 ng·L-1和3.112 ng·L-1,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在92%~108%和88%~104%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6.5%和9.0%.在20~300 ng·L-1的范围内,各异嗅化合物浓度与响应值的线性关系均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检出限低,相关性良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4.
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Fe掺杂Mn-Ce/AC催化剂,研究了Fe的添加量、焙烧温度对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的影响;采用了XRD、SEM和N2吸附-脱附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e的添加能有效提高Mn-Ce/AC的低温脱硝活性,当Fe的添加量为Fe/Mn(摩尔比)为0.1时,催化剂比表面积大,活性组分的分散程度较高,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最优,添加量大于0.1时,更多的Fe沉积在载体表面,催化剂活性降低。焙烧温度影响负载氧化物的价态和晶体的分散度,在400℃温度下焙烧时,催化剂低温脱硝性能最佳,此时催化剂孔隙结构较优,活性组分的分散程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45.
46.
可张孔曝气器曝气能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可张孔曝气阻力损失的影响因素,以优化产品的结构设计参数,降低产品在工程应用中的能耗,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7.
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下土壤保持功能对石漠化的响应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喀斯特地区土壤保持功能是衡量石漠化生态治理成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基于InVEST模型,利用"3S"技术对2005、2010、2015年的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的石漠化进行解译,研究石漠化与土壤保持量两者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2005~2015年石漠化程度总体减缓,面积由3 773.56 hm~2减少至3 474.23 hm~2,土壤保持总量相继上升,从29.29万t提高至37.29万t,2005~2010年单位面积土壤保持增量集中在6~30 t·hm~(-2)·a~(-1),后五年增量在0~6 t·hm~(-2)·a~(-1)。(2)由于土地利用方式、坡度、土层厚度等差异,土壤保持功能并未呈现简单式下降,而是表现为强度中度、轻度潜在、非喀斯特无石漠化。其中轻度与潜在差值最大,可达5.53 t·hm~(-2)·a~(-1),说明了潜在石漠化是今后治理的重点。(3)2005~2010年石漠化恢复型土壤保持增量为10.27 t·hm~(-2)·a~(-1),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以及治理时效性在2010~2015年降低为3.01 t·hm~(-2)·a~(-1)。稳定型石漠化变化土壤保持变化最为平稳,强度石漠化减缓区土壤保持功能上升快,轻度最为平缓,表明了治理期长且需循序渐进。因而,在治理过程中需考虑不同等级石漠化具有的土壤保持功能特性及其恢复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48.
为了更好的了解和保护大九湖湿地环境和资源,在2016 ~ 2018年间对湿地动物多样性进行了12次野外调查,共记录到脊椎动物26目78科232种,其中鱼类2目2科12种,两栖类2目5科12种,爬行类1目6科14种,鸟类16目52科167种,兽类5目13科27种;其中东洋种有114种,古北种有69种,广布种有37种;以金雕(Aquila chrysaetos)、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和黑熊(Ursus thibetanus)等为代表的国家级、省级保护动物79种.基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性指数分析,多样性表现为鸟类>兽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均匀性表现为爬行类>鸟类>兽类>两栖类>鱼类.结果 表明大九湖湿地脊椎动物具有种类较多、多样性较高、国家级保护动物较多但种群密度低、优势种不明显、湿地鸟类较多、东洋界种占优势等特点,是湿地及林灌丛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类群. 相似文献
49.
自2013年开始,神农架大九湖湿地启动生态移民工程.为了解大九湖生态搬迁后居民用火用电情况以及资源消耗情况变化,采用样地调查和走访调查的方法,对搬迁户、未搬迁户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表明:除了人口和牲畜数量,海拔也是家庭影响能源消耗的重要因素,薪柴量和用电量相差84%和62.1%,因此搬迁工作可以优先考虑高海拔地区;搬迁前后,居民做饭消耗从基本完全依赖薪柴转变为燃气和电混用,取暖消耗由薪柴转变为燃煤,搬迁后,居民实现了薪柴的零消耗和森林零砍伐,用电量大幅增加,相比搬迁前生活成本增加了折合3450元左右;搬迁后居民居住条件、生活条件、交通设施、创收机会均有所改善;搬迁的431户居民相当于每年保护森林47.08 hm2,对于封山育林和生态恢复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0.
基于HJ卫星混合像元分解法的湖北省四湖地区夏收作物种植信息提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混合像元是造成中低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计算机解译不准确的主要原因,通过收集2013年四湖地区夏收作物生长期内的不用生育时期的三景HJ卫星CCD数据,生成一个15波段的“类高光谱”数据;在采用阀门技术结合夏收作物NDVI指数变化特点,提取所有夏收作物(小麦与油菜)在四湖地区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成功运用改进的逐步回归法计算出小麦与油菜在混合像元中的丰度值,高精度地取得了四湖地区小麦、油菜种植区的空间分布;将部分结果与同期资源三号卫星融合数据作为标准进行比较,证明基于改进的逐步回归法计算混合像元的丰度值是比较准确的,为运用HJ卫星CCD数据高精度提取农作物种植信息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